俗話說,七分高考成績拼,三分志願重千斤。怎樣上理想院校,公益講座聽分明。倍受矚目的2020年高考結束後,隨之而來的便是緊張度不亞於高考的志願填報。如何根據自己的分數,結合自己的興趣,選擇填報最好的院校?選擇填報什麼專業最好?又如何選擇填報什麼區域、什麼院校和專業?
2020年7月18日,一場由安陽縣彰德實驗中學推出「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在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彩大道與中州路交叉口處的該校分校區九樓會議室舉行。講座上,來自安陽市殷都區高招辦主任程志國和資深高考志願填報專家王瑞喜現場為家長和考生們答疑解惑。
據介紹,程志國在安陽縣、殷都區高招辦工作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對今年的志願填報政策深入研究,為大家帶來了深入淺出、實用性很強的報告。這次講座吸引了150餘名考生和家長的參與,現場座無虛席。解讀最新高考政策,了解近年全國高考情況,學習志願填報技巧……。講座中乾貨滿滿。 程志國主任圍繞高招政策詳細解讀了填報志願的三原則,透徹分析了志願填報中存在的誤區。王瑞喜校長圍繞填報專業與職業規劃等方面講述了學校與專業選擇的的經驗與教訓。針對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程志國、王瑞喜現場進行了講解分析。
高考志願填報有三個優先原則:一是學校優先。二是地域優先。三是專業優先。
高考志願填報的七方面誤區以及注意事項如下:
誤區一:認為平行志願可多次投檔,沒有先後。其特點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多次檢索、一次投檔」。平行志願的6所高校在投檔中只作為一個志願,只享受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考生被投檔,即使被退檔,也不能再投到本輪檔次的其他院校。平行志願也有先後次序,並且平行志願的投檔是在分數優先的前提下遵循志願順序進行的,投檔時,電腦從考生第一志願開始檢索,如果考生第一志願高校報「低」了,即便後面還報了與自己分數相匹配的的「高」校,則也只能「優先」被第一志願的「低」校錄取了。
誤區二:不仔細看招生章程。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招生章程主要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課程)的要求,經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招生簡章裡面的信息介紹很關鍵,千萬不可忽視。
誤區三:志願之間沒有梯度。院校志願和專業志願都要拉開梯度。志願梯度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院校志願梯度,二是專業志願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願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國來講基本分兩種情況:實行平行志願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但也不能不考慮梯度。在考慮梯度時,建議考生對照往年的分數,平行志願的最後一個學校要填一個保險係數高的。實行非平行志願要把握兩點:首先是第一志願最關鍵;其次為後續志願基本上應該考慮往年報考人數不滿並且曾經招過非第一志願考生的學校。
誤區四:全部填報熱門專業。填報志願時,建議考生和家長客觀對待冷門和熱門專業,科學、理性選擇專業志願,千萬不要跟風選擇、隨波逐流。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誤區五:只憑專業名稱來選擇。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考生和家長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一般應該了解以下幾方面內容:該專業的主幹課程是什麼,是否屬於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專業當中居於什麼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
誤區六:不服從專業調劑。對是否同意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你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時,則會失去被院校錄取的機會。
誤區七:平行志願沒有風險。雖然教育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後可能會被退檔。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願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徵求志願。這是平行志願填報最大的風險。
高考志願填報常常能影響考生的未來人生。面對眾多難以抉擇的學校和五花八門的專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很迷茫。應考生和家長要求,主辦方將於近期再次邀請兩位專家舉辦一場專題公益講座,就高考志願填報有關問題面對面與大家解疑釋惑、傳經送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