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的白雲國際機場所在地,人和鎮位於白雲區北部,北與花都區新華街和花東鎮接壤,跨越都會區和花都副中心,距離廣州市中心城區直線距離約20公裡,常住人口約19.2萬人。
依託機場,人和鎮發展如虎添翼。人和鎮擁有廣州空港重點開發區域約36%的面積,是廣東省強化國際樞紐機場功能,廣州市重點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發展戰略的主陣地和主戰場,發展航空產業、臨空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空港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宜居宜業航空特色鎮是人和鎮發力的方向。●盛林
優勢
坐擁空港,臨空產業乘「機」而上
2015年,人和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14億元,全區排名第3位,「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9.46%;一般公共財政收入4.66億元,比2010年淨增3.01億元,年均增速23.0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5億元,比2010年淨增42.6億元,年均增速39.6%。
人和鎮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三產結構由2010年的9∶34∶57調整為2015年的8∶28∶64。截至2015年底,全鎮「四上」企業總數達116家,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九元航空等5家優質企業成功進駐並通過區總部企業認定。
人和鎮最大的優勢是作為白雲國際機場所在地。人和鎮以發展空港經濟為抓手,依託「一港、兩站、一河」的優勢資源,全面打造航空產業功能區、現代服務業功能區、人才宜居功能區、現代物流功能區、都市休閒旅遊農業功能區五大功能區。
人和鎮不僅擁有通達全球的空港航班,還擁有機場高速公路、北二環高速公路、106國道、方華路等主要幹道;擁有廣州市區通往機場、花都的地鐵3號線、9號線上的人和、高增2個地鐵站點,構成了「天上、地上、地下」三位一體交通樞紐網絡。
同時,正在全力推進航港大道(迎賓大道東延線至方華路)、高增大道(地鐵高增站至方華路)、花莞高速公路、機場第二高速、白雲五線、空港大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廣州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和機場噪音治理項目內白雲區橫四路(廣花二路—方華公路)等,人和鎮將構建全方位立體交通網絡,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人和鎮的土地資源頗具潛力。人和鎮納入2016年白雲區徵收、儲備、出讓工作計劃的地塊共23宗,面積13110畝,面積佔全區儲備用地的27%,其中包含居住、服務設施、學校等功能的綜合性用地9宗,工業或倉儲用地6宗,商業或會展用地3宗,交通用地5宗。
至2013年,市、區兩級共核定人和鎮範圍內村集體留用地指標共1087.1畝,出具留用地指標函62份,涉及20條村。截至2014年7月,上述指標已取得批准書的有340.80畝,剩餘正在辦理用地手續的指標為746.3畝,其中347畝已納入白雲區土地物業招商資源庫,正開展招商工作。
人和鎮還保持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流溪河自北向南流經全鎮;人文資源有蚌湖大鐘樓、民強村劉氏大宗祠、明星村梁氏宗祠、高增村戴氏大宗祠等區文物保護單位。
不足
空港產業及配套服務還需發力
在「印度矽谷」班加羅爾,不少科技產業園都搬遷到了機場附近,其中不乏微軟、惠普等世界500強企業;類似的還有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定位為歐洲商業界的神經中樞,同樣聚集了眾多跨國公司總部。
人和鎮同樣也具備成為臨空關聯產業集聚的優質載體。儘管空港經濟的發展將是「十三五」時期人和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但從現實狀況來看,人和鎮坐擁白雲國際機場這一優勢空港樞紐,沒有充分發揮空港的產業關聯和帶動作用,未能圍繞機場建立一個合理完善的空港產業體系和配套服務體系。
例如,多年來人和鎮徵地項目多,村留用地指標多。低效、無效利用的土地、廠房、物業多,升級改造空間大。噪音搬遷後村社空置大量土地,發展前景廣闊。
在土地開發方面,也面臨土地「兩規」與產業布局不符的問題。雖人和鎮擁有空港經濟重點開發區域4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但機場周邊的產業布局研究和謀劃不系統、不長遠,「兩規」與產業布局不符,這導致在招商引資工作以產業導向功能不強,優質項目無法落地,航空產業聚集效應無法形成。
產業結構也有待提升。第三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偏低,傳統物流、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佔比偏高,金融、科技、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比重小。企業規模偏小,目前全鎮「四上」企業中行業龍頭企業較少。工業布局「小散亂」特徵明顯,農業現代化程度不足,缺乏統一規劃和引導。
圍繞打造宜居宜業航空特色鎮的目標,人和鎮房地產行業有待開發。整個人和鎮,舉目望去幾乎難以找到一座高層商品住宅區。配套設施不完善,也就難以留住高端人才落戶。
■隆中對
推動航空小鎮建設
提升產城融合度 吸引高端人才居住
根據上述資源分析,白雲區科工商信局街鎮經濟地理調查小組認為,人和鎮應按照白雲區「一心四片,一軸多點」和「一河兩岸三帶」的空間戰略布局,圍繞構建平安、綠色、精彩的「航空特色鎮」目標,以發展空港經濟為抓手,依託「一港、兩站、一河」 的優勢資源,進一步發揮毗鄰空港、坐擁地鐵、縱貫白雲母親河的區位優勢。該小組建議如下:
首先,以機場為中心,建設北部宜居空港城鎮。加大住宅、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適當考慮將部分名校、名院向北部遷移,推進道路、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建設,重點開發房地產及商貿業,提升產城融合度,打造宜商宜居城市,吸引高端人才居住。
一方面,機場周邊要發展高檔住宅產業,結合流溪河自然生態景觀走低容積率、高綠化率的舒適性路線,滿足高檔住宅需求人群;另一方面,選取試點村,引進社會力量對破舊村落進行整村整飾,注入航空元素,打造具有航空元素、具有特色風情、具有小資情調的示範管理小區。
其次,重點發展臨空經濟。重點提升地鐵人和站周邊的商業環境,完善穗和城周邊商圈,提升商業檔次,發展寫字樓、公寓等項目,積極引進現代臨空商貿業和服務業。同時培育、引進一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推動電子商務與傳統經營業態、空港經濟的融合發展,在鎮中心區形成以空港經濟為核心的高端商業圈。
再次,以重點項目發展平臺,促進航空、航運樞紐建設。依託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FBO)、廣州航空產業運行保障基地等重點基地項目,加強航空經濟園區和項目建設,實現各種高效優質生產要素不斷集聚。以空港核心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加快推動航空小鎮建設。
最後,謀劃機場噪音區搬遷後空置土地的產業布局。明星、高增村整體搬離機場噪音區後,出現大面積的空置土地(約510.96公頃,部分基本農田、部分建設用地),非常適合整體謀劃臨空經濟產業布局和航空基地項目。同時,村民已在噪音搬遷治理項目中得到安置,土地收儲成本低,應提前啟動土地開發儲備工作的產業布局和項目對接工作。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