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民宿+旅遊+文化 勾勒彭山旅遊微度假藍圖

2020-07-29 二三裡資訊眉山
產業+民宿+旅遊+文化 勾勒彭山旅遊微度假藍圖

7月26日,2020彭山葡萄豐收季暨農旅推介活動在成都環球中心舉行。

活動以「彭山農文旅整合宣傳推廣」思路為指導,把彭山區的優質農產品、農旅資源、農旅項目、獨特的長壽養生文化、豐富的非遺文化有機結合,通過線下展示、線上媒體矩陣傳播的方式,進一步展示彭山鄉村振興成果,推動農產品品質提升、品牌發展。

同時,用一串葡萄串起彭山美好生活,將彭山區倡導的自然、和諧、歡樂、健康的城市美學生活方式傳遞給大家,提升該區城市魅力,起到宣傳城市、營銷城市的作用。

□本報記者林茂春

一串葡萄讓農民過上好日子

夏天的彭山區,是葡萄的世界,萬畝葡萄園裡有著40多個品種。在這裡,一串葡萄,讓農民守著金土地、種出金果果、端上金飯碗,過上了幸福生活。

7月23日,果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園內,前來收購葡萄的收購商絡繹不絕。「目前我們都是接待大訂單,已經不零售了。」該公司負責人、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理事、彭山「葡萄大王」楊志明介紹。

據了解,幾年前,楊志明在彭山區觀音街道果園村及周邊流轉了260畝土地,逐步走上了集科研、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發展之路。該公司也成為彭山葡萄產業的龍頭企業。

目前,果怡農業種植葡萄及各類水果1000畝,年產值2000萬元。

今年46歲的餘衛中是果園村10組村民。2013年前,他一直在外承包土建工程。2013年,看著家鄉人通過種植葡萄一個個都發家致富了,他決定回鄉創業。目前,餘衛中的「養生園」家庭農場共種植葡萄100餘畝,年收入70餘萬元。

「在老家就能有好收入,過上好日子,何樂而不為呢?」餘衛中說,果園村農業發展「有搞頭」,他身邊還有很多朋友想到果園村流轉土地種植葡萄。

一串葡萄,讓農民過上了好日子。

據了解,近年來,彭山區以「種中國最好水果」為目標,以設施葡萄、晚熟柑橘、紅心獼猴桃為主導,努力打造彭山標誌性特色產業。彭山區葡萄現代農業園區優質葡萄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量4.5萬噸,是全國最規範的設施葡萄種植基地,是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標杆性產區,是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彭山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參加全國葡萄評比,先後獲金獎11個、銀獎1個。

一串葡萄串起彭山美好生活

成都向南半小時車程就能到彭山區,上午到葡萄園裡採摘新鮮葡萄,中午吃一頓彭山特色美食,下午到周邊景點逛逛,一天的行程,好吃又好玩。

以農為樂、以農養生、以農育美。作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彭山區一直立足產業優勢,在農產品提質增效上狠下功夫,通過技術提升、品質保障、品牌打造這「三招」手段,樹立了一個又一個優質農產品品牌,彭山葡萄只是其中一個代表。在帶給大家味美優質農產品的同時,彭山還積極向外界傳遞自然、和諧、歡樂、健康的城市美學生活方式。

春天一片碧綠,秋天一片金黃,蟲吟蛙鳴,稻香陣陣。為了讓田野更好地煥發生命力,近年來,彭山區充分挖掘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大力推廣「民宿+旅遊+文化」模式,打造了以盤桓小築、稻香民宿為代表的田園牧歌式民宿,以江口水鎮為代表的歸隱於鬧市的小鎮民宿,激發民宿經濟的乘法效應,彭山農旅融合發展迸發出強勁活力。

7月22日,儘管不是周末,位於彭山區公義鎮新橋村的稻香民宿內,還是有不少遊客帶著孩子前來遊玩。據了解,該民宿集農耕體驗、遊學研學等為一體,自去年5月1日開始營業以來便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2019年共接待了市內外遊客6萬餘人次。」該民宿負責人連江介紹。

未來,依託一位八百壽彭祖、一江五萬件財寶這兩張世界級文化名片,還有彭祖山景區、漢崖墓博物館、江口沉銀博物館等旅遊資源,恆大童世界、中法農業科技園、中日康養城、江口水鎮等百億級文旅地標,成都南下黃金航道打通,彭山這座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千年小城,將顛覆川南旅遊格局,成為旅遊微度假首選地。

兩山兩水的空間格局,不老彭祖山、尋味岷江畔、漁樂長秋山、研學古堰邊,勾勒出彭山區旅遊微度假的藍圖。

來源:眉山日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一軸四區全域旅遊 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 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彭山區攝協提供)一個重大規劃 擘畫「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藍圖2019年12月10日,彭山區召開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發布《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的實施意見》。
  • 一軸四區全域旅遊 眉山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彭祖長壽文化、忠孝文化、沉銀文化、茶肆文化等遠近聞名,更轉化成源源不斷的旅遊吸引力。  近年來,眉山彭山區圍繞四川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牢牢鎖定眉山市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定位,堅持文旅融合、文旅共興,激發文旅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文旅產業發展成績斐然。
  • 彭山在成都環球中心C位亮相!
    >一路暢遊彭山,還可以在民宿、研學項目展示區了解彭山民俗風情。+民宿+旅遊+文化,勾勒彭山旅遊微度假新藍圖。、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式宣傳推廣,把彭山區的優質農產品、獨特的長壽養生文化、豐富的非遺文化有機結合。
  • 鶴壁市淇縣:一張藍圖繪到底 全域旅遊巧布局
    絡繹不絕的遊客,成為淇縣全域旅遊魅力「爆表」的佐證。近年來,淇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以「三古(古城、古鎮、古村落)三區(景區、街區、度假區)」為抓手,全力打造「一體兩翼」的全域發展格局。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支點,全域旅遊正撬動著全域淇縣快速發展。  一張藍圖繪到底 全域旅遊巧布局  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聞鹿鳴。
  • 2020中國·成都(都江堰)民宿產業發展峰會圓滿落幕
    ,由環球融創青城溪村、都江堰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承辦,由四川省旅遊協會、成都旅遊協會指導,集合了關注、研究、參與民宿行業的領導、專家、資深人士300餘人,從度假文旅、民宿產業發展、行業新趨勢、學術交流、投融資等多維度探討民宿發展新未來。
  • 江油打造民宿詩歌文化旅遊體驗區
    據悉,總投資約37億元的李白文化產業園將打造民宿詩歌文化旅遊體驗區,讓李白文化「活」起來。 據介紹,李白文化產業園作為全省重點建設項目,是全省第一批「十三五」重點培育的文化創意型特色小城鎮、第二批國家特色小鎮(青蓮鎮)的核心項目。
  • 鶴壁:文化旅遊發展吹響「衝鋒號」
    加快文旅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前瞻性的頂層設計和「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幹精神。鶴壁市文化旅遊大會下發《關於加快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文化建設等國家戰略,構建「一山兩河五板塊」文化旅遊發展格局,勾勒出全域鶴壁清晰的發展路徑——    「一山」,南太行山美麗風光旅遊帶橫亙南北;「兩河」,淇河生態和文化旅遊帶、大運河文化旅遊帶交相輝映;「五板塊」,商周衛文化旅遊板塊、運河古城文化旅遊板塊、傳統村落休閒度假板塊、
  • 廊坊市民宿採風見聞 精品民宿點亮鄉村旅遊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媒體及網紅達人實地走訪廊坊市最美民宿,深度體驗廊坊民宿風情,切實推廣和落實最美民宿大賽大賽成果,提升廊坊民宿品牌,助推廊坊民宿產業發展。一院一主題,一院一世界,青石花牆、碎石小道,與樸實憨厚的農家為鄰,賞百畝花海中式園林,別具風格的民宿小院一推出就成了京津遊客休閒度假的熱門目的地。採風團現場拍攝「避開擁擠的人群,舒服地待在院子裡,享受寧靜生活……」在永清後奕鎮東義和村豔陽村舍,兒時的小院、夢中的家園儼然就在眼前。
  • 江西九江:民宿產業蓬勃發展 拓寬旅遊經濟之「門」
    央廣網九江12月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陳誠 羅浩)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很多人在旅行時都會選擇遠離喧囂,入住特色民宿,感受地方文化,體驗民俗風情,民宿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興起。當前,九江市的民宿市場蓬勃發展,不斷迸發出多元化融合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 一軸四區全域旅遊 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 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彭山區攝協提供)一個重大規劃 擘畫「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藍圖2019年12月10日,彭山區召開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發布《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的實施意見》。
  • 「一軸四區」全域旅遊!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這是關於彭山未來幾年文旅產業發展的重大規劃,擘畫了到2023年,彭山要建設成為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的宏偉藍圖。「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將是怎樣的景象?彭祖長壽文化影響力全面提升,旅遊吸引力全面提升,文化旅遊供給力全面提升,文旅產業競爭力全面提升。
  • 千島湖風景區打造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近日,千島湖風景區被列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首批未來景區改革試點名單,探索旅遊景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掀開新的篇章。淳安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有效整合、發動社會各方力量,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推進產品迭代升級和管理智能提升,把千島湖旅遊逐步推向品質化、全域化、國際化、智能化、多元化的新階段。
  • 廣西規劃旅遊民宿消費將達60億元以上 一文看懂廣西民宿發展現狀及...
    旅遊民宿的發展對豐富廣西旅遊住宿業態,促進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提升城鄉環境,助推鄉村振興,以及促進廣西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據悉,廣西的民宿起步較早,始於20世紀90年代,主要集中在陽朔縣,曾是其他省區學習的典範。
  • 打造河南省「民俗藝術體驗地」和「鄉村旅遊度假地」,《郟縣神前...
    「民俗藝術體驗地」和「鄉村旅遊度假地」。評審會上,規劃部門專業人員圍繞神前藝術村旅遊項目上位規劃、市場分析、形象定位、項目布局、產業規劃、運營設計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評審人員根據工作實際,從時間節點安排、景區空間布局、文化內涵挖掘、項目落地實施以及生態保護、資源開發、項目論證等不同層次和方面分別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據了解,郟縣神前藝術村旅遊項目位於安良鎮塔林坡村紅石崖自然村,毗鄰神前陶瓷產業園區和神垕古鎮。
  • 臺灣旅遊一定要體驗臺灣民宿-特色臺灣民宿預訂及臺灣民宿全記錄
    臺灣民宿已經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大特色,甚至有很多遊客就是為了臺灣的民宿而去臺灣。迷途旅遊網(公號)了解到:民宿是世界遊客和當地臺灣民眾非常喜愛的一種鄉村旅遊產品,散客旅遊這部分人群是民宿的主要客源。2001年底臺灣出臺了民宿管理辦法,推動了臺灣民宿產業、合法化。很多旅遊愛好者去臺灣旅遊時一定要到民宿住一住,才感覺算是體驗了真實的臺灣!2018年統計,臺灣有超過7400處旅館和民宿在運營。
  • 中國旅遊興起「微度假」
    相較於疫情前較長時間的旅遊度假模式,微度假以本地為中心,基於興趣愛好或某種體驗,在周末或假日進行短期休閒度假。雖然目前出境遊和國內長線遊受限,但卻不能阻擋人們出行的渴望。微度假應運而興,恰逢其時。與其說微度假是新的旅遊產品,不如說是新的生活方式。
  • 度假新時代:宜興陽羨國家旅遊度假區
    2017年底,這裡正式成為宜興陽羨國家旅遊度假區!這正是新時代的度假生活方式!上海市旅遊局、上海市旅遊行業協會、江蘇省旅遊局、宜興市政府、宜興市旅遊園林管理局、第一財經等領導,在現場見證了上海雙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最農公社與宜興陽羨國家旅遊度假區的籤約儀式。「我覺得陽羨應該叫詩畫陽羨,她就像一名江南女子,如詩如畫。這種度假方式會很特別。
  • 國慶假期「輕旅遊」「微度假」火了,重慶旅遊產業如何應對?
    兩江新區宣傳部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人們的假期休閒模式也在悄然改變,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為特點的「輕旅遊」「微度假」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這些變化將給重慶旅遊產業帶來什麼機遇和挑戰?重慶旅遊產業如何適應變化,求新求變?「聽說園博園免費開放了,我早就預約好了,一開園就帶全家人來遊玩。」10月1日一早,市民張敏帶著父母和孩子,在園博園的塗鴉牆前拍照。
  • 王韶華赴寧波考察對接鄉村旅遊和民宿產業發展項目
    王韶華一行在寧波夏雨雨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陪同下,實地考察了該企業規劃設計的家·春秋民宿客棧、餘姚樹蛙部落、龍觀禪那民宿客棧、南塘老街等項目,詳細了解了寧波夏雨雨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民宿產業規劃設計建設、後期宣傳營銷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 【十九大時光】上海著力推進全域旅遊繼浦東後青浦、松江將推民宿...
    為推動松江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松江區將圍繞「一核一帶四區」的空間布局,全面激活區域內各類旅遊空間載體,推出「上海之根」人文遊、「浦南田園」鄉野遊、「滬上之巔」生態遊、「松江創造」科普遊、「活力之都」休閒遊,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全力打造「古上海文化尋根遊、都市近郊休閒度假遊、「松江創造」工業遊、時尚運動遊、舌尖美食遊、影視文化遊等10條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