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0彭山葡萄豐收季暨農旅推介活動在成都環球中心舉行。
活動以「彭山農文旅整合宣傳推廣」思路為指導,把彭山區的優質農產品、農旅資源、農旅項目、獨特的長壽養生文化、豐富的非遺文化有機結合,通過線下展示、線上媒體矩陣傳播的方式,進一步展示彭山鄉村振興成果,推動農產品品質提升、品牌發展。
同時,用一串葡萄串起彭山美好生活,將彭山區倡導的自然、和諧、歡樂、健康的城市美學生活方式傳遞給大家,提升該區城市魅力,起到宣傳城市、營銷城市的作用。
□本報記者林茂春
一串葡萄讓農民過上好日子
夏天的彭山區,是葡萄的世界,萬畝葡萄園裡有著40多個品種。在這裡,一串葡萄,讓農民守著金土地、種出金果果、端上金飯碗,過上了幸福生活。
7月23日,果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園內,前來收購葡萄的收購商絡繹不絕。「目前我們都是接待大訂單,已經不零售了。」該公司負責人、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理事、彭山「葡萄大王」楊志明介紹。
據了解,幾年前,楊志明在彭山區觀音街道果園村及周邊流轉了260畝土地,逐步走上了集科研、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發展之路。該公司也成為彭山葡萄產業的龍頭企業。
目前,果怡農業種植葡萄及各類水果1000畝,年產值2000萬元。
今年46歲的餘衛中是果園村10組村民。2013年前,他一直在外承包土建工程。2013年,看著家鄉人通過種植葡萄一個個都發家致富了,他決定回鄉創業。目前,餘衛中的「養生園」家庭農場共種植葡萄100餘畝,年收入70餘萬元。
「在老家就能有好收入,過上好日子,何樂而不為呢?」餘衛中說,果園村農業發展「有搞頭」,他身邊還有很多朋友想到果園村流轉土地種植葡萄。
一串葡萄,讓農民過上了好日子。
據了解,近年來,彭山區以「種中國最好水果」為目標,以設施葡萄、晚熟柑橘、紅心獼猴桃為主導,努力打造彭山標誌性特色產業。彭山區葡萄現代農業園區優質葡萄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量4.5萬噸,是全國最規範的設施葡萄種植基地,是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標杆性產區,是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彭山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參加全國葡萄評比,先後獲金獎11個、銀獎1個。
一串葡萄串起彭山美好生活
成都向南半小時車程就能到彭山區,上午到葡萄園裡採摘新鮮葡萄,中午吃一頓彭山特色美食,下午到周邊景點逛逛,一天的行程,好吃又好玩。
以農為樂、以農養生、以農育美。作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彭山區一直立足產業優勢,在農產品提質增效上狠下功夫,通過技術提升、品質保障、品牌打造這「三招」手段,樹立了一個又一個優質農產品品牌,彭山葡萄只是其中一個代表。在帶給大家味美優質農產品的同時,彭山還積極向外界傳遞自然、和諧、歡樂、健康的城市美學生活方式。
春天一片碧綠,秋天一片金黃,蟲吟蛙鳴,稻香陣陣。為了讓田野更好地煥發生命力,近年來,彭山區充分挖掘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大力推廣「民宿+旅遊+文化」模式,打造了以盤桓小築、稻香民宿為代表的田園牧歌式民宿,以江口水鎮為代表的歸隱於鬧市的小鎮民宿,激發民宿經濟的乘法效應,彭山農旅融合發展迸發出強勁活力。
7月22日,儘管不是周末,位於彭山區公義鎮新橋村的稻香民宿內,還是有不少遊客帶著孩子前來遊玩。據了解,該民宿集農耕體驗、遊學研學等為一體,自去年5月1日開始營業以來便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2019年共接待了市內外遊客6萬餘人次。」該民宿負責人連江介紹。
未來,依託一位八百壽彭祖、一江五萬件財寶這兩張世界級文化名片,還有彭祖山景區、漢崖墓博物館、江口沉銀博物館等旅遊資源,恆大童世界、中法農業科技園、中日康養城、江口水鎮等百億級文旅地標,成都南下黃金航道打通,彭山這座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千年小城,將顛覆川南旅遊格局,成為旅遊微度假首選地。
兩山兩水的空間格局,不老彭祖山、尋味岷江畔、漁樂長秋山、研學古堰邊,勾勒出彭山區旅遊微度假的藍圖。
來源:眉山日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