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作為東南亞以佛教聞名的國家,佛教氛圍瀰漫著整個國度。大皇宮、玉佛寺、臥佛寺、鄭王廟等等寺廟層出不窮,而窮鬼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鄭王廟,它坐落在曼谷湄南河邊,由五座一模一樣的佛塔構成,其中一大四小。因為主塔高達79米,高聳入雲,又被譽為泰國的「艾菲爾鐵塔。」倘若遠觀,你會被它恢宏壯麗的景致所吸引,走近仔細欣賞,你又會驚奇發現,它與中國竟然有著許多的淵源!
鄭王廟,又叫黎明寺,兩個名稱都與泰國的第41代君王鄭昭有關。而鄭昭由一半中國的血統。他的祖籍在廣東潮州府澄海縣華富村,當年他爹因為窮,下海經商,來到暹羅(現在的泰國),發了一筆財後與當地的女子結婚生下了他。然而他爹不久後便因病去世,鄭昭由當朝財政大臣拍耶節悉收養。
鄭昭天賦異稟,人中龍鳳。13歲便學完了所有課程,兩次剃度為僧學習佛法和語言,兩次還俗擔任軍中要職。彼時的暹羅內憂外患,疆土分崩離析。鄭昭對內要收復疆土維護國家統一,對外抵禦緬甸入侵。在他順著湄南河而下,看到旁邊坐落著一座高聳入雲的寺廟時,恰逢黎明緩緩降臨,鄭昭覺得這是一個好徵兆,他肯定能夠功成名遂,凱旋而歸。果然,他成功擊退了入侵者,統一了暹羅,建立「吞武裡」王朝。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鄭昭,便把這座寺廟稱為鄭王廟或黎明寺。
鄭昭身上有著一半中國血統,他登上王位後,便渴望與母國建交。但是乾隆皇帝覺得他一個華裔到別國建立政權完全是瞎搞,沒有同意,還不斷出言詆毀他,原話是:「與遙羅國王宜屬君臣,今彼國破人亡,乃敢乘其危亂,不復顧念故主恩誼,求其後裔復國報仇,輒思自立,並欲妄希封敕,以為雄長左券,實為越理犯分之事」。但是鄭昭沒有放棄,不斷託人遞國書,遞了13年,乾隆被他的誠心感動,承認了「吞武裡」王朝。
這是鄭王廟紀念者與中國的淵源,下面窮鬼來給大家說一說鄭王廟建築本身與中國的淵源。五座塔都是以素色為主色調,在每一層塔之間鑲嵌著碎石片和陶瓷片,還有許許多多的牛馬鬼神浮雕。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小物件,充滿了中國風格。
明清時期,雖說閉關鎖國,但海外貿易並非一點都沒有。中國官船常常批量將我國的瓷器茶葉等商品運往東南亞銷售。鄭王廟上鑲嵌的碎瓷片紋路清晰,花鳥工筆手法痕跡隨處可見,應該原產於中國。
鄭王廟主塔周圍均勻分布著四條階梯,頂部的每一面都有壁龕,供奉著騎著三頭白象的天神之王因陀羅的雕塑。遊客可以上到第二層去俯瞰美麗的湄南河(頂層正在修茸,還未對外開放),塔的每一層也都會有守護神,有武神,有動物也有文官和夜叉。仔細觀察,在浮雕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的中國元素,自然聯想到《山海經》裡面的奇象。
鄭王廟與中國的淵源頗深,它是中泰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中泰文化相互交融的見證。另外大家需要注意,泰國是一個對佛教文化非常崇敬的國度,大家在去鄭王廟打卡拍照的時候,要注意一下穿著,不能穿露肩和不過膝的服飾,這是為了表示對佛的尊重和自己拜佛的虔誠之心。關於鄭王廟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與窮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