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東京,隨著確診病例迅速增加,首都圈的醫療資源已非常緊張,數據顯示,截至13日,東京都現存新冠肺炎患者中居家隔離人數已達8837人,為疫情暴發以來最高。而據NHK電視臺14日報導,去年12月以來,東京都、神奈川縣、群馬縣和栃木縣已有七名「居家隔離」的新冠肺炎患者,因病情惡化卻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東京都政府的疫情應對專家小組14日表示,激增的病例已經超出了東京都醫療系統的接診能力,為了不讓東京都的醫療系統崩潰,必須有效減少新增的感染病例、特別是重症病例。
所謂的「日本多名新冠病患居家隔離中死亡」,僅僅只是因為一個國家醫療資源緊缺,沒有及時得到救治,這真是一個悲劇。我想,從疫情爆發以來,經過的這樣那樣的對比,很多東西我們可以發現,真的是暴露出來的問題太多了。
這個已經不是一個個人可以決定的了,最關鍵的是日本的國家層面、政府要做點什麼。
而對於日本這種所謂的「居家」隔離方式,眾所周知,就日本的人均住宅面積,和家人一起住的很難隔離,最後很可能就是一家幾口人全部感染。獨居的隔離期間他們吃飯怎麼辦?又沒有國內那種社區工作人員送飯,只能點外賣,但日本的外賣配送費又很貴。
另外居家隔離全靠自覺,根本沒有社區工作人員監管,為了保護個人信息也不可能讓鄰居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日1月14日,東京都召開了專家間的疫情監控會議,到14日為止的1周平均新增病例持續增加到1611人,專家表示從未有此嚴重的情況出現。
會議上,各保健所一天接到了東京都的400件以上住院調整,急救的接收體制也迫在眉睫,很多醫院都難以接收病人。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大曲貴夫說明了「超過了住院治療和住宿療養的接收極限,是極為嚴重的情況」,並強調了疫情對策的必要性。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會議後表示,由於出現了自我隔離時死亡病例,打算將血氧飽和度測試儀借給部分患者使用,而東京都目前也通過各保健所向有老年人和基礎疾病的家中療養者提供貸款。
同時,隨著都立廣尾醫院(涉谷區)成為新冠定點醫院,目前在該院預約的孕婦不得不轉院,東京都也表明了支持轉院補貼費用。
說了這,不得不提一個日本的問題,那就是:人口老齡化!
截止到2018年9月15日,日本7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了2618萬,歷史首次佔到了總人口的20%以上,65歲以上高齡者也達到了3557萬,佔到總人口的28%左右。這周一是日本的國民假日<敬老日>,日本總務省按照慣例,在這天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數據推計。
截止到2018年9月15日,日本7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了2618萬,歷史首次佔到了總人口的20%以上,65歲以上高齡者也達到了3557萬,佔到總人口的28%左右。也就是說,在日本,你身邊的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70歲以上的高齡者。
試想一下,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比例。
國際上,一般把65歲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叫做<高齡化社會>,日本早在1970年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數值;超過了14%叫做<高齡社會>,日本在1995年時就已經越過了這條線;如果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了21%,就進入了<超高齡社會>,日本在2007年就已經突破這個數字。
而如今,可能把日本社會稱做<超超高齡社會>也不算誇張。老人的<孤獨死>問題,也備受日本社會關注。很多日本老人自己一個人孤獨生活,最後孤苦伶仃地死去,死後甚至都查明不了身份,無人送終,無人操辦喪事,直接被送進『無緣墓地』。
據NHK報導,日本一年大約有32000人會這樣孤獨死去。甚至有人死後1個多月才被發現,發現的時候,屍體早已腐爛,惡臭撲鼻。眾所周知,日本的家庭紐帶關係比較淡薄,很多日本人在進入大學後便很少再與父母聯繫,工作結婚後,更是以自我家庭為中心生活,很少顧忌老人。
國家再發達,有這种放任百姓自生自滅的行為都是一種落後和倒退。不管你的放任是出於力有不逮,還是應接不暇。因為你是發達國家,而身為發達國家的你做不到?
所以,一個國家的幸福指數不在和平年代你有多少錢花,而是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有一種制度保護著你別被亂馬踩死,惦記著你別因寸草不生而餓死。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歡迎關注,更多後續精彩內容等你來看。
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看一看!
看完文章覺得小龍蝦寫得不錯的,記得幫忙點讚,點一下下方的「推薦」小火箭!感謝閱讀,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