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海港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位於雪梨歌劇院的西邊,是雪梨的標誌性橋梁,也是地標性建築,與雪梨歌劇院齊名,佔據了雪梨明信片的絕大多數版面,連接著雪梨CBD中心和北岸。
雪梨海港大橋,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費了100多年。在經過了40多年的醞釀之後。今日的雪梨大橋,北端彎成一個大弧形,連接北上的高速公路,南端一直伸入雪梨市區。每當夜幕降臨,大橋的鋼架上就亮起了萬盞燈火,遠遠望去,五彩繽紛,燦爛奪目。
1857年,雪梨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其後經過反覆修改,到1923年才根據督建鐵路橋的總工程師卜萊費博士的藍圖進行招標,由英國一家工程公司中標承建。1924年雪梨海港大橋破土建造橋基,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車,歷時8年多。
無論乘飛機還是乘海輪到達雪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座全世界最寬的大鐵橋。在斜陽的金暉中,拱橋映襯著變幻的夕陽,由金黃而奼紫,由奼紫而暗褐,海面上的橋影剛剛褪淡,立刻有閃亮起斑斕的光帶。
大橋鋼架、欄杆上的璀璨的千萬盞燈光,遠望恍惚是在弓背和弓弦上鑲嵌的無數鑽石,在黑絲絨般的夜空下,儀態萬千;再襯上波平如鏡的海灣中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倒影,平添幾分神秘。橋上往來的車輛就像是一排排整隊爬行的螞蟻,十分壯觀。每到晚上,只見橋的鋼架和欄杆上,都亮起了電燈,這些燈在深黑的夜空下,在神秘的海灣中像星星一樣眨著眼.
澳大利亞人形容雪梨海港大橋的造型像一個"老式的大衣架",並把它譽為雪梨的象徵。由於雪梨海港大橋和雪梨歌劇院相鄰,人們將歌劇院和大橋聯成一體欣賞時,雄偉和婀娜、深色和淺色、直線和曲線構成了一副反差強烈又協調一體的美麗圖畫,真是相映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