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桌文化流傳已久,往往喝酒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有些人一喝酒就臉紅,可能就是一杯很少的啤酒,都會出現臉紅的情況,而有些人喝再多也不會臉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喝酒為什麼會臉紅?
喝酒出現臉紅的情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理現象,面部皮膚變紅是由於皮下組織的血管擴張造成的,主要是由於乙醛作用引起的,有關權威機構將此類現象稱為"飲酒性面紅"。 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缺少一種酶,喝進去的酒精不能被代謝,進而會導致體內的酒精量增大,對血管造成刺激,隨之臉部出現發紅的情況也會更明顯。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好?
在中國的餐桌文化上,勸酒是好客每次敬酒時,都往往希望對方多喝點酒,當有人說"不能再喝了,你看都喝得面紅耳赤了",而這個時候會有多種聲音傳來:臉紅則說明酒量好,能喝!"從醫學上講,'喝酒臉紅的人更能喝'的說法是錯誤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施先豔日前表示。酒精代謝主要靠肝臟裡的乙醛脫氫酶。酒量大的人,體內的乙醛脫氫酶相對夠用。而喝酒紅臉的人,說明肝臟 內的乙醛脫氫酶偏少,酒精代謝會因此減慢、受阻,存留體內的酒精刺激血管擴張,導致臉色、及身體 其它部位的皮膚發紅,另外還會出現心跳加快、噁心等醉酒症狀。
乙醛本身是有一定的毒性,會危害到我們許多組織和器官,進而可能造成DNA的損傷,並且它還被認為有多種致癌效應,由此可見乙醛堆積起來,對健康是極其不利的。研究發現,對於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或這種酶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的人群來說,患食道癌的風險隨酒精攝入量的增多而增大。這種風險發生的機率的可能遠遠大於那些飲酒後"面不改色"的人群。因此喝酒臉紅的人並非是代表酒量好,反而是代謝乙醛存在缺陷的人,有這種情況的人要少喝!
喝酒臉白的人更容易肝損傷?
有些人往往越喝臉越白,到一個點突然就不行了,爛醉如泥。這是因為該類人群體內缺乏乙醇脫氫酶,乙醛濃度很低,感覺不到不適,容易造成假象。他們靠體液稀釋酒精,延緩酒精進入中樞神經而推遲醉酒。
當體內酒精濃度積累超過0.1%時人就會昏迷,造成急性酒精中毒。而乙醇主要靠肝臟裡的P450氧化酶來慢慢氧化,所以喝酒臉白的人更容易造成肝損傷。紅臉的人大家一般少勸酒,因此喝得少,酒後發困,睡上15-30分鐘就又精神抖擻了。而白臉的則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線,在高度興奮中飲酒過量,直到爛醉。他們體內的酒精由於沒有高活性的酶處理而發生積累,特別導致肝臟損傷。酒精性肝損傷大概率都發生在這類人身上。紅臉的人可以連續幾餐即便喝吐了也喝酒,而白臉的人需要更多時間的休息,因為酒精的代謝需要一兩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