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種植的葡萄,根能扎多深? ——土壤水勢傳感器的應用

2021-02-15 小酌日曆

本文共2619字 | 內容深度:★★★★☆

作者:胡心浩(技術員胡)

阿德萊德大學葡萄栽培與釀酒專業碩士,

專注於葡萄與葡萄酒行業的前沿科技領域的真·極客,開發和創造低成本可部署的葡萄園/釀酒車間科技產品

本文首發於作者個人公眾號「技術員胡的資訊站」(ID: vineyard_sensors), 原文標題「滴灌葡萄園的赤霞珠,根能扎多深? -- 以甘土葡萄園為例」

水對於葡萄樹乃至於任何植物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今天結合咱自己的葡萄園,來跟大家談談葡萄和水的故事。

在葡萄樹不同的生理期,水起到的作用會稍有不同,而如何在各個階段掌控水,則可以影響到葡萄果實和葡萄酒的質量。

葡萄樹的水分狀態,和土壤和氣候有關。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人類,處於特別熱特別幹的空氣中,首先會出汗,來降低體溫,但是乾燥的空氣又會讓汗液很快蒸發,於是我們就很容易失水。而此時,如果我們沒有水喝,或者喝的是類似海水(高滲透壓)的液體,那麼內環境的水分並不能得到有效地補充。葡萄樹也一樣,空氣是環境,土壤中的水分是補充。

在我的例子裡,我特別提到了海水,這是因為我要引出一個概念 -- 土壤水勢。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聽到,某某葡萄園擁有土壤水分含量的傳感器,並依賴這類傳感器來決策灌溉,有時候這並不十分科學(尤其是在鹽鹼程度較重的地區)。回到海水的例子,我們可以喝大量的海水,但是量大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吸收,海水的滲透壓很大,喝海水甚至可以讓我們失水更快。植物根系也一樣,就算土壤裡有大量的「水」,但如果這樣的「水」滲透壓特別高,根系還是不能有效地吸收到水分,繼而失水而死。比如我們平時說的「燒根」,就是因為肥料溶液滲透壓太高導致的植物不能吸收水分而死。

而土壤水勢,是一個能量狀態,也就是說把滲透壓等等因素都納入了考慮,直接反映了水的勢能,反映了水分能不能進入到葡萄根系裡。

兩個月前,甘土葡萄園安裝了一些土壤水勢傳感器,試圖在數據積累的基礎上,制定合適的灌溉策略,甚至是調虧灌溉(簡單來說就是給葡萄樹適當的水分壓力,反而可以獲得更優質的葡萄果實)的策略。

這一類土壤水勢傳感器(這裡隱去品牌型號,避免廣告嫌疑),在美國某些農業大州,已經被成熟地應用了許久。而在寧夏的葡萄園,則有可能是首次。

這類傳感器的好處呢,包括成本低,相當準確,安裝使用容易,壽命長,免維護還抗鹽鹼。基本原理是把傳感器的電阻值轉換成土壤水勢,如果需要更準確的值,還需要土壤溫度來做校正。

甘土葡萄園一期安裝了 12 個傳感器,於 4 個灌區,每個灌區 3 個傳感器位於不同的深度:0.5 米,1 米和 1.5 米,同時安裝了一個溫度探頭來獲取土壤溫度。

現在我們是每天採集一次數據,兩個月以來,每個傳感器積累了大概 60 條記錄。數據量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畫出來的圖像還是很讓技術員胡滿意的。(點擊圖像查看大圖)

這三幅圖像呢,反映了在 3 個不同深度,不同灌區土壤水勢的表現情況:橫軸是日期,從 7 月 20 日開始記錄;縱軸是土壤水勢,數值越大,表示土壤越乾旱,注意單位是 - kPa (土壤水分飽和,水勢為零;含水量低於飽和狀態,水勢為負值,土壤越乾旱,負值越大)。

首先呢,我們可以看到,在 0.5 米處(較淺層),土壤是越來越幹的,這很自然,因為水分在蒸發,植物在蒸騰,綜合起來土壤就是會越來越幹。但是大家能明顯注意到 8 月 13-15 日左右,某些傳感器的陡降,原因就是那場給賀蘭山東麓帶來不小損失的暴雨和山洪。兩個數值陡降的灌區,正巧是兩個地勢稍低的灌區(4 區和 8 區),於是 0.5 米出的土壤水分接近飽和,對於轉色後期的葡萄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我們看 1 米處的圖像,明顯可以看到兩條幾乎沒有變化的直線和兩條很有意義的變化的曲線。這兩條變化的曲線可以代表 1 米處有大量的根系!在 1 米深度,土壤水分可以說不存在蒸發,引起變化的就是植物的蒸騰作用和根系吸收水分,兩條幾乎不變的直線(2 區和 8 區),代表的就是沒有根系存在情況下的土壤水勢,如果你夠細心,你可能會注意到 8 區中點處一個小小的下降,這說明了暴雨積水已經足夠讓 1 米處的土壤水分更加飽和。繼續看圖,我們甚至可以推測土壤質地,在 0.5 米圖和 1 米圖中,暴雨過後,曲線變化的斜率,有助於推斷土壤的排水性,尤其是 0.5 米圖暴雨過後,3 區和 4 區曲線上揚的速度要比 2 區和 8 區快,我們合理假設 0.5 米處根系的發育和密度基本一致(對於滴灌葡萄園,根系的確比較集中在 0.3-0.6 米深度的區域),那麼這樣的變化說明了 3 區 4 區土壤的排水性更好。

對於 1.5 米深度曲線變化,解讀基本上和 1 米處一致,不過我們欣喜地看到,3 區真的有根系可以達到 1.5 米的深度!

問題 1: 通過不同深度傳感器,估計每個灌區根系深度

對於 2 區,根系主要還是在 0.5 米處左右,因為曲線變化主要還是體現在 0.5 米曲線上,1 米和 1.5 米曲線幾乎沒有變化。

對於 3 區,喜聞樂見啊,三條曲線變化的劇烈程度,非常合理,0.5 米處變化最快,根系分布最多,1 米處次之,而 1.5 米處也的確有明顯的變化趨勢,說明了根系的確存在於 1.5 米深處。

對於 8 區,暴雨前,0.5 米處曲線變化很明顯,說明根系密度不錯。但是暴雨後變化較慢,實地勘察後,發現是地勢較低,水分的轉移較其他區慢。

對於 4 區,0.5 米處的曲線變化非常劇烈,說明根系密度很大,1 米處也存在根系分布,但 1.5 米處就看不出跡象了。

問題 2: 如何通過曲線變化,確定灌溉時機

甘土葡萄園一直是採用調虧灌溉的,之前只是通過控制每次灌溉的量,但是現在得益於這些傳感器,我們可以充分控制灌溉的時機。

技術員胡通過查閱文獻,初步制定方案:針對轉色後期直至採摘,1)0.5 米深度水勢達到閾值 -120 kPa,2)1 米深度水勢達到 -60 kPa,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時,進行灌溉。

如果你現在回顧 0.5 米曲線變化,可以發現在暴雨前,8 區和 4 區在 110-120 區域的微小波動,那就是我們少量多次的灌溉。甘土葡萄園遠程分區灌溉的好處,就是可以針對每個灌區不同的水分情況,來制定確切的灌溉方案。

而另外一個令人欣喜的點,就是我們仔細觀察 4 區和 8 區 0.5 米處的曲線變化,曲線在接近 110-120 的地方,斜率越來越小,曲線越來越平,如何解讀呢,就是說水分勢能變化的速度越來越慢,水分越來越難以進入根系,如果曲線變成平的,水分就不再進入傳感器和根系而引起水分變化了。而此刻正是我設置的灌溉閾值(其實正巧也是著名赤霞珠產區 Coonawarra 的調虧灌溉閾值)。不過沒維持幾天,就遇到了大暴雨,一下把這兩個區的土壤水分拉到了飽和狀態。

於 1 米深度變化,當 3、4 區曲線接近 -60 kPa 時,也因為遇到了暴雨,幹擾了分析。

問題 3: 如何刺激根系扎得更深?

我們都知道根系的向水向肥性,如果我們能夠得知不同深度的水勢狀態,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特殊的灌溉策略,來刺激根系向更深處發展。

簡單舉個例子,如果我知道 1 米處水分足夠多而且可以被吸收,那麼就算 0.5 米處非常幹了,我們也不必澆水,放心地讓根系自己去尋找深處的水分,而不是急於澆水來妨礙根系深扎。這也是我同時制定 0.5 米處和 1 米處兩個深度的灌溉閾值的道理之所在。只有當 1 米處也非常幹了,我們才進行灌溉。

  相 關 閱 讀  

↓ 我聽到滿片葡萄園裡,隱約有水的歌唱 ↓

本文受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技術員胡的資訊站」(ID: vineyard_sensors);

作者:胡心浩;編輯:嶧峰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小酌日曆

相關焦點

  • 關於葡萄的限根栽培,這些優缺點還是要知道
    提高葡萄果子的產量以及品質 2.增加施肥的目的,可以有效控制,避免水肥流失,不汙染環境 3.不受土壤條件限制,可以在鹽鹼灘涂地栽培, 4.精準灌溉,水分不流失,節水栽培 5.根域容積小,能提高土壤的有機質 每一種的限根方式不同,但是其實原理是一樣的,今天就重點講解一下限根栽培的一些重點:
  • 海拔、緯度、土壤……影響葡萄種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為了滿足葡萄在生長季的熱量需求及其在冬季休眠期的溫度偏好,世界上大多數的葡萄園都位於南北緯30°至50°之間的溫帶地區。葡萄園離赤道太近,氣候會過於炎熱,離得太遠,氣候又會過於寒冷,難以保證葡萄的正常生長。不過,在其它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在這個緯度區間外也能找到適宜種植葡萄的區域。
  • 如何種植克瑞森葡萄?
    克瑞森葡萄的表現為生長旺,果子甜,硬度好,但晚熟,4月中旬發芽,9月初成熟。一年栽植,二年掛果。三年豐產。定植第2年產量達800-1000公斤/畝,3 年以後1500-1800公斤。畝收入在8000-10000元左右。收入還是相當不錯的一個品種。特別適合新疆開荒地及沙土壤種植。
  • 葡萄種植老手的總結,說到點子上了!太有用了!
    大棚葡萄要鬆土,及時放風,多放風,既能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水分消耗,又能降溼;對於地膜覆蓋的果園,要儘快揭開地膜,鬆土。同時葉面再補充營養,以供葡萄生長發育所需。四、葡萄樹生長緩慢就大量施肥很多葡萄樹不見長,新梢難以長出,主要是土壤水分過大或者土壤板結不透氣,根系呼吸困難,吸收能力低或者根系少、弱。這時施肥導致土壤水分更大,透氣性更差。
  • 加拿大(品健​鮮魚肥)在葡萄園的應用​
    以下是一些關於加拿大(品健®鮮魚肥)在葡萄種植上的應用說明以及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的答案。這些是由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本地極受尊敬的葡萄專家——拉爾夫裡瓦先生提供。退休前,拉爾夫是葡萄種植者和葡萄酒公司溫特葡萄園的全球葡萄園運營經理。
  • 日本葡萄種植這麼牛,到底有啥秘訣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日本的氣候條件是不太適宜葡萄生長的(主要是降雨量高,易造成病蟲害發生),但正是在這種條件下,日本人還能將葡萄種出如此境界,其功力可見一斑。 日本的葡萄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精緻,所以售價往往很高,國內不少種植戶想法設法弄到日本的葡萄栽培手冊,想依葫蘆畫瓢,但成功者甚少。
  • 葡萄究竟需要什麼樣子的土壤?一起來看看吧
    俗話說「養樹先養根,養根先養土」,可見土壤條件是抉擇果樹生長的要害要素。作為一種需要多種肥料的果樹,許多葡萄種植者投入高產,經常增加肥料(主要是化肥),卻忽略了土壤承受的能力,導致土壤,許多葡萄園的物理學,生物學和生物學。自然嚴重退化,對葡萄生長不利。
  • 把土壤「燻蒸」一遍很管用
    繪圖:劉念本報記者王騰飛近年來,由於多年連茬種植、缺少輪作,許多地方的高附加值作物種植基地土壤病蟲害日趨嚴重,大幅度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成為最讓種植戶頭疼的問題之一。曹坳程告訴記者,連續多年種植的土壤中,容易滋生大量有害細菌、真菌、病毒,還有根結線蟲、地下害蟲、雜草等,很難防治。土壤消毒能有效殺滅土壤中的多種有害生物,很好地解決重茬和土傳病害、線蟲等防治難題,並顯著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曹坳程介紹說,常用的土壤消毒技術有物理消毒、化學消毒和生物燻蒸三大類。
  • 葡萄上主要使用哪些肥料?
    葡萄作為一種常見水果,種植的農民朋友特別多,但是想要種好葡萄,種出高品質葡萄不是那麼的容易,科學的施肥管理非常關鍵。所以很多農民朋友經常問我們葡萄樹施什麼肥好?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葡萄上主要使用哪些肥料僅供大家參考!
  • 葡萄種植技術:葡萄什麼時候種植好 種幾年可以結果
    葡萄的品種也十分多樣,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但是對於剛剛想要開始種植葡萄的果農來說,怎樣種植葡萄還有點無從下手,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葡萄的種植技術,告訴大家葡萄什麼時候種植比較好,種植幾年可以結果。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個人經驗,如果是種植老手,可以選擇難培育的品相好、味道甜的無籽葡萄培育。2.葡萄苗的處理:葡萄苗在選好以後需要進行相應的修剪,修剪後葡萄苗木上需要留3個以上比較飽滿的芽,然後把側根剪短一些,大約保留15釐米的根長,然後將修剪過的葡萄苗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天,讓苗木吸收飽滿水分,種植之前進行消毒即可。
  • 雲南迪慶德欽縣:上海援建滴灌設備,讓冰葡萄酒產業重煥新生
    德欽縣扶貧辦副主任李春燕說,這項葡萄基地滴灌工程建設,正是上海對口幫扶德欽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項目的內容之一,是梅裡冰酒冰葡萄基地基礎設施項目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整體項目將惠及47戶2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戶4人。」
  • 今年國慶,梅裡雪山下的冰葡萄園用上了上海援建的滴灌設備
    地處梅裡雪山與瀾滄江交匯的乾熱河谷,海拔2000多米的雲嶺鄉梅裡冰葡萄基地,今年國慶前夕正式啟用了上海援建的滴灌設備,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節約下來的水資源還可以改善當地百姓生活。充足的陽光、巨大的晝夜溫差、疏鬆的砂石土壤加上冰川融水,使得這裡極其適合用於釀酒的葡萄品種生長。因此葡萄產業成了縣裡的支柱產業之一。早在1860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將葡萄傳入德欽,從此,德欽縣開始種植葡萄。
  • 家庭蔬菜園生產過程中滴灌裝置的設計與測試
    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做到配方施肥,滿足作物不同生長時期對不同養分的需求,可實現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有效減少肥料揮發和流失,抑制面源汙染及過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板結問題,使土地更環保。種植者可通過科學灌溉,合理用肥,不僅能夠使作物生長健壯,還有利於提高果蔬產量和品質。同時勞動強度、灌溉、施肥用工量大幅度減少。
  • 品礦泉水滴灌的葡萄 嘗地道的農家菜 | 坐標蘇家屯區
    「洗肺」富氧松林 礦泉水滋養的葡萄 約518米的彩虹滑梯 還有吃上一口停不下來的肉醬大冷麵……坐標蘇家屯區 這個雙節假期來一場 生態休閒+文化美食之旅吧! 採摘之旅攻略&劇透 品礦泉水滴灌的葡萄 嘗地道的農家菜
  • 金手指葡萄怎麼種植?金手指葡萄的種植管理方法
    金手指葡萄品種根系發達,生長潛力適中,7月中下旬成熟,比巨峰早15 - 20天,抗寒性強,成熟枝條能耐受- 18℃?左右低溫;抗病性強,按照巨峰系品種的常規防治方法,沒有病蟲害發生。耐水性和抗旱性都很強,對土壤和環境的要求也不嚴格。該國葡萄產區可以種植,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 龍巖樹葡萄種植
    或耐少許蔭蔽,要求溼潤的土壤,但忌積水,能耐短期乾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但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pH5.5~6.5)砂質壤土較佳, 在石灰質土壤上生長差。不耐鹽鹼。樹葡萄可以在採摘園、山莊、農家樂、生態旅遊觀光園進行規模種植,因為樹葡萄在樹幹上結果,果實烏黑亮麗,就像黑珍珠,非常特別、有看頭,屬於非常奇特的水果,可以很好的吸引遊客注意和興趣,因此可以在這些地區作為的採摘、旅遊觀光果樹。不僅外觀特別,而且樹葡萄甜度非常高,甜度可以達到18度。樹葡萄裡面有多種水果的味道,有釋迦、山竹、番石榴和菠蘿的味道,讓人非常驚奇。
  • 藍寶石葡萄的種植方法
    藍寶石葡萄是近年來的一個新品種,屬於中熟品種,也叫月光之淚,名字就和它味道一樣讓人流連忘返,藍寶石葡萄的果肉飽滿香甜、多汁無籽,並且脆甜無渣,普通葡萄的營養價值遠遠沒有藍寶石的營養價值高。市場上藍寶石的價格比普通葡萄要昂貴,屬於比較高檔的水果,不過大眾還是非常的喜愛藍寶石葡萄,隨著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許多的種植戶都想種植藍寶石葡萄取得經濟利益,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會種植它,所以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仔細介紹下藍寶石葡萄的種植方法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樹葡萄和藤葡萄的種植區別
    樹葡萄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水果品種,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才引進臺灣,是一種比較稀有的品種。而藤葡萄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水果品種,酸酸甜甜的口感。雖然這兩者都有「葡萄」兩字,但是樹葡萄學名為嘉寶果,是桃金孃科樹番櫻屬植物,而藤葡萄是葡萄科葡萄樹木質藤本植物。
  • 走進美國Biosphere 2:傳感器技術助力地貌觀測
    Decagon的5TM土壤溼度與溫度傳感器(來源:Loretta Taranovich)Wb2ednc介電式水勢能傳感器科學家們需要了解與每個地貌有關的水流動情況,以傳感器來量測水含量以及水勢能(water potential)、結構勢能(matric potential),也就是植栽可取得的水量(採用Decagon的MPS-2產品);這些傳感器大多數是埋在土壤下,以量測土壤以及其他多孔材質的水勢能與溫度。
  • 吉林援疆幹部在阿勒泰試種寒地膜下滴灌水稻
    該技術突破了傳統種植水稻的「水作」方式,全生育期無水層、不起壟,灌溉用水從2000立方米/畝下降到目前的800立方米/畝,節水60%,特別是大田水稻直播技術的應用,去掉了育秧和移栽環節,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據估算,寒地膜下滴灌水稻畝產稻子300—500公斤,最重要是稻草可以製成黃儲,每畝可達600公斤左右,是極好的飼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