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推薦一本懸疑推理小說,你會選擇哪一本?
當善與惡在較量時,人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人心詭測是人們的真實寫照,人為何會犯罪,而絕大多數的犯罪卻是社會底層的掙扎,這些又該被誰理解。社會中隱藏的黑暗,在犯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那些可恨的罪犯有著可憐的身世時,到底是他的錯還是社會的錯,但法律卻又是不可侵犯的。社會上有著很多弱勢群體,但小編認為這並不是他們犯法的理由,不管一個人的罪行多大,也不是個人犯法的理由,否則社會就亂套了。
前段時間看了懸疑電影中比較出名的電影《七宗罪》,這是一部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與之相似的《第七封印》。《第七封印》中對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進行了追問和探討,那麼《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丟掉信仰,世界將會怎樣。
開頭是老少兩代警官追查殺人兇手,感覺好像一部偵探片。被殺者的慘象和陰森的作案現場在影片開頭就讓人心理緊張。在案子進行到第三個時,他們突然領悟到兇手是以殺戮的方式進行傳道,在以上帝之名懲罰被天主教認為遭永劫的七種大罪: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嫉妒。片子的宗教意義也就從這裡開始顯現,並在劇情行進中愈加強調,特別是將近影片最後,兇手極力控訴的一段話,他說自己是被上帝選中的,來懲罰那些有罪的人。
這部影片一直在講述一種現象,如同戰後美國的"垮掉的一代",如同《鋼的琴》中的"理想喪失"的展現。
如同電影《七宗罪》類似的題材,小編又發現了一本叫《十宗罪》的懸疑小說。《十宗罪》中有很多案件都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有時候真會想是自己生活得太安逸了嗎?而身邊卻有著這麼多的可怕的犯罪,這時候在慶幸著自己的平凡。再看那個人彘的案子時感到人的可怕,嫉妒心竟能達到將一個活生生的人削成人彘,據說這個刑罰是從漢朝呂后開始的,不得不說人的可怕。
《十宗罪》中充滿著人類的原罪,可能犯法的本身就是原罪的驅使,書名應該是取自七宗罪的原理。七宗罪是人類的七種原罪,天主教定義的人類的七大罪行,但丁在神曲中也有提及,並將罪行從輕到重排列,依次是色慾,指放縱自己的欲望,滿足肉體而輕視心靈;第二是暴食,指沉迷食慾,貪圖享樂;三者是貪婪,指滿足自己的私慾,佔有比需要更多的東西;四是懶惰,懶惰是逃避,是無責任心,是浪費;五是暴怒,暴怒是惱怒、是暴力;六是嫉妒,指憎恨;七是傲慢,是無理,是不敬,對神無敬畏之心,也是最嚴重的罪行。
相對於七宗罪,天主教也列出了七美德,電影《七宗罪》是從美中看善,而小說《十宗罪》更多的是從惡的角度來看美,所以喜歡懸疑小說類型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購買連結放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