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瓜「開口笑了」

2021-02-07 微正安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哄娃娃。」金秋九月,海拔1200米的廟塘鎮木耳村八月瓜種植基地裡,一串串紫色的八月瓜掛滿了枝頭,村民們正穿梭於八月瓜的「海洋」裡,忙著將八月瓜採摘、包裝好,準備裝車。

「這是我們今天新採摘的八月瓜,即將運往江西省。今年9月進入採摘期以來,這是運往江西的第三車了。」八月瓜基地負責人王永康告訴記者。

在王永康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他近百畝的八月瓜種植基地,只見一株株順勢而長的瓜藤間,一串串紫色的八月瓜掛滿枝頭,迎著秋日的微風輕輕擺動,格外惹人喜愛。

今年是王永康種植八月瓜的第四年,也是八月瓜採收的第二年。「今年,基地的產量可達40噸,產值60萬元左右。」王永康介紹道,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

然而,一開始,王永康並未選擇種植八月瓜,而是選擇種植獼猴桃。在深入了解後,王永康得知獼猴桃對種植技術要求十分高,病死率也很高,只得作罷。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王永康對八月瓜提起了興趣,「八月瓜在野生的環境都能長得這麼好,市場前景也廣闊,加上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我相信用心種植,一定能見效。」

說幹就幹的王永康和朋友一起,於2016年10月,在廟塘鎮木耳村流轉了30餘畝土地,在海拔1200米的木耳村,種下了上萬株八月瓜苗,也種下了豐收的希望。

為了更好地種植好八月瓜,讓八月瓜真正成為「致富瓜」,王永康在種植之初,便四處「取經」,學習各地八月瓜的種植經驗,並與柯康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該公司提供八月瓜苗和種植技術,並按8元/斤的價格回購。解決了技術和銷路,王永康種植八月瓜的信心倍增。

接下來,王永康陸續投入了40餘萬元發展八月瓜。截至目前,王永康和朋友一起,投入了70餘萬元,流轉了近100畝土地,種植了3種八月瓜。

自己富不算富,種植成功後,王永康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一起種植八月瓜,一起增收致富:「八月瓜種植三年見效,經濟壽命長達20年以上,一次種植多年受益。希望通過我們基地的示範帶動,讓更多的老百姓加入我們的八月瓜產業發展中來,一同增收致富。」

不止於此,木耳村八月瓜種植基地的用工,都是聘用當地人。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八月瓜種植基地先後帶動就業1000餘人次,人均2800元/月。

「我60多歲了,出去打工也沒企業收,沒曾想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個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有時候妻子也會過來基地幫忙,再加上自家流轉出去的6畝多土地,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家住樹坪組的趙福強告訴記者。

「接下來,我會嘗試自主育苗,改良現有八月瓜品種,在正安周邊發展八月瓜種植基地,結合體驗式農業,擴大八月瓜的種植規模和生態效益。同時,擴大八月瓜銷售渠道,讓八月瓜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輻射帶動更多人受益。」王永康介紹道,接下來還將探索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其中,從中獲益。

據悉,自2016年以來,木耳村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花椒、野木瓜、八月瓜等特色產業,為木耳村鋪築一條產業致富的新路子。

相關焦點

  • 野果三寶,黑老虎不是老虎,牛卵坨不是牛寶,八月瓜還會開口笑
    東北有三寶,我們西南地區也有三寶,在我們西南山區的野生三寶不僅長得奇怪,連名字也很獨特,比如黑老虎不是老虎,牛卵坨不是牛寶,八月瓜竟然還會開口笑。牛卵坨的俗名有九月黃,拿藤包,麻藤果子、牛腰子果、麻藤包、黃臘瓜、黃狗腎、哪瓜、拿子、短藥野木瓜、香蜜果、野香蕉、青蕉蜜瓜等。牛卵坨很難人工種植,它對生長環境很苛刻。目前部分地區人工種植的「八月瓜」因長相與牛卵坨非常相似,故部分人認為八月瓜就是牛卵坨,其實這是錯誤的。兩者本質上其實是兩種不一樣的野果。
  • 小小八月瓜、大大扶貧夢:八月瓜電商銷售致富路!
    圖為八月瓜成熟時期探索八月瓜2020年8月22日,鎮寧自治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小夥伴來到了鬥糯村,在八月瓜種植基地的負責人盧洲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下鬥糯的八月瓜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採訪了解到,種植基地的面積總共有10畝左右,據盧洲說這是第一批種植的八月瓜,投資了8萬餘元,歷時2年才開始掛果,今年基地裡預計產出八月瓜3萬餘斤。下鬥糯村地理位置優越、光照充足、降雨量充足,因此使得下鬥糯結出的八月瓜比其他地方的八月瓜相比下鬥糯的八月瓜果更大味更香。
  • 八月瓜的栽培方法
    八月瓜的第一個作用-食療,在食用的時候,可以治療腹痛、疝氣痛、脅痛、瘰癧等。第二個作用-藥用,在入藥以後,可以治療心神恍惚、健忘、睡眠少、口臭、腸胃不好等症狀。近幾年種八月瓜的地方逐漸多起來了,很多人投入到這個行業裡來,下面小編帶著大夥了解一下八月瓜的栽培方法吧。
  •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哄娃娃。八月瓜已可以大規模的種植
    不是紫薯不是洋芋也不是雪蓮果小夥伴們真是腦洞大開呀是地地道道的八月瓜【什麼是八月瓜】>如今,市場上水果多種多樣,卻很少有人見過這種八月瓜,八月瓜也算得上的是一種高價的水果,如果你看到這種水果的話可以買來嘗嘗,味道真的是很好吃,農村老人還經常會說「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哄娃娃」,可見八月瓜甜美的味道都可以拿來哄娃娃了,而且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多吃有益身體健康。
  •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了哄娃娃!
    ,熟了之後會裂開,所以就叫「八月瓜」。吃八月瓜要看果皮,兩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吃,如果皮軟但沒裂開,或者果皮裂開但不軟,都說明果實未全熟,不要著急食用。待放置一周內,兩種情況都滿足了,可以直接剝開皮吃。混合冰糖蜂蜜食用。剝開八月瓜的果皮後,可以用勺子挖果肉吃,當然拌上蜂蜜一塊煮吃,效果會更佳,也可以混合冰糖同煮食用。八月瓜炒肉絲。
  • 「八月瓜,九月炸」,錯過了再等一年
    「前兩年在廣東開車,因家裡老人、小孩需要照顧,外出考察後,決定在村裡創業發展八月瓜種植,並成立了博瑞八月瓜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陽仍芳是一位返鄉創業的年輕小夥子,也是村裡的產業帶頭人。2019年他在村裡流轉了13畝土地種植八月瓜,今年是第二年掛果,預計產量達3萬餘斤,「我們基地剛剛開園,主要通過遊客體驗式遊園採摘和訂單採購銷售的模式。」      「在基地裡採摘就能馬上吃到最新鮮的八月瓜,又能親近自然,而且這裡的八月瓜個頭大,味道也不錯,感覺還是很有樂趣的。」綏寧網紅「綏寧小情緒」高興地在基地採摘著八月瓜。
  • 八月瓜引客來
    八月瓜引客來 發布日期:2020-09-28 14:0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藍山:田間「炸」開八月瓜
    本網訊(通訊員 彭華)9月8日,藍山縣所城鎮高良頭村窩衝的八月瓜種植基地裡,為保證果實新鮮味美,果農們清晨一大早就將當日成熟的八月瓜採摘下來,熟練打包裝車,及時送往客戶手中。
  • 騰漾助農 | 中華奇果「八月瓜」
    騰衝的八月又迎來漫長的雨季,在中和鎮下村的田野裡,種著一片神奇的果子。成熟時,紫色果皮「炸」開來,露出潔白的果肉,香甜可口,惹人喜愛。《本草綱目》記載:「作蔓生,依大木上。葉綠, 有三角,面深背淺。七月、八月有實作房,生青,熟深紅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莢子,斑褐色,光潤如飛,其功勝於子也。山民目為聖無憂。」
  • 八月瓜,九月炸!巫山這野味看到就流口水…
    它的身體被沉重的負擔壓得越來越直,整個身體像個弱不禁風女子再被拉成纖紆的腰,實在令人擔心某天夜裡腰會斷掉八月瓜會落下來。民間流傳看這樣一句話:″八月瓜,九月炸,十月出來哐娃娃"意思是說,八月瓜要到十月才真正成熟,成熟的八月瓜,果表面黃黃的像新疆的哈密瓜,哈蜜瓜不炸開,成熟的八月瓜會炸開,中間甜甜的,一條長囊附著在半邊瓜上。
  • 婁底漣源市科協來古丈縣考察八月瓜
    1月27日,婁底漣源市科協副主席杜閏年率領科技示範戶共5人來到古丈縣鐵馬洲考察學習三葉木通果(俗稱八月瓜  杜閏年一行認真聽取了當地八月瓜種植戶詳細講解,並了解到八月瓜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對當地的先進種植技術給予高度評價。
  • 農村家庭作坊特色酒-八月瓜可以釀酒嗎?八月瓜酒製作方法
    這種野果就是過去農村常見的八月瓜——孩子們眼中的山珍。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八月瓜酒的釀酒方法。 1、將剛從山上採摘的八月瓜去梗,去除病果、爛果,清洗乾淨,瀝乾水份。
  • 苗鄉城步農民詩人江雪花新作:八月瓜
    金風拂過城步蔣坊蛇尾子生態果園滿園清香一串串八月瓜掛滿枝頭遊客絡繹不絕瓜兒笑開了花
  • 野生八月瓜,羅平小夥要把它大批量種出來!
    金秋時節,走進羅平縣臘山街道阿溝河村委會羊洞山村的深山中,仔細尋找不難發現一根根野生八月瓜藤上掛著一個個熟透了的八月瓜,順手摘下一個炸開嘴的,只見泛紅的瓜殼裡躺著嫩白的瓜肉,散發出陣陣清香,讓人垂涎三尺。
  • 浪裡個浪 ‖ 光霧山八月瓜採摘流水帳
    葉子還沒紅,滿山皆綠,似有遺憾,但山裡沒幾輛車,也少有遊客,所以才敢在路邊大張旗鼓地整八月瓜。光霧山為啥叫這個名?我原不知道,做攻略時發現有三種說法,前兩種都是玩傳說的梗,沒什麼意思。臨近大壩,我們見一對老夫妻在路邊用一根長樹枝在弄東西,幾個八月瓜放在地上。我們立馬下車圍觀,老嬢嬢十分熱情,與我們分享「戰果」。一旁忙碌的老頭不樂意了,邊用棍子扯藤,邊讓我們到前邊自己弄去。
  • 大山裡,生長著「1種瓜」,以往稱它為「八月瓜」,見到是幸運!
    但在大山裡還生長著「1種瓜」,以往都將它稱之為「八月瓜」,如今很少見到它,所以花友們能見到它是幸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大山裡,生長著「1種瓜」,以往稱它為「八月瓜」,見到是幸運!八月瓜生長在大山裡的這種瓜,它的名稱叫八月瓜,它是木通科八月瓜屬的一種植物,也是常綠木質藤本,植株的莖與枝具有明顯的線紋,在每年的4、5是可以開出花朵的,等到了7~9月份,植株就可以掛果了,這些果子我覺得看起來很奇特,果子在成熟的時候會開裂,這時候整棵植株很好看,可以說比桂花、茉莉花、君子蘭、吊蘭、長壽花、龜背竹、綠蘿等花卉盆栽都有觀賞價值
  • 普定縣補郎鄉新秀村:八月瓜爬上黃繩網 帶來綠色新希望
    幾天前,吳家海第一次看到翠綠的八月瓜藤蔓爬上了水泥樁上的瓜架,內心充滿希望和喜悅,打開手機,記錄下了這充滿希望的一刻,並將照片發進微信朋友圈。 吳家海是普定縣補郎鄉新秀村村支書。新秀村位於普定縣的東北部,是一個少數民族雜居的村落,生存條件惡劣,喀斯特地貌突出,人居條件差,多年來發展滯後。
  • 八月瓜,九月炸!《小森林》裡的三種做法太美味了!
    今天向大家介紹香甜軟糯的八月瓜。每次看到八月瓜就想起《小森林》,女主市子因為不適應繁雜的都市生活,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小森村莊。她在夏秋篇裡採摘了一種果子叫通草果,中文學名叫做三葉木通。因八月炸開,也叫八月瓜,營養價值很高。未成熟的八月瓜,果皮帶棕青色,像一個麵包,成熟的八月瓜裂開果皮,就像張開嘴巴的一朵食人花。
  • 它叫牛卵坨,帶火了八月瓜,未來前景極佳
    部分地區有品種與「牛卵坨」非常像,叫做「八月瓜」,甚至有人認為八月瓜就是牛卵坨。八月瓜是可以人工種植的,價值與牛卵坨相差不大。八月瓜的價格在20元一斤上下浮動,牛卵坨的價格比八月瓜高一點。由於牛卵坨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人工種植的八月瓜得到闖入市場的機會。八月瓜畝產大概3000斤,一畝收入高達上萬元。
  • 北湖區安和街道:八月瓜「炸」出群眾致富路
    紅網時刻9月22日訊(通訊員 李麗華)9月22日,在北湖區安和街道新田嶺村八月瓜合作社基地,筆者看到一顆顆八月瓜掛滿枝頭,很多已經熟得發紫,「炸」開了果皮,露出了乳白透亮的果肉,深受廣大前來採摘的遊客喜愛。遊客唐三香拿著剝開的八月瓜邊吃邊說,「我很小的時候吃過,聽說這裡也有種植八月瓜,今天和朋友專門開車過來採摘,味道還真是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