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聽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是發生在堯帝之時。堯帝(以及舜帝、大禹)都是賢明的帝王。
稍長,接觸了鼎鼎大名的史記,知道了堯舜禹禪讓的故事,啟則開啟了家天下的統治模式。
再後來,我在劉博等人寫的《帝都》中知道了竹書紀年。竹書紀年記載堯舜禹繼位可不是和平禪讓,而是武力奪權,於是便有了「舜囚堯、舜野死、太甲殺伊尹」之類的說法。
竹書紀年這種離經叛道的說法,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粉絲。
然而,史記中的禪讓,與竹書紀年中的武力奪權,哪個才是真相呢?
上一篇文中簡述了竹書紀年的來歷:晉朝發現,原本散佚於永嘉之亂;傳抄本散佚於唐朝、五代十國,屬於完全亡佚。後來不知哪裡冒出一本偽書,即(今本)竹書紀年。古人又從古文中把引用竹書紀年的地方重新收集起來成了(古本)竹書紀年。
我們先看看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的晉人是怎麼描述竹書紀年的。唐朝房玄齡編寫的《晉書·束皙傳》中記載: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其《紀年》十三篇,記夏以來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蓋魏國之史書,大略與《春秋》皆多相應。其中經傳大異,則雲夏年多殷;益幹啟位,啟殺之;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壽百歲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
出土的竹書紀年,按照晉書記載,有以下重點:
1、晉人看到的竹書紀年,是從夏朝開始記載的。(「記夏以來至……」)
現在看到的今本、古本的竹書紀年都是從黃帝開始記載。
2、關於禪讓制的過程:晉書談到竹書紀年的內容,沒有提及舜囚堯、禹放舜而舜野死,只提了啟殺益、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
以朱右曾版本的古本竹書紀年來說,裡面卻記載了舜囚堯,沒有記載禹流放舜,但記載了啟殺益、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
對於禪讓制,史記是對的還是竹書紀年是對的?
先秦史籍尚書、左傳等眾口一詞——就是禪讓制(實質上是現代人所謂的軍事民主制,也出現在古羅馬王政時代、古希臘荷馬時代等),史記是採用了先秦諸子所記述。而僅僅有竹書紀年記載堯舜禹的交替是武力奪權。孤證不立,竹書紀年的說法無其他史籍的佐證,是孤證,不應該當成立的史實。從邏輯上來講,99個人對某件事說法一致,只有1人有矛盾說法,總不能一口咬定說謊的是那99個人吧?
因為先秦諸子的著作長期居於正統地位,竹書紀年反其道而行之,大眾在獵奇心理和反逆心理作用下便毫無邏輯地聲稱發現了所謂「真相」而已。
舉個例子,伊尹是傳統認為的賢臣。而竹書紀年記載,伊尹流放了太甲,自立為王。後來太甲復闢,殺掉了伊尹。伊尹在竹書紀年中就是一個亂臣賊子。然而考古發掘商朝甲骨文等發現,伊尹在商朝中的祭祀地位一直很高。所以,這更是佐證了伊尹的確是賢臣而非反賊,符合傳統的說法。
那麼誰在說謊?
為什麼出現竹書紀年和史記中截然不同的說法呢?因為:一件事,兩張嘴。就像去年和今年,一群人在我國特區打砸燒就是「抗議者」,另一群人在美國打砸燒就是「暴徒」。就是這個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