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2020-07-31 墨墨來了墨墨來了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在北美,好山好水好福利,卻不用說英語;不在中國,卻遍地華人,而且能盡享正宗的華夏美食。簡言之,身居國外,勝似在中國,這樣的地方地球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溫哥華。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早在移民之前,就聽一個拿到楓葉卡去加拿大生孩子的朋友說,在溫哥華待產的六個月期間,見到外國人的機率比在北京國貿碰到老外的機率還低。我當時只當是個誇張的笑話聽。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第一次到加拿大,落地溫哥華機場,果然所有的指示牌上都標有中文,廣播裡的航站信息也有普通話播報,服務臺的工作人員更不用說了。當時覺得好溫暖、好親切,一下子療愈了我剛剛遠離祖國的失落感。幾天後,朋友帶我去里奇蒙,當我們的車在傍晚溫哥華墨藍色的天空中從一個坡路上拐彎下行時,里奇蒙的那片燈海緩緩映入我的眼帘。當車走近,看到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中文霓虹燈招牌時,我被震懾了!從大百貨商場到小雜貨店,全是中國人開的。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刻的感覺,恍惚間,還沒完全倒好時差的我被穿越感襲擊——我真的一時間不知身在何處,是上海?是香港?反正絕不是在國外。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走進著名的大統華超市,正值中國農曆新年前夕,各種過新年的喜慶商品充斥在大門口,人頭攢動,擠來擠去,和國內超市的熱鬧氣氛如出一轍。略有不同的是,所有食品都非常的乾淨、新鮮,特別是蔬菜,獨立包裝,擺放整齊。朋友帶我們到賣肉的冷櫃前,我們發現西人不怎麼會吃的豬耳朵、豬頭肉、豬蹄子什麼的,非常便宜,即使換算成人民幣價格,也比中國的便宜很多,而且都處理的非常乾淨,沒有異味。奶製品、果汁、蛋糕麵包,這些我在國內謹慎購買的食物都誘人的擺在眼前,還有中國人做菜常用的各類調味料,真的是中華之食材應有盡有,名副其實。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當地一位地產經紀告訴我,里奇蒙是填海而建的,按道理說地理環境並不是特別理想,但中國人都喜歡聚集這裡,特別是早期移民溫哥華的香港人,把這裡變成了比唐人街還有中國味道的地方,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地圖上看,里奇蒙的形狀非常像伸進海裡的一條龍的龍頭,所以,講究風水的中國人認為這裡是一塊寶地、福地、發財之地。當時我想,還好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除了本土極少的原住民之外,大家都是廣譜意義上的移民,只是有移民時間早晚的差別,要不然,看到這麼多外國人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城市,如此這般的大行其道,不知作何感想。打個比方,如果中國的某個城市或者某個地區,全部都是外國人的商店、餐館,全是老外面孔,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這是我剛到幾日最強烈的感觸。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略顯蕭條的溫哥華唐人街。

在溫哥華,各個行業都能找到中文服務,問路、查詢、申辦各項事宜都可以不用說英文。原來溫哥華說粵語人的超過了說普通話的,近幾年,普通話已經成為主流。我們在滙豐銀行碰到一個辦事員,是一個出生在這裡的香港小夥子,大學畢業後,為了找工作才學了中文。由此看來,會中文在這裡還成了一技之長。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是加拿大氣候最好的地方,溫和潮溼,冬季多雨,但夏天簡直是天堂,不冷不熱,舒適宜人,被譽為北美最宜居的城市之一。這裡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得植物格外茂盛,四季常青,處處是美景。無論是公園還是街道,都乾淨整潔。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從上世紀中期,大批的香港人移民到這裡,把香港的美食和中國文化帶到這裡,加上當地新鮮的食材,使得這裡的中餐絕不亞於甚至優於國內。美食看似只是一個城市很小的一部分,但對於離家萬裡的移民來說,能滿足胃和味可是件舉足輕重的大事。一位從伊朗移民的朋友,曾經羨慕的對我說,你們中國人太幸福了,如果你們想家了,去一趟溫哥華或者多倫多,吃一頓家鄉的美食,就不會有Homesick(思鄉病)了。還真是這麼個理兒。

去年三月的春假期間,想著不久將要搬到加東,以後離溫哥華就更遠了,為了把思鄉病防患於未然,我們一家第二次故地重遊溫哥華。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下了飛機,好朋友一家來接,拉著我們直奔里奇蒙的一家重慶火鍋店,大搓了一頓。儘管是下午四點多鐘,還不是晚飯的高峰點兒,餐廳裡面已經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好熟悉的嘈雜,好熟悉的味道,從紅糖餈粑、醪糟圓子的重慶小吃,到九宮格等新式火鍋,要啥有啥。我們選了清湯、菌湯和麻辣三種鍋底,味道和食材的確是不含糊的爽和過癮。邁進餐廳的那一刻,環境、口音、氣息和食物,所有的細節都真真切切的把我們帶回了中國。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吃完火鍋,開車幾分鐘就到了豐泰超市,像西人超市一樣乾淨、寬敞,水果、蔬菜、肉類、調料比國內更新鮮、更豐富,甚至價格更低廉。超市一直營業到晚上12點,離溫哥華機場也不過十分鐘車程。機場就在里奇蒙,如果從國內回來,先吃一頓中餐,然後在中國超市採購好吃喝、日用品再回家,即使是晚班飛機,也一樣趕趟兒,即使在國內也難有這麼方便的設施。溫哥華是與中國通航最近的城市,十個多小時睡一覺兒,醒來就在北京了,打折時的機票價格便宜到不足國內城市之間往返的價格。


朋友住在白石鎮,驅車回去的路上,收音機裡居然是普通話廣播。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之後的幾天,上海菜、粵菜、燒烤、川菜,天天不重樣兒,不論是早茶還是宵夜,沒有讓人失望的體驗。我們的中國胃得到極大滿足,印象最深的是在天天漁港吃的鐵板燒。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儘管是日式料理,但經營者和服務員都是中國人。鐵板燒我們是第一次嘗試,食材除了高蛋白的海產品之外,還有日本的神戶牛肉,食物的選擇都以套餐的形式出現,豐儉由人,「豐」可以「極豐」到鮑魚、龍蝦,但「儉」卻儉不到哪兒去。最主要的特色是廚師現場製作,過程極具表演性,在我們面前煎炒烹炸,一會兒起火一會兒冒煙。每一道菜製作完畢,都均勻的分給我們每個人,同時滿足了味覺和視覺。已經不年輕的服務員大叔,一邊跟我們聊著天,一邊不停的在我們左右服侍。毫無疑問,這是一頓價格不菲的盛宴。觥籌交錯,酒足飯飽的當刻,我有些恍惚,覺得溫哥華真是享樂的天堂,跟溫尼伯完全像是兩個國家、兩個世界。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之旅,變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美食之旅。我一直覺得能把餐飲做好絕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一個城市裡能有讓人津津樂道的美食,就有愛美食、會品美食、愛生活的人群,這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像磁石一樣吸住你的城市內核。餐飲水平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城市生活品質的體現,而在異國能把中國的餐飲做到如此極致,是中國移民對溫哥華的貢獻,也是對加拿大的貢獻。看過很多把加拿大和美國做比較的文章,無論美國有多少優於加拿大的地方,加拿大的中餐以不爭的事實完勝美國。把美食上升為文化,是超越了人類飽腹的本能,把智慧、才情、藝術等等元素綜合到食物的色香味之中,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而中國移民又把它帶到了世界各地,惠贈他人。

到了加拿大,才知道中國人有多會吃、多懂吃,才知道加拿大人有多可憐,先生常打趣說,加拿大人的胃還沒有開化,沒被開發,還處在蒙昧階段。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各國美食。


早年移民加拿大的第一代中國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開餐館來作為辛苦謀生的手段。幾十年過去,溫哥華被譽為「北美最具亞洲風情」的城市,這也是對中國移民的褒獎。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新一代的移民是中國最早富起來的有錢人,他們把老婆孩子安置在這裡,享受好空氣、好風景和教育資源,自己做空中飛人,仍然在中國賺錢。相對於中國高密度的住房,他們在這裡買地、買豪宅,用同樣的錢享受比國內更高品質的生活,由此也帶動了溫哥華的地產熱,炒高了房價。現在的溫哥華是名副其實的富人的天堂,氣候、風景、豪宅、美食,只要有錢,就能過上物超所值的生活。每次去那裡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可能太幸福和太美好了,總怕是一場美夢,短暫但終會結束的美夢。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之美對於我就是兩點,一是美景,一是美食。美景是天賜,美食是人為。一個城市有這兩點,它的吸引力還用懷疑嗎?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趨之若鶩的緣由,溫哥華是中國移民的享樂窩,也是名副其實的加拿大的中國城。


曾經有一位加拿大當地的朋友好奇的問我,如果你們都喜歡生活在溫哥華,為什麼還要來加拿大?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中國生活

溫哥華的美景隨處可見。


相關焦點

  • 吳亦凡10歲移民加拿大 揭溫哥華中國移民真實生活
    (原標題:吳亦凡10歲移民加拿大 揭溫哥華中國移民真實生活)
  • 溫哥華的閒適生活
    原標題:溫哥華的閒適生活  兩年前,我到溫哥華旅遊時,順道去看望一個老友。雖然身在異國他鄉,又語言不通,他卻生活得十分滋潤。如何不通英文玩轉北美?他用那些辦法真是絕了。秘訣之一是交一個懂英文的華人朋友,開車帶著這位朋友當翻譯,連我這樣英語不過關的遠道來加看望他的人都被他用來當翻譯了。
  • 溫哥華,宜居宜行的理想生活
    溫哥華,不只是適合旅遊,更是一份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生活理想。歲月靜好,心安即是故鄉,溫暖的氣候,多元的文化,繁華熱鬧的大都市魅力,再加上如畫美景,這些優勢使得加拿大溫哥華成為許多人理想中的居住城市,在2006年的世界宜居城市評選中,它名列全球第三位。
  • 溫哥華小日常——在加拿大當碼農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溫哥華是一個比較美麗的城市,我覺得可以跟國家一線城市相比,城市也算乾淨,而且它的自然景色也很美。 除了北美最大的城市公園Stanley Park以外,溫哥華還有很多公共沙灘,到處都是海。不過它也有北美大城市的一些通病,比如流浪漢很多。另一點就是這邊的華人真的很多,比較大的兩個華人區,一個是本那比,另外一個是列治文。
  • 溫哥華的「中國感覺」
    ★民生旅遊  推薦產品:溫哥華候鳥式療養之旅15日 出發日期:7月22日,7月29日  航班:四川航空直飛溫哥華  價格:14999元/人左右,(不包括餐飲,餐飲自理)。籤證萬一不過保證全額退款。  亮點:6天的溫哥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放慢腳步深呼吸。
  • 溫哥華森林啟幕中國別墅2.0時代
    每一次的變革都狠狠的打敗了過去,更大的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那麼中國別墅2.0時代將會怎樣改變我們的居住習慣呢?溫哥華森林,經歷9年風雨,跌宕起伏,從曾經的奧運寵兒,到後奧運時代,再到以科技為目標的未來科技城。奧北別墅區,這塊十年前還是開發熱土的新貴已經完美升級為國際化成熟墅區。這裡有北京的母親河溫榆河、最大的溼地公園、還有五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影劇院、國際醫院和國際等成熟配套。溫哥華森林,在北五環,作為最近距城市的別墅,讓生活者,擁有城市,更擁有別墅該有的生活。
  • 感受溫哥華詩意的生活
    他的前面是雪鏟,是用來鏟前方的雪後面還可以把路面重新整平,這樣對於後面上來的車輛有好處,寬敞的地方可以坐近十人,而且十分保暖,冬天在溫哥華旅行,別忘了給自己補充能量啊,這裡好吃的餐廳多的數不過來,現在我們就向你推薦兩家,溫哥華的夜景美得無與倫比,想要盡情欣賞溫哥華的夜景,同時又能享受美味的食物。
  • 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生活各有什麼好處和缺點?
    溫哥華VS 多倫多1. 天氣溫哥華贏。溫哥華全年天氣穩定,沒有大開大合,可以完全感受到春夏秋冬,對於我這個北方人來說,理解了很多類型衣服的用處。多倫多跟中國北方差不多,冬天冷夏天熱,冬天雪雖然大,但有好的鏟雪系統,很多中國的南方留學生和移民第一次看到雪感覺很興奮,到後面也就那樣了。但多倫多的天氣和別的省份比也根本算不上糟糕,也是比較適合生活的,要不怎麼會這麼多人呢。2. 環境溫哥華贏。
  • 移民難移民之後更難:溫哥華新移民的"流淚"生活
    但如果你認為生活在這樣一座城市裡,就一定會過著人間天堂般的日子,那麼你錯了。當最初的激情褪去,回歸到每天柴米油鹽的生活,你會發現它跟渡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就如同所有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的人一樣,生活會給你數不清的考驗。大部分到溫哥華的移民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都有因為各種原因而流淚的經歷。
  • 移民生活在溫哥華:讓你懂得什麼是愛恨交織,五味雜陳!
    這麼說吧,在溫哥華看病,我們真的是用生命在等待啊!好風景、好空氣一刷朋友圈,不用看名字就知道誰在國內誰在海外。國內的朋友們都在曬名牌、曬晚宴,曬各種聚會;溫哥華的小夥伴們,清一色地都在曬娃、曬藍天、曬風景。
  • 異鄉好居 溫哥華租房之生活攻略
    溫哥華全稱大溫哥華地區(Greater Vancouver),是加拿大西岸的一顆璀璨明珠。溫哥華位於卑詩省(習慣稱為B.C.省),坐擁太平洋,背倚海岸山脈,是全加拿大第三大城市。這裡是全世界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常年蟬聯全世界宜居城市之首。
  • 溫哥華生活成本增加 政府大力補貼幼兒入託
    溫哥華和多倫多是加拿大兩大華人聚集地。其中,西海岸的溫哥華,以適宜的氣候和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大批華人以及留學生居住。不過,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溫哥華及其所在的卑詩省生活成本增加,民眾生活壓力愈來愈重。2018年卑詩省家庭開支統計。
  • 全球最宜居城市溫哥華的慢生活
    悠閒別致的溫哥華這次往返溫哥華都是乘坐的南方航空,廣州聯程中轉很方便,通過南航的App提前選座、餐食預訂也很便捷。看了溫哥華W 14th Ave至W 1st Ave好多套優雅別致的房子,這種風格帶庭院的house一直是我的最愛!
  • 溫哥華過夜遊升溫中國客暴增 消費力強偏愛奢侈品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本月是加拿大溫哥華的旅遊觀光高峰期,來自亞洲的遊客數量遠超過歐洲遊客,其中,中國遊客數量激增。據預測,截至2014年底,前往溫哥華的中國大陸過夜遊客數量將達17.95萬人次。
  • 溫哥華即將連開3家中國超市,大統華有對手了?
    溫哥華繼續走在宜居的前頭,住在溫哥華的華人小夥伴們又有福了!不遠的將來,溫哥華將多出3家中國超市——元初食品Sungiven Foods!元初食品來自中國廈門,目前已設有85家超市門店,溫哥華是他們海外擴張的第一站。他們的老闆還是一名移民,2004年才從中國移居溫哥華。溫哥華第一家元初食品超市將開在City Square,佔地13,000平方英尺,目前超市還在打圍裝修中,預計於本月中旬開業。
  • 人間天堂——溫哥華
    印第安人在這裡則是過著隨季節而遷徙的生活。或聚集、或捕獵,均依時節而定。就像聰明的海狸,一代代頑強地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存下來。     十六至十八世紀是法國王朝的鼎盛時期,和英國皇室一樣,歷代法王都極欲向海外開疆拓土,宣耀國威。當英國在大西洋沿岸積極拓展勢力的時候,法國則在北美洲佔領了大片的土地,目的在於建立新法蘭西殖民地。
  •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種族主義抬頭 華人需居安思危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種族主義抬頭 華人需居安思危中新社溫哥華6月1日電 (記者 餘瑞冬)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佟曉玲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近期在加拿大有所抬頭的種族歧視和仇視事件已對當地華人的安全造成隱憂
  • 溫哥華旅行攻略,只有一天時間,可以這麼玩遍溫哥華!
    溫哥華也被稱之為加拿大人的後花園,有許多加拿大人在退休以後都選擇來到溫哥華定居,這裡也有著很多大學,這座城市也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因為這裡生活成本比較低,所以有很多大陸人都選擇搬到了這裡生活。這裡還有非常美的海濱棧道,走在海濱棧道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吹吹海風,這真的是非常愜意的小生活了,在這裡你會注意到一個不一樣的溫哥華,這也是我在溫哥華最喜歡的公園了。佔地面積一千英畝,這裡有三個大沙灘,還有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有一個小小的高爾夫球場,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這裡的玫瑰花園了!
  • 中國烹飪大師首次在溫哥華主理中華美食節
    中國八大經典傳統菜系粵菜、川菜、魯菜、湘菜、浙菜、蘇菜、徽菜、閩菜和麵食經典九位頂尖大師親臨溫哥華現場表演。作者:呂振亞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楊強(後排左五)與中國烹飪大師合影。作者:呂振亞中新網溫哥華3月16日電(記者 呂振亞)來自中國八大菜系九位烹飪大師16日下午在溫哥華輪番登場,大展身手,把一道首色香味俱全的中華美食帶給了海外食客,同時拉開了為期四天的溫哥華首屆中華美食節的序幕。中國烹飪大師組團現場表演,在有「中華美食北美首選地」之稱的溫哥華可算是一個盛舉。
  • 閣睿集團正式發布「馥繪」服務,打造溫哥華生活服務新標準
    據悉,「馥 繪」服務的九大板塊,是徐睿隆先生與數位國際移民共同策劃而成,旨在更好地為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生活習慣的「世界公民」創造理想的生活圖景。其中許多服務內容,在讓業主感受到便利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融入社區和城市,積極擁抱自己在溫哥華的新生活。為了打造「馥 繪」服務,閣睿團隊多次奔赴全球各地感受優質服務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