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如果對某個時間段刻意表示喜歡,就會覺得日子過得很慢。太陽東升西落很慢,花苞綻放到盛放到枯萎也很慢,好像身在其中我的思維也變得很慢。
多適合看節奏緩慢的電影啊。雖然在《海街日記》前看的是《李米的猜想》。
李米對愛情的偏執無法使我產生共情,相較於沉浸於劇情我更願意去捕捉演員周迅所謂的「靈氣」和「演技炸裂」之處。太沉迷她的顏了,以至於她打扮成不修邊幅,大咧咧抽著煙罵髒話的計程車司機,我都覺得迷人得要死。她眼睛裡時而蒙著一層憂鬱的霧氣,時而又映著驕傲與狡黠,忍不住感嘆這個女人真的好有魅力。
緊接著看的《海街日記》,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也許就是美好生活的沉浸體驗。
風景美——無論是湛藍清透的海與天還是浪漫的櫻花隧道,小船開到海上看絢爛的紅色煙花,紫藍色繡球花在雨中搖曳。
人美——大姐矜持倔強,二姐笑靨如花,三姐開朗溫暖,小妹活潑可愛。四姐妹共同生活在濱海古城鎌倉的大屋子裡,一起做飯,一起泡梅子酒,一起點菸花,一起踩海浪。姐妹四人的笑聲感染著鎌倉的風,鎌倉的海,感染著每一位觀眾。明明溫暖治癒的電影,看得人不自覺便溼了眼眶。
好羨慕她們姐妹四人的生活,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我知道你的童年糗事,你知道我最愛吃的食物,我可以在你面前肆無忌憚任性裝懶,也會在你失意時灌上一杯燒酒給你擁抱,這樣的感情就像她們釀的梅子酒,濃香迷人。看得我真的好生羨慕,有親生姐妹是多麼幸運啊。
但故事本身並不美好。不負責任的父親母親將三個孩子丟給姥姥照顧,大姐幸作為長姐便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一邊心底裡深深怨恨父親拋棄家庭和別的女人有了孩子,一邊又徒勞地愛上了溫柔卻軟弱的,無法給出她任何承諾的有婦之夫,那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就好像一切都是天意,我們最愛的,有時就是我們最恨的,我們在這個怪圈裡兜兜轉轉,痛苦的掙扎。
可能內心裡也有矛盾掙扎吧,但我們看到的幸仍舊一副優雅從容的模樣。淘米、擦樓梯、打理著生活的瑣碎,像母親一樣堅強。最令人驚訝的是,在父親去世後,她決定收留那個破壞她父母家庭,所謂「小三」的女兒,同父異母的妹妹小玲。
初中生小玲青春可愛,但那雙明亮的大眼睛裡也藏著被遺棄的孤獨和倔強。她選擇接受姐姐們的邀請來到鎌倉,但知道和這些姐姐唯一的交集就是陪伴她長大,卻拋棄姐姐們的同一個父親。她膽怯打量著這個陌生的古城,這個父親從小生活至死懷念的地方,想要融到姐姐們的生活中,想要融進這個陌生卻羈絆的古城。鬆開那被人世間的錯誤死死綁住的孤獨心靈,去擁抱姐姐們。
我想動人之處就在生活的真吧。這個故事並非淡如流水,但是枝裕和讓這些瑣碎的有苦又甜的生活影像淡淡地流淌,沒有歇斯底裡,沒有深惡痛絕,矛盾在爆發前解決,用擁抱,包容來化解,這樣的生活是我們最渴望的吧。
「不自覺去放下一切大道理,放下對這個世界的不滿,放下對人間的是是非非的各種執著,去無限接近生活中最美好的狀態。」
是這樣的,想到前兩天看的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馬原寫道:「對本質的任何探求,都比不上從頭頂輕輕飄落的一片樹葉,比不上牆角偷偷開放的一朵野花。」雖然我仍然覺得對生活本質的探求很有趣,但漸漸也發覺就是那些個微小的事物,我們見過的花草樹木,喜歡或討厭的天氣,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我們的喜怒哀樂,感受與思考,才組成生活本身啊。
在自家的院子裡摘梅子釀梅子酒,和姐妹們在沙灘上踩海浪,穿得漂漂亮亮的放煙花,坐在可愛男孩的後車座上,在穿越櫻花隧道中擁抱春天。
好像每一天都很美麗。雖然覺得「人間不值得」這句話有點酷,但我在《海街日記》裡看到了人間值得。
突然就想認真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