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看過《北京遇上西雅圖》或者了解薛曉路導演的人都知道,《北西》的愛情套路從不簡單,豐富且現實極強的人物性格和都市壓迫的生活又會把你從「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愛情夢想中敲醒,真實的對方和幻想中的情懷還需要去面對,這就是薛曉路情懷版的現實愛情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要面臨的真實的愛情和韓劇裡的愛情差距。
出生在北京的薛曉路有著北京「妞」對愛情獨有的理智態度,2001年與姜偉合作編劇家庭倫理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2010電影處女作《海洋天堂》,從這兩部不同社會角度和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的影電視劇中不難看出,薛曉路是一個喜歡挖掘的人。
同時嚴謹低調的她在《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的劇情構造和選景花了不少心思,前後構思兩年之久的劇情設計,倫敦、拉斯維加斯、溫哥華、洛杉磯、北京、重慶、香港、澳門等在內的8個城市的取景,各國城市地標鏡頭大飽美景眼福。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大多數的戲碼都放在男女主角上,但是更新更符合時代的價值觀不是他們傳達的,至少肯定不是被文佳佳(湯唯飾)傳達的,拜金女被溫柔大叔收服這個橋段不算新鮮,中間起承轉合得有點突兀,他們之間必然相愛是故事題材決定的,但未必是角色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必然的結果。
但除了這些,其他元素就很好了,表面上看是畫面不土,說話不露怯,視聽元素都讓人很享受,而更打動人的則是臺詞以及一些故事背景和環境的刻畫。比如文佳佳在聖誕節說節日總被送包,全是包,這句臺詞是很巧妙的,我認為是文佳佳所有臺詞中最有價值的一句,它直接揭示了在我們現實生活,奢侈品最流行的物化形式——包成了男女互動庸俗的硬通貨,類似鈔票。
而海清和買紅妹的出現,則證明薛曉路是睜開眼睛去看社會和女性群體,證明了我們的時代眾生相不僅僅只有女神大叔小三,還有更豐富的類型,而對於這些群體的關注我們的影視作品做得遠遠不夠,或者遠遠不正確。
整部片子的語境幾乎完全是美式的。其中一個段落,文佳佳在紐約接受審問時說,自己喜歡「一夫一妻,兩個孩子,一條狗」的生活,這正是標準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形象。在第一次來到Frank家兩層帶地下室的小別墅時,文佳佳也無疑透露出對這種生活的無限嚮往。
而通過與北京房價的對比,給觀眾一種這樣的優質生活並不需要大量財產支撐的觀念。事實上,無論是中國或者美國,儘管地價有所差,但對這種優質生活的渴望是不變的。美國房子便宜,不代表否定了不動資產的本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