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來此休閒度假,現如今除了要「吃得安心」、「玩得舒心」,遊客還在不斷追求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30年以來,從第一家外匯免稅商場,第一家市內免稅店,第一家離島免稅店,到如今分布島內的免稅購物點,每一個都是海南旅遊政策改革的一次新嘗試,旅遊消費的一次新升級。免稅購物在海南蓬勃發展,也不斷助推著海南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打造。
發展壯大:從外幣免稅到離島免稅
1988年2月1日,海口外匯免稅商場開業。這是海南第一家外匯免稅商場,當時只對港澳同胞、臺灣臺胞、華僑、外國人和特區境外員工等人員開放,所有商品「憑證購買」。當時銷售的產品以國產出口商品和特區自產產品為主,只有少量的進口日用品,購買數量也有限制。
2008年國務院同意在海口、三亞、瓊海、萬寧四市各開辦一家市內免稅店。次年9月1日,海南省首家市內免稅店在三亞市內免稅店開業,經營商品範圍擴展到香水、化妝品、首飾、手錶、服裝、皮具、食品……國內旅遊精品及海南地方特色產品等,商品檔次有很大提升,品類也相對豐富。但市內免稅店的銷售對象仍針對離境的外籍人士及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境內遊客無法享受免稅。
隨著政策逐漸開放,2011年4月20日,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正式實施,三亞市內免稅店繼而轉型為中國內地首家離島免稅店,成為繼日本衝繩島、韓國濟州島和馬祖、金門之後,第四個實施該政策的區域。自此,凡乘飛機離島的旅客都能同離境遊客一樣享受免稅優惠,十個大類,近百個國際知名品牌的上萬種商品的商品任由旅客挑選。
從外匯免稅商店到離島免稅店,海南的免稅購物越來越開放,也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遊客不僅選擇「遊在海南」,更「購在海南」。
惠民便利:全民離島免稅越來越近
「我2009年剛來的時候,(美蘭)機場免稅店內品牌少,有限額,超過限額的東西還不能買,尤其是本地戶口一年只能買一次,而且買東西只能去機場。」談及免稅購物的經歷,在海口工作10年的張女士如是說。
2011年離島免稅落地的時候,島內居民每年最多只能享受1次,島外旅客最多只能享受2次離島免稅購物政策,並且每人每次只有5000元的限額,針對單一品種的商品數量也有限制。經歷過五次離島免稅政策調整,如今年度免稅購物限額增加到3萬元,且不分島內外居民,不限購買次數,商品種類也不斷增加。
年初開業的海口免稅店位於海口市區繁華路段,首期開業面積1.3萬平方米,店內商品覆蓋38大類,引進近兩百個國際知名品牌,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免稅品價格一般低於國內市場的百分之十五到三十五之間,可滿足顧客不同消費需求,首日引發全民「免稅」購物大狂歡。
「現在不一樣了,買東西可以直接在日月廣場的免稅店買,有更多的時間過來提前選商品,交點保證金就可以直接把東西帶走,機場退稅就行了。而且免稅店經常搞活動,顧客能得到更多實惠。」談及變化,張女士滔滔不絕。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自2011年4月20日正式落地,至2019年4月20日已實施八周年。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自該政策實施以來,海關共監管銷售離島免稅品5787.4萬件,銷售金額445.2億元人民幣,購物人數1366.8萬人次。
布局全島:高品質服務煉造金字招牌
與海口免稅店同時開業的還有博鰲免稅店。截至目前,海南擁有包括三亞免稅店和美蘭機場免稅店,共4家離島免稅店。
從2011年到2019年,近8年間,購物人數從2011年的1萬人次增長到2018年的100多萬人次。這樣的成績離不開遊客的對免稅商品的熱情,更離不開免稅服務人員優質的服務。
作為多數旅客在海南旅遊的最後一站,海口機場免稅店是海南旅遊的一張「門面」,免稅店的管理和服務直接決定了遊客的體驗。從2011年100多名員工,到今天1500多名,尤其是女性員工達到900多名,每一位服務人員都被要求把服務放在第一位。
海口機場免稅店表區導購員黃麗芳,熟悉1000多款手錶的功能特點和價格優勢,無誤差地清點1000多塊手錶商品只是基本功,她更是把每一位進店旅客當朋友,非功利性地提供服務,讓旅客滿意當成職業信條。海口機場免稅店香化區的收銀員李夏,一天掃碼逾500次,鍵盤輸入/確認信息超7200次,買單最快速度達1分鐘,通過不斷提升收銀買單能力,保障每一位旅客在最短的等待時間內順利買到心儀的免稅品。
據悉,海口市國際免稅城項目已於今年3月份開工建設,未來將與三亞海棠灣國際免稅城形成南北呼應格局,助力海南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內容來源: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