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進來,走出去」是國際化的兩條腿。貴州高校在不斷「請進來」的基礎上連續刷新「走出去」的記錄,去年實現海外辦學零突破走進柬埔寨,今年又成功落戶萬裡之遙的哥斯大黎加。 2019年5月7日,柬埔寨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亞龍絲路學院開學,成為貴州第—所「走出去」辦學的海外院校。學校由柬埔寨馬德望省理工學院提供場地及負責招生,貴州方面提供人才培養方案並派出專業師資和漢語言教學師資。 柬埔寨對合作非常重視,國務秘書畢·索方等政要人物出席開學儀式,柬方勞工部希望通過合作為該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貴州省教育廳高度評價,此舉為我省職業院校「走出去」辦學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柬埔寨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亞龍絲路學院首屆學生和合作雙方校領導合影
繼柬埔寨之後,哥斯大黎加也伸出橄欖枝。有趣的是,哥方原本到上海、廣東考察,最終選擇了被臨時推薦的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2019年6月,學院黨委書記楊志宏帶隊與哥斯大黎加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籤署合作協議。「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哥斯大黎加絲路學院」原本計劃今年掛牌,因疫情影響改為在線教學,5月20日舉行了首次線上師生見面會。
疫情期間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哥斯大黎加絲路學院舉行在線教學
好事成雙,花開兩朵。至此,貴州高等教育海外辦學的步伐,繼邁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東協國家之後,又邁進海上絲綢之路的拉美國家。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海梁表示,學校班子對國際化方向意見高度一致,以實際行動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相關國家世代友好搭建橋梁,促進民心相通。 為了解決專業術語的漢語教學困難,今年暑期,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貴州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認證中心開展專項培訓。對此,來自寮國的學生成文博感受頗深,他舉例說,電流、電壓、電阻、串聯、並聯等專業詞彙開始聽不懂,改用公式、電路圖來說明就清楚了,因為那是國際通用的。 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副主任陳文益說,開放帶來的活力,在某種意義上比改革帶來的活力還要大。至今,貴州連續12 年成功舉辦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不但為中國和東協國家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也推動了貴州教育率先擴大對外開放。 據了解,僅留學生這一項關鍵指標,從2008 年接收幾十名上升到目前每年上千人,招收留學生的高校從2所增加至32所,貴州高校形成「立足東協、面向亞洲、輻射歐美」的對外開放格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肖郎平
編輯 施昱凌
編審 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