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學的日益發展,讓人們意識到:人類絕不是自然中唯一的感情動物。動物之間的家庭觀念、夫妻觀念、輩分觀念和友情觀念,隨著動物學家的深入研究已經漸漸明朗,這些系統的科學調查,正在給我們揭開一個龐大的神秘的領域:動物的感情世界。
正如人類社會一樣,鳥類也有自己的「鳥社會」,鳥類的情感豐富程度不輸人類。我們國家有一個成語「銜環報恩」,其實就是從一隻黃雀報恩的故事而來。「銜環報恩」又寫作「黃雀銜環」,據記載東漢時期有一名官名叫楊震,其父親名為楊寶。楊寶童年時候,救助了一隻孱弱的黃雀,取回家養好傷後又放生。放生當晚,一名金衣童子降臨到楊寶家,並且帶了四隻白環作為謝禮,保佑楊家四代為官。
鳥類的愛情觀:求偶也拼房子,也拼顏值,有渣男也有好丈夫。既然介紹感情,那麼愛情肯定是重點。愛情觀這件事,在不同的鳥類中,體現完全不同,這一點和人類社會非常類似。例如有些國家是開放的,有些國家是傳統的,有些國家則是比較混亂的不平衡的。鳥類的愛情亦是如此。
求偶行為是普遍存在於各種動物之間的,鳥類的的求偶行為,最獨特的就是【鳴叫】。每年春天就是鳥兒一年中第一次求偶的季節,公鳥們站上枝頭,開始一展自己的歌喉,在鳥類社會中,歌喉越響亮持續時間越長的公鳥,就會越被雌性鳥兒喜歡,求偶成功率也就越高。但是你以為只是拼唱歌,就大錯特錯了。想一想在我們人類社會中,求偶需要什麼?要有房有車有存款,還有有顏值?其實這些在鳥類社會中也都是「基礎條件」。
拼顏值求偶的代表就是孔雀,孔雀開屏就是求偶的行為;還有拼才藝的紅頂侏儒鳥,雄鳥聚成一群,比拼「枝頭跳舞」,跳的越好,求偶成功率越高拼顏值拼才藝還不夠,還要拼房子。園丁鳥的雄鳥為了求偶,要用貝殼、昆蟲、樹葉等裝飾自己的鳥巢,來展示給雌鳥「我有一座漂亮的房子哦」。
在取悅異性這件事上,鳥類有不同的技巧,可千萬別以為只有鳴唱才是唯一。求偶成功後,不同的鳥對待愛情的態度也不同。
對待愛情的態度:渣男和渣女並存,好爸爸和模範夫妻也常見。被認為是忠誠代表的雄性信天翁在雌性信天翁孵化幼鳥的時候也會存在出軌行為。不同的鳥對愛情的態度不同,有的忠誠不渝,有的也是「露水夫妻」。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鳥界的好爸爸幾維鳥。在鳥類中,很多夫妻會合力孵蛋,尤其是在走禽類鳥兒中,很多如帝企鵝、幾維鳥、鴯鶓、鶴鴕等,都是標準的好爸爸:由公鳥完成孵蛋和哺育。鴛鴦,表面夫妻,大難臨頭各自飛。鴛鴦恩愛的確是真實的,但只是表面而已。當鴛鴦夫妻一方意外死亡或遇到不測,那麼另一隻會毫無感情的選擇離開,然後再找一隻鴛鴦繼續恩愛……
在中國鴛鴦是愛情的代名詞,而國外則是「知更鳥」
。
知更鳥代表忠貞的愛情,比鴛鴦要靠譜的多,知更鳥和天鵝、大雁一樣是少有的一生一個伴侶的鳥類。甚至大雁有「不獨活」的特點,當伴侶死去後,自己也絕食而亡了。鳥類的愛情觀就如同人一樣,表現出來的個體區別非常大。從它們身上,可以看到人類之間的所有愛情現象,不管是忠貞不渝還是渣男渣女,鳥類的情感生活是非常奇妙的。
借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作為結尾:人類的精神與動物的本能區別在於, 我們在繁衍後代的同時,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對於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