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1月28日,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在天津城建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為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會場
論壇開幕式上,天津城建大學副校長王中良指出,本次論壇以「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共話城市綠色建設發展,探討生態文明建設,緊扣經濟社會發展脈搏,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智庫工作部江立雲部長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城市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此次論壇響應國家重大戰略和天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高質量研究,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建言獻策,為思想理論傳播和輿論引導提供智力支持,為天津城市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天津市教委科學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副處長阮澎濤代表教育兩委致辭,希望「十四五」期間我校深入推進智庫建設,發揮智庫功能,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城市建設重大問題,提供高質量諮政報告;突出數據意識,強化數據調查,促進新文科建設;突出理論意識,強化學術交叉,產生高水平創新成果。
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開幕式
在論壇主旨報告交流上,天津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蔡玉勝研究員以《規模、結構與功能:「十四五」時期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為題,從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入手,結合與長三角大城市群發展的對比,從GDP規模、GDP佔比、人均GDP、產業結構、市政設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和分析,提出關於城市群規模、結構和功能的五大方面的思考並給出對策與展望。
蔡玉勝研究員做《規模、結構與功能:「十四五」時期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主旨報告
天津城建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王振坡教授以《城市高質量發展之創新空間演進的邏輯與進路》為題,闡釋了創新空間的內涵,指出作為知識經濟或創新產業聚集的空間載體,創新空間已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策源地,並從創新驅動視角切入,總結了國內外城市創新空間演進趨勢,提出城市創新空間可視為一個科技、經濟、社會結構獨特的自組織創新體系,通過在城市生產體系中引入新要素或實現要素的新組合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王振坡教授做《城市高質量發展之創新空間演進的邏輯與進路》主旨報告
天津城建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李偉教授以《以人為本,綠色發展——基於居民滿意度的老舊小區綠色化改造探討》為題,介紹了新發展理念背景下老舊小區改造的發展趨勢,通過老舊小區的改造經歷了以節能為主要核心目標的改造和由節能改造向提升環境、增加基礎設施轉變兩個階段現實狀況出發,提出老舊小區改造中存在的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發展理念背景下老舊小區改造的發展趨勢。
李偉教授做《以人為本,綠色發展——基於居民滿意度的老舊小區綠色化改造探討》主旨報告
天津城建大學地質與測繪學院柴壽喜教授以《生態屏障建設與水系連通流動幾個標誌性問題》為題,圍繞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水系連通流動、海綿城市建設和人地和諧關係四個方面將城市治理與綠色發展相結合進行了詳細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柴壽喜教授做《生態屏障建設與水系連通流動幾個標誌性問題》主旨報告
天津城建大學城市藝術學院院長張小開教授以《設計新範式:竹與可持續發展》為題,提出我國被譽為「竹子文明的國度」,竹木資源豐富,形成獨特竹文化意識,對竹子在使用價值、人文價值、設計範式等方面展開闡述。
張小開教授做《設計新範式:竹與可持續發展》主旨報告
天津城建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陳潔教授以《科技創新助推韌性城市高質量發展機理和實現路徑研究》為題,提出科技創新驅動韌性城市協同發展,並用數據驅動和決策模型來指導韌性城市建設,推動多元化治理。
陳潔教授做《科技創新助推韌性城市高質量發展機理和實現路徑研究》主旨報告
最後,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智庫工作部江立雲部長對論壇6個主題報告分別進行了點評,從精準定位、問題導向、紮實調研、加強轉化、協同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希望天津城建大學充分發揮城建學科特色,面向國家和天津重大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緊緊抓住綠色發展和現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在天津城市高質量建設發展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貢獻更多專家智慧,推進「五個現代化」天津發展。
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智庫工作部江立雲部長做論壇主旨報告點評
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論壇由天津城建大學城市綠色發展研究中心於2017年起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論壇每年邀請智庫管理部門、各級各類高校智庫和社會智庫、以及企業綠色發展實踐者,就年度城市綠色和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熱點重點問題深入交流。中心通過智庫沙龍、諮政成果彙編和輿論媒介互動等活動,充分反映城市綠色發展研究中心智庫建設情況與主要研究成果。本屆論壇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分享實踐經驗和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城市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趨勢、機遇和挑戰,最終以實踐為落腳點,共同助力城市高質量綠色發展。
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