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攜手從點擊
關注開始
2020年山陰縣法學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在上級法學會的關心指導下,在山陰縣委、縣政府和縣委政法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服務黨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法治實踐、服務廣大會員、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主線,創新法治宣傳工作形式,豐富法治宣傳載體,積極發揮法學會的職能作用,為推動「法治山陰」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01
聞令而動、積極作為
在疫情防控中彰顯擔當作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全縣法學會會員及法學法律工作者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三級法學平臺」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在全體會員中開展「一日一法一案例」——服務抗疫,共同學法活動,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提高站位,全面響應。山陰縣法學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各級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積極參與單位、居住地所在村(社區)的值班備勤、普法宣傳等工作,在三級法學平臺下發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工作的通知》(山法會 [2020]1號),為全縣法學會會員和法學法律工作者印發了《疫情防控倡議書》,協助推進各項防控措施有序有效落實,全力配合政府和衛生健康部門,共築疫情防控的堅實堡壘。二是從我做起,全員遵守。全縣法學會會員及法學法律工作者嚴格遵守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各項要求,充分發揮黨員旗幟引領作用,從我做起,儘可能減少出門,避免到人群密集和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不組織、不支持、不參與聚餐聚會等聚集性活動,不燃放煙花爆竹,帶頭遵守居住地村(社區)管控規定,並按照要求做好出入登記、體溫檢測、佩戴口罩等措施。同時,配合「兩委」幹部、網格長深入包聯社區開展入戶排查、宣傳和維穩防控工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立即行動,全力服務。全縣法學會會員及法學法律工作者立即行動起來,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組織優勢、會員優勢,積極投身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中。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展「一日一法一案例」——服務抗疫,共同學法活動,廣泛宣傳權威部門發布的疫情信息,正面引導群眾、堅持理性發聲,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引導群眾增強防控意識,提高防控能力,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推送「服務抗疫,共同學法」系列解讀10期,「以案普法」8期,團體會員單位、法學會會員411人積極捐款96070萬元,進一步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為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貢獻力量。
02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在依法保障中服務項目建設
山陰縣法學會圍繞市委「生態立市、穩煤促新」和縣委「2361」工作思路,在服務發展大局、服務基層治理、服務人民群眾等重點領域中提供法律服務。一是堅持一個引領。把黨的建設貫穿法學會工作始終,推動縣級法律服務站、15個鄉鎮(管委會)法律服務所、207個法律服務室和5個團體會員單位在黨的統領下開展工作,明確各鄉鎮(管委會)副書記或分管領導為法律服務負責人,通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推動法學研究、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各項工作高質高效推進。七·一前夕,縣法學會開展了「一句誓言、一生作答」主題黨日活動,常務副會長講了專題黨課,進一步凝聚了向心力。二是圍繞一個中心。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這一中心,建立法律工作者人才庫,組織推動「四進」法律服務,即進接訪大廳、進社區、進居民小區、進企業單位,並安排8名工作人員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值班,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400餘次人次,安排法律工作者參與法律援助23次,其中民事案件16件、刑事案件7件,受援人數達150餘人。並深入開展「法治營商環境建設」活動,組織會員一線調研,為出臺全縣《進一步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意見建議12條。三是服務一系列項目。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和「三零」單位創建等,組織會員積極參與項目建設,開展「送法入企」活動,特別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當好黨委政府法治決策的「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同時,加強研究,申報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調研》法學研究課題表,組織開展了《第十三屆「中部崛起法治論壇」徵文》,為服務項目建設貢獻力量。
03
完善機制、從嚴治會
在自身建設中不斷提高升華
山陰縣把全面加強法學會自身建設,作為提供高質量法治服務保障的前提和基礎。一是壯大會員隊伍。按照相關要求,繼續吸納高素質人員充實到法學會隊伍中,把老年大學200餘名學員,全部發展為會員,充分發揮會員們的夕陽餘熱,爭當法治先鋒,傳遞山陰正能量,講好山陰故事,積極佔領社情民意制高點,營造風清氣正新環境。年內,新發展會員125名,現會員總數為281名,團體會員7個。特別是組建了鄉鎮、學校、銀行、衛生、電業等行業13支130餘人的青年普法志願者服務隊,8月19日在政府廣場舉行了授旗儀式,啟動了法治基層行活動。二是細化改革任務。按照《山西省法學會改革實施方案》和《朔州市法學會改革實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細化工作舉措,更好地發揮法學會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學術優勢、人才優勢、制度優勢,建設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更加堅強有力、更加充滿活力的群團組織。同時,建好用好縣法學會法律服務中心和基層法律服務所、站、室,形成三級法律服務平臺順時聯動同步發力的新格局。三是打造法治基地。在團體會員單位老年大學打造了法治基地,創建法治建設示範點,組建了「會員之家」,組織會員編排了小品《打賭》、快板書《土地承包啥內容》、獨幕劇《野生動物要保護》、鼓書《遠離毒品別沾染》等法治宣傳節目,準備在各鄉鎮、管委會以送戲下鄉形式進行演出5場,進一步增強會員的榮譽感和歸屬感,真正使法學會成為山陰縣的「法學法律人才庫」和全縣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實踐者和愛好者之家。四是成立研究學會。12月18日,成功選舉了山陰縣法學會食品安全法學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30人、常務理事13人、會長1人、副會長1人、秘書長1人,成立了山陰縣法學會食品安全法學研究會。通過開展食品安全理論研究,對強化山陰縣食品生產安全和監管,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建設起促進作用。
04
積極參與、創新宣傳
在法治建設中發揮職能作用
山陰縣法學會積極參與,主動作為,與政法各部門聯合,堅持依靠群眾,夯實基礎,不斷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基層社會治理體制,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抓法治搞宣傳、創品牌樹典型,進一步激發社會治理活力。一是在思想認識上在再提升。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省「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抓好市委政法委「七大工程」,圍繞山陰縣政法「1261」工作思路,破解基層難點、打通治理堵點、消除群眾痛點,提升基層治理模式,發揮法治主陣地作用,為全縣高質量轉型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二是在精準施策上再發力。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突出「五抓」:抓老、抓小、抓家庭、抓企業、抓會員,建立「五老議事會」,實行1+5+X模式,「1」即老年大學這個團體會員平臺,「5」即五種身份,法學會會員、法治宣傳員、隱患排查員、矛盾調解員、基層網格員,「X」即多種活動,通過法治主陣地的帶動,推進法律服務工作。三是在宣傳發動上再強化。年內,聯合縣婦聯,開展了禁毒宣傳活動;聯合縣交警大隊,走進快遞、外賣公司開展「一盔一帶」宣傳;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15國家安全日、6·26禁毒宣傳、12·4憲法宣傳日等活動日,積極參與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00餘份。同時,進一步推動「書魂詩韻·法融山陰」深入開展,把書法「五進」同法律「六進」結合起來,特別是12月16日,舉行了建黨一百周年「書法五進」成果匯報展,展出了優秀書法作品488幅,同步開展法治進校園,推進「小手拉大手」宣傳實效,讓政法人展現文藝情懷,讓普通人講述政法故事,讓全社會充滿公平正義,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為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貢獻法治力量。
供稿:市法學會
凝聚政法力量 傳遞政法聲音
中共朔州市委政法委員會
朔州政法
原標題:《山陰縣法學會創新工作形式提升服務質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