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導視】
有數據表明,全球範圍內,每9分鐘就會增加一位淋巴瘤患者。近年來,我國惡性淋巴瘤發病率上升速度也加快。據最新全國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2011年全國淋巴瘤發病率已達到6.43/10萬。
為什麼淋巴瘤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早期淋巴瘤會向我們發出哪些身體信號?
淋巴瘤真的可以治癒嗎?
本期節目中,來自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的王華慶主任,將教您如何自己在家篩查早期淋巴瘤。
【訪談實錄】
主持人:網友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央視網健康臺的《健康有約》,我是主持人黃鶴。今天要訪談的主題是淋巴瘤並非絕症。目前淋巴瘤已經躋身到我國惡性腫瘤的前十名,而且在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當中是排名第二位,因為這個病的初期症狀十分地隱秘,所以大家也常之稱為是「最會隱藏的疾病」,但是淋巴瘤並非是不治之症,許多專家表示只要進行過規範的治療之後有近一半的淋巴瘤是可以完全治癒的。為此,我們今天請到了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的主任王華慶教授來給您講解淋巴瘤是如何做到早期的自我發現,並且作為少數可以治癒的惡性腫瘤,醫生又是如何規範治療的?王教授,您好。
王華慶:您好。
主持人:跟我們的網友朋友們打個招呼,好嗎?
王華慶: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今天能夠來到我們節目的現場,今天談到的這個話題是淋巴瘤並非絕症,首先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淋巴瘤目前在我國的一個發病情況,好嗎?
王華慶:迄今為止,我們國家的CTC(疾控中心)仍然還沒有拿到我們國家惡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是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我們曾經組織了我們國內一共8位病理學專家走訪了我們祖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一共85家醫院,我們一共回顧性調查了26000多例的患者,我指的是淋巴瘤患者,基本上的發病情況在我們國家男性發病應該排在了第九位,就像您剛才說到已經進入到前十位,十大高發腫瘤。不僅如此,而且它的最近這五年來發病率的上升速度應該排列在首位了,在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這些常見腫瘤之外,惡性淋巴瘤發病的上升速度是最快的。
主持人:近日給網友留下了一個非常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個漫畫家,她的名字叫熊頓,她的故事是讓我們的網友引起了很多的感觸,她就是患得了非霍奇金的淋巴瘤,是這樣的,我們這裡有一個短片,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片回顧
主持人:王教授,看完這段小片,我們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的沉重,這麼年輕的一個女孩子,然後這麼有才氣的這麼一個女孩子,就這樣得了淋巴瘤就離開了我們,現在淋巴瘤為什麼年紀輕輕的女孩就得呢,是不是有年輕化的趨勢?
王華慶:其實這幾年來,就像您談到的關於淋巴瘤的發病之所以引起我們公眾的關注,一方面就是我們這些公眾人物吧,也包括以前的我們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的著名播音員羅京也是因為這個病去世的,剛才您剛剛談到我們年輕的漫畫家才華這麼大,也非常年輕,也因為得了這個病不幸的離開了人間。其實從發病的人群的年齡來看,我們國家的發病跟歐美國家是有差異的,在歐美國家的發病年齡來看是駝峰曲線,就跟駱駝的兩個峰值一樣,一個年齡段是15歲到25歲,還有一個年齡階段是45歲到65歲,是兩個高峰區,但是在我們中國是單峰曲線,從流行病學來看,從20歲開始一直到60歲是一個非常高的發病曲線,反倒兩頭有個別的淋巴瘤的亞型可能是在兩頭,大部分都在中間,這是我們國家一個特點。像剛才您談到熊頓這個例子,她就是在年輕的20歲到30歲之間,其實這正是這個病的發病開始,高峰剛開始的階段,在我們臨床收治的病人當中,目前在大學一年級、大學二年級、大學三年級或者剛剛畢業的這些年齡段的大學生或者是在這個年齡段的病人應該並不在少數,我們科有淋巴瘤病床58張,大概在這個年齡段的將近15個人,有15個患者都是在這個年齡,風華正茂正是在這個年齡發病,其實在我們這個專業來看並不少見,而且也不並感到意外。
主持人:可以說其實淋巴系統是保護人體的「防禦性的長城」,為什麼淋巴系統會轉變成癌症呢?變成淋巴瘤呢?
王華慶:迄今為止,我們人體所有的器官組織應該說幾乎都有發生惡性腫瘤的可能,我們到現在為止都已經發現了,其實淋巴組織或者淋巴器官也不例外,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身體的淋巴系統是一個免疫系統的一個最好的一個網絡和器官,我們正常人的外來的微生物的侵襲,包括細菌、病毒,其他的微生物最主要的就是淋巴系統,也包括我們的血液系統,都有免疫排斥的反應,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細胞惡變變成惡性淋巴癌,我們叫惡性淋巴瘤。
主持人:您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病主要的發病原因嗎?比如說像您剛剛提到的在20歲左右,風華正茂的這個年紀,他們得這個淋巴瘤和年齡人生活不規律、飲食習慣不好等等這些原因,您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一下。
王華慶:迄今為止,惡性淋巴瘤發病的原因實際上我們還沒有找到,現在在專家的研究當中跟惡性淋巴瘤發病有關係的,相關的因素已經有很多了。一個就是所謂生物學因素,我把它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比如說它經常受到病毒的感染,像EB病毒的感染,上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感冒在我們老百姓當中是非常常見,大家也不在意,其實在這裡我特別強調就是說感冒可能是好多大的疾病的前提或者說是由它來誘發引起的,惡性淋巴瘤像鼻咽部的、上呼吸道的疫病病毒的感染,或其他的流狀病毒的感染可能跟惡性淋巴瘤的發病有直接的關係。第二個隨著我們農村城市化、現代化以後,老百姓生活的改善我們現在很多化學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比如說我們裝修房子用的很多裝修的化學的材料,像苯、甲醛這樣的物質,大家可能也知道以前我們中央電視臺在很早以前,早晨6點鐘有一個5分鐘體操、健美操的節目,領操的是姓馬,她也是得淋巴系統和血液系統的病去世的,她在朋友之間就是說她經常裝修房子,買一處房子裝修一處,她可能受到這種物質的汙染。另外一個就是隨著現代化的通訊,人們之間聯絡的提高,這種輻射的出現,各種電離輻射包括手機的輻射,可能跟他有一定的關係。另外還有大家認可的是目前染髮劑的應用,我們好多為了美觀,染髮劑應用的比較低質、低劣,也會引發淋巴瘤的發病。還有吸菸、生活緊張不是直接的發病因素,可能造成人的免疫力的下降可能會引起來,包括淋巴瘤在內的惡性腫瘤的發病,電離輻射、化學裝修材料的汙染、疫病病毒的感染,還有剛才我提到的染髮劑的應用,目前有一定的臨床實驗,就是發現它會誘發惡性淋巴瘤,有一個細菌誘發淋巴瘤的例子是非常少見的,但是已經明確的,有一種叫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是很多病人胃炎是由它引起的,但是它會誘發惡性淋巴瘤,這個已經得到科學的證實。
主持人:是嗎?其實據我了解,很多中國人我們身邊的人患得幽門螺旋桿菌的人不在少數,非常得多,可能和患了淋巴瘤有直接的關係,也已經可以確認了。
王華慶:對,我們的惡性淋巴瘤當中有一個亞型叫黏膜相關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當然也有一部分瀰漫大B細胞這個類型的淋巴瘤已經明確地能夠通過臨床實驗和科學的研究證實,它是由幽門螺旋桿菌長期慢性的刺激引起的,甚至早期的這種淋巴瘤不需要抗癌治療,只需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就能使得一部分這樣的患者達到治癒,所以淋巴瘤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如果能夠科學規範地治療的話,有很多的病人,剛才您提到確實對於晚期50%的病人是能夠治癒的,對於早期80%的病人都能夠治癒,當然我們還要看它的不同的類型可能治療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您剛剛說到淋巴瘤可怕,但是我覺得您剛剛說和淋巴瘤和能夠誘發它的原因更加可怕,您提到這些的原因和我們生活非常息息相關,染髮劑、裝修房子的化學裝飾材料以及還有這種輻射,然後以及您說到的上呼吸道感染,日常生活中太常見了,離我們非常近了,可能這就需要我們的網友朋友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注意,儘可能地遠離這些誘發的因素。在節目的一開始我們也提到了這種病初期症狀非常地隱秘,說它是最會偽裝的一種疾病,早期都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的信號呢?
王華慶:淋巴瘤的早期實際上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其實你已經提到說它是最會偽裝的,因為這個病它可以說發生在任何人體的部位,而且沒有任何的症狀,一旦有了症狀以後,當然一會兒我會談,惡性淋巴瘤它是有特殊的一種症狀的,管它叫B症狀,A症狀或者B症狀,發熱、盜汗、體重下降,但是在早期往往沒有這種症狀,但凡我們臨床上建議我們居家的朋友或者說日常生活的朋友,在我們推廣健康理念的時候,有一個早期是我們自己通過自己檢查能夠發現的,我在這裡濃縮一下說,頸部無痛性腫塊的出現,往往是早期。剛才我提到惡性淋巴瘤全身各個部位都有可能發生,但是頸部發生淋巴瘤的機率是最高的,我們正常人體每天入睡前、早晨起來要洗澡的時候,都能夠看到我們的臉部和頸部,我們在有意識地能夠發現無痛性腫塊的話,那麼就及早地到醫院去求醫,能夠排除診斷,我覺得非常必要。
主持人:王教授,在這裡有一個疑問,您說是無痛性的腫塊,可能大家有的時候會誤以為我兩天有點兒上火,可能嗓子有點兒發炎,有點兒腫。
王華慶:你說的非常好,這是這樣的,如果上呼吸感染是最常見的,因為我們對外開放的器官,口腔、鼻腔、外耳道都有開放的器官,人要有嗓子痛、咽喉、扁桃體炎,出現頸部腫大的話,一定有四大特徵,叫紅、腫、熱、疼,這是炎症,但是剛才我特別談到無痛性腫塊的意思是說,它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上火,沒有上火,咽部也不疼,嗓子也不疼,卻發現頸部有一個腫塊,而這個腫塊摸上去跟橡皮一樣,小學生寫作業那個橡皮,而且比較硬,固定,怎麼摸它也不疼,要是炎症的話,淋巴結炎應該是疼痛的,而且帶有發燒的症狀。如果這個病人不疼固定的話,我們建議應該及早地到醫院就醫。
主持人:這個腫塊的特徵有腫塊,像橡皮,但是它又不疼,沒有什麼其他的發熱的病狀。
王華慶:相對固定,不活動。
主持人:在這方面王教授要提醒大家不能忽視,雖然不疼,沒有其他症狀,但是不能忽視,不能說不疼我就在家歇兩天看看效果。
王華慶:沒錯,沒錯,往往這個時候我們能夠發現一些早期的惡性淋巴瘤。
主持人:像淋巴瘤它早期的症狀不明顯,到醫院被發現經過檢查之後,是不是大多數都是晚期了呢?
王華慶:不完全是這樣的,在我的臨床實踐當中,一般來說大概一半一半,什麼叫一半一半,就是說有50%左右的病人發現還是處於中期和中早期,但是還有另外一半就像您談到的他自己覺得無所謂,可能再去就晚了,一般來說我們在確診這個病人是淋巴瘤之後,要做一個全身性的檢查,就包括全身所有的淋巴結,頸部、鎖骨上、腋窩、縱隔、腹膜後、腹股溝、膕窩這些淋巴結,同時淋巴結外的器官我們也做全面的檢查,最後加上一個骨髓的檢查,我們才能判斷這個病人是早期還是晚期,因為在臨床上我們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一二期我們認為早期,三四期我們認為是晚期,根據這個期別的不同,再根據血液當中跟這病有相關酶學的改變,再根據我提的B症狀有沒有,我們來綜合判定,再加上我們病理報告當中提出來,他到底是哪一個病理的類型,淋巴瘤是非常複雜的,有的淋巴瘤不治療按年計算,有的淋巴瘤病人得的淋巴瘤按月計算,還有的淋巴瘤按天計算,如果不治療的話,我們管這叫自然病程,有的病人不治療他得淋巴瘤可能活幾年,有的淋巴瘤不治療可能活十幾天、二十幾天甚至三十幾天,非常快,像熊頓採訪完十幾天,人可能就去世了,所以是不一樣的,我在這裡要強調的事是什麼意思呢,每個淋巴瘤彼此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他治療怎麼活十年,我怎麼才幾個月,這兩個沒有可比性,原因就是他們所獲得的淋巴瘤的類型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裡我就特別強調規範化治療和規範化診治的問題,我特別呼籲如果患了淋巴瘤,能夠到專科醫院的淋巴腫瘤科由專科醫生來治療是最好的,這是我的建議。
主持人:好的,王教授,剛剛我們也提到了這個病是有近一半的可能性是被治癒的。
王華慶:對。
主持人:惡性腫瘤在我們看來是得了之後就非常讓人害怕、恐懼的一種病症,為什麼說咱們這個就可以治癒呢?
王華慶:我們人類在跟癌症做鬥爭當中,目前從世界衛生組織到歐美國家以及我們國家的中國抗癌協會,我們都做過這樣的統計,到現在為止有1/3的癌症是能夠根治的,還有1/3的癌症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控制住腫瘤,能夠延長患者的生存,當然還有1/3的患者到目前為止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沒有把它攻克。一部分惡性淋巴瘤是在1/3被治癒當中,還有一部分淋巴瘤是在第二當中,在能夠控制、延長生存當中,所以如果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前提是規範化治療,只有規範化治療了,才可能達到以後的治癒,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那您能為我們介紹一下整個治療淋巴瘤現在的方法以及過程。
王華慶:惡性淋巴瘤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叫霍奇金淋巴瘤,第二一大類叫非霍奇金淋巴瘤,我們國家霍奇金淋巴瘤佔了10%左右,而大部分或者絕大部分,90%左右得了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這是我們自己國家的統計的結果,那麼在非霍奇金式淋巴瘤當中又分為高侵襲性、侵襲性和惰性,惰就是慢,懶散、慢的意思,這三個類型當中又分了若干個亞型,迄今為止,有幾十個,60多個亞型是不一樣的,每一個類型的淋巴瘤來了之後,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病人剛才提到的病理診斷是哪一個亞型,我們知道它的臨床分期,我們要知道他愈後不良的因素,再加上病人的體質狀況和造血的功能、臟器的功能,像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肺功能,把這幾個項目合在一起的話,我們就知道這個患者的特徵,我們就可以給予這個患者量體裁衣的治療,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淋巴瘤是有一個誤區的,什麼誤區就是說這個病如果拿一個普通的方案治療,所有的淋巴瘤患者剛開始感覺都特別有效,但很快就進入到一個耐藥階段,病人可能由此一復發、一耐藥,治療難度加大了,加大以後,病人生存期可能非常短,一開始能夠規範化的治療,不同的類型給予不同的治療,它才可能最終達到治癒。
主持人:就是要進行個體化、綜合性的一個治療。在這裡我想問一下王教授,像淋巴瘤這種惡性腫瘤它有沒有這種遺傳的可能性呢?
王華慶:迄今為止,惡性淋巴瘤沒有發現它有直接遺傳性,當然它由於是惡性腫瘤,我們有家族史在這個地方看到了這樣的家族史的情況,但是它沒有直接遺傳,不是說父母、爺爺奶奶得了淋巴瘤,孩子一定要得,是從來沒有這種情況。
主持人:如果就是親人身邊有得了淋巴瘤的,自身是不是屬於一種高發人群呢、高危人群呢?
王華慶:我們也不這麼認為,在我們臨床的診治過程中,我們的流行病學專家並不這麼發現說,如果他家族裡面有一個人得了淋巴瘤,其他人都是高危人群,實際上也沒有,但是只能說明可能惡性淋巴瘤的發病還是跟後天有很大的關係,在出生以後的外界環境的改變,特別您剛才提到的在他生長發育當中的環境的改變、精神的緊張、生活的不規律、吸菸、化學物質的接觸、電離輻射等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他得淋巴瘤的可能性更大,我剛才提到家族史的這種概念是說,如果家裡的雙親,或父親母親的兩系兩代有高發腫瘤的話,作為他們的後代可能發生腫瘤的可能性是要有的,這更提醒我們男性、女性過了40歲,我們特別建議他做健康體檢,因為這個費用並不高,這樣能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我們現在有一個誤區,大家都已經意識到自己健康的重要性,隨著我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都去查心血管病、查代謝病,比如說有沒有糖尿病、血脂高不高,但是防癌的普查,其實來得更重要,大家知道癌症的發病已經排在了所有非傳染性四病的第一位了,高血壓、腦卒中、心血管病、糖尿病、腫瘤這叫非傳染病四病,這四病當中死亡率最高的已經是腫瘤了、癌症,所以我倒覺得大家在健康體檢,能夠過40歲以後,每半年或每一年體檢的時候,一定要加上防癌的體檢,我們天津腫瘤醫院就專門有預防普查中心,專門做防癌的體檢,我們有專業化的隊伍。
主持人:其實淋巴瘤您之前也提到了是從20歲到60歲一直都屬於峰值的過程當中,所以我覺得是從更早開始就做這種防癌的檢查,要有這種憂患意識,可以這樣說。王教授,您覺得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老百姓應該如何預防淋巴瘤的發生呢?
王華慶:說起來非常泛泛,但是對於淋巴瘤的預防來說,我先說治療我還得強調一下,儘管我們從新聞上看到了很多令我們悲傷的情況,才華橫溢、風華正茂,像羅京48歲,剛才提到熊頓更年輕才20多歲,但是在我們臨床上成功的例子比他們要得多的多,我們收治的病人當中,懷孕的婦女還沒有出生得了淋巴瘤,孩子生下來正規範化的治療,幹細胞好了以後,現在孩子上大學二年級,他還健康得生存,這種例子也特別特別多,只是我們新聞報導的他們是公眾人物嘛,這個病太厲害了,其實不然,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信心。剛才您提到了從年輕的時候怎麼能夠預防?我覺得這個題目實際上不單單是對淋巴瘤,我覺得是對所有惡性腫瘤可能都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第一個就是我們生活的要節律、要節奏、勞逸結合,我們要提高效率。我們不要打破這種正常人的生活節律,晚上睡覺,白天工作,現在夜裡面,很多房屋一族,蝸居就在屋子裡夜裡不睡覺,白天睡覺,另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像吸菸,剛才提到的很多化肥、農藥、生活的高度緊張,我覺得首先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個我們能夠遠離輻射,慎用染髮劑。我們裝修的屋子用了各種化學材料,至少要暴露開窗通風一個月以上,同時我們各大城市的防疫站都有監測設備,我們可以申請花很少的一點錢可以監測各種化學物質的釋放是不是達到了健康的標準,我們再搬進去入住。
第三個我們要重視感冒,剛才提到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部分病毒性的感染的,如果做不到治癒的話,可能引起來惡性淋巴瘤的發生。剛才也提到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顯然跟我們的飲食有關,醃製品、喝大酒、涮火鍋不熟的東西和燻製品、蝦醬這一類煙燻過的食品,往往會使幽門螺旋桿菌有乘虛而入,到達我們的胃裡,還有我們久治不愈的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往往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的,而且我們在臨床上,在醫院裡面非常簡單就能夠把它查出來,我們只需吹一口氣就能夠查出來有沒有螺旋桿菌的感染,如果發現的話,及早把這些可能導致淋巴瘤的因素把它去除,再加上我們健康生活方式,心情開朗,不要有壓力,我覺得可能淋巴瘤就有希望能夠預防。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直接導致它的因素,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幾個方面能夠做得好的話,我相信它的發病裡會下降。
主持人:其實就像您剛剛說到的有些重大的疾病可能就是因為之前有一些小的症狀,我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才演變成了讓大家覺得非常難以治癒的這種腫瘤。今天非常感謝王教授能夠來到我們節目的現場為大家介紹了淋巴瘤並非是不治之症,希望大家不管身體有任何不好的小症狀都要能夠及時地到醫院進行治療,然後有一個健康開朗、積極面對生活的心態,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希望這一期的《健康有約》對您會有所啟示。好的,本期《健康有約》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