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時政微視頻|綠色足跡——跟著總書記一起建設美麗中國

2021-01-09 央視網


  從城市到鄉村,從長江到黃河,從大小興安嶺到秦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跋山涉水,深入田間地頭,步履不停。總書記每次考察,無一例外,必看生態。

  從林草山川到江河湖泊,從能源轉型到生活空間,習近平足跡皆至,高密度、多頻次調研,對各地生態環境瞭然於心,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方向。

  萬水千山,風雨兼程,習近平將「綠色足跡」留在祖國的大江南北;著眼大格局,胸有大情懷,系統擘畫美麗中國建設藍圖,習近平念茲在茲。

  系列時政微視頻|跟著總書記一起建設美麗中國|近期內容>>

  第一集《山水情深》>>點擊查看

  第二集《時代創見》>>點擊查看


  總監製|駱紅秉 王姍姍

  監製|耿志民

  製片人|韓任偉

  總編導|杜曉東

  編導|杜曉東

  視覺|高凌瀟

  配音|王帥天

  音樂|王安然

  統籌|寇琳陽 楊波 付小雷

相關焦點

  •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微視頻的探索
    原標題: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微視頻的探索   新媒體環境下,傳播生態的改變、傳播技術的更新推動著時政新聞報導的創新。浙江衛視新聞中心深耕微視頻領域,在新媒體內容生產和融合傳播協作分發方面持續發力,取得顯著成效。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3月30日—4月5日)
    3月30日 周一,在浙江考察的習近平重訪「兩山論」發源地安吉縣餘村,關注鄉村綠色發展;走進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調研基層社會治理。  4月3日 周五,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同納米比亞總統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電話。  4月4日 周六,在京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 一見·跟著總書記的足跡品茶韻
    「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21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個「國際茶日」。信中藏深意,茶韻有乾坤。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2月7日—12月13日)_國內_時事新聞...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2月7日—12月13日) 2020-12-14 11:27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原創時政微視頻丨習近平的海南情緣
    他也曾講過:「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習近平一直以來為海南生態環境保駕護航,推動海南經濟發展,並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力爭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公益視頻宣傳活動
    為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弘揚生態文化建設理念,引導群眾關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更好發揮典型示範和價值引領作用,推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忻州市環保志願者協會,通過「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文明忻州、你我共建」的微視頻拍攝製作宣傳,推動人人爭做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踐行者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揚州:護好千年運河 潤澤造福人民
    揚州是中國古運河原點城市,也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期間專程來到當地運河三灣,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情況。今天的《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專欄,讓我們一起走進揚州。  江蘇臺記者陳超說:「這裡是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
  • 建設美麗中國 共築綠色家園——寫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是本次世園會的主題,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不懈追求——  為了建設一個富饒而美麗的中國、給子孫後代留下山青水秀的好風光,億萬中國人民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下,秉持新發展理念,凝心聚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共建全球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
  • 為了美麗的綠水青山——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生態文明建設回訪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時時牽掛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重要議程。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新華社記者在各地回訪中看到,山水林田湖草,祖國山川生機盎然,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正變得越來越美。
  • 以青春之我 建設美麗中國
    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2020年6月時政熱點:生態文明建設要築牢綠色長城
    2020年6月時政熱點:生態文明建設要築牢綠色長城 2020-06-24 16:21:56|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紅色足跡 來一場初心之旅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一番話。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除了江西於都之外,還曾到過不少紅色老區,讓我們追尋總書記的紅色足跡,來一場初心之旅!江西井岡山  總書記足跡:  2016年2月1日至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調研考察。
  • 賀震:以青春之我 建設美麗中國
    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共青團中央提交了《關於將青年發展相關內容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提案》,以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高質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 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千年大運河 流動的文化
    央視網訊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被稱為「中國運河第一城」的江蘇揚州考察。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詳細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情況。總書記為什麼要重點關注大運河?從這條文化長河中,我們能夠得到怎樣的啟迪?歷經千年,大運河如何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 四川成都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
    四川成都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讀:9月29日成都日報刊發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強化土壤汙染防治。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千年大運河 流動的文化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被稱為「中國運河第一城」的江蘇揚州考察。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詳細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情況。總書記為什麼要重點關注大運河?△點擊收聽本期《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音頻
  • 森禾:創新「綠色晶片」 打造美麗中國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美麗中國」成為熱詞。十九大上,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美麗中國」提升到了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打造整個社會都可以共享的優質生活環境,並給出了時間表: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2050年全面實現美麗中國! 這對整個園林綠化行業來說,是一個機遇,是一個責任,也是一個挑戰。
  • 176個作品26天獲贊23萬 「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微視頻...
    日前,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天目新聞客戶端、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承辦的「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完美收官。176位宣講員製作微視頻參與活動,在天目新聞客戶端上獲得網友點讚約23萬。
  • 2016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
    總書記的寄語給果園港帶來更大的鼓舞。一年來,每一天的果園港都在不斷變化,建設的速度也在加快。我也隨果園港的發展一起成長。我堅定了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決心,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參加了黨組織的培訓。   赤溪村過去是個特困村,多年來在總書記關心和指導下脫貧成效顯著。在視頻裡,總書記先後同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長期關心支持赤溪村扶貧的退休幹部王紹據對話,他向鄉親們問好,叮囑他們保護好綠水青山,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路子。
  • 時政微視頻丨飛馳吧!高鐵上的中國
    「城市的建設,經濟的發展,交通要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交通強國的時代課題,高瞻遠矚、系統謀劃,為交通運輸發展指明方向。近年來,中國高鐵堅持創新發展,實現了國產化與自主研發,建成了世界最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憑藉強大的科研實力、高超的製造水平和過硬的技術標準,中國高鐵在世界上獨佔鰲頭。如今,在中國的廣袤大地上,鐵路密織成網,高鐵貼地飛馳, 「千裡江陵一日還」的情景早已成為數億中國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