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路透社
海外網11月13日電據Worldometer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1月13日19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53205319例,死亡病例1301412例。包括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國在內的至少30個國家和地區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超過千例,其中美國新增133615例,印度新增44879例,巴西新增33922例。
美國新增確診病例超13萬例 福奇稱疫苗或在明年4月供給所有美國人
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1月13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0843516例,累計死亡248285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133615例,新增死亡病例887例。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周二(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疫苗可能會在明年4月提供給所有美國人。福奇同時表示,任何可用的疫苗將最先提供給一線的醫護人員,其次是老年人以及其他易感染人群。而普通美國人想要接種疫苗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9日,美國輝瑞公司宣布,其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在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獲得成功,是全球疫苗競爭中一個裡程碑。不過福奇在接受採訪時並沒有特別提到輝瑞,他預計,美國政府最早將在11月下旬開始提供疫苗。
印度新增確診病例超4.4萬例 撥款約1.2億美元研發新冠疫苗
據印度衛生部1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8728795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44879例;新增死亡病例547例,累計死亡128668例。
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12日宣布,印度政府將撥款1.206億美元用於研發新冠疫苗,這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印度政府第三次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印度媒體報導,該國目前有3個新冠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法國新增確診病例逾3.3萬例 總理稱目前全國四分之一死亡由新冠肺炎造成
法國公共衛生部門11月12日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內,法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172例,新增相關死亡病例418例。法國目前有32654名住院患者,而周三為31918名,在24小時內增加了2371名患者。法國累計確診病例已達1898710例;累計死亡42960例。
法國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再次下降,從前一日的19.5%降為18.7%,但仍然很高。9月初時,這一數字是4.4%。12日,法國總理讓·卡斯特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該國發生的四分之一死亡是由新冠肺炎造成的。 但最近七天,單日新增感染人數減少了16%,「封國」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目前還需要進一步鞏固。
巴西新增確診病例超3.3萬例 聖保羅州疫情期超50萬學生缺課
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巴西衛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內,該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922例;新增死亡病例913例,較前一日增加了347例。截至目前,巴西累計確診病例已達5781582例,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印度和美國;累計死亡病例164281例,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巴西當地媒體12日報導,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教育中斷,巴西教育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複課計劃。州政府將聘請州立教育系統的1萬餘名教師為該州公立學校的學生加強授課,此外還將培訓超過14萬的師資專業人員加入複課計劃。2020年至2021年將採取連續學年制,今年完成課程的學生方可繼續明年的學習。據悉,聖保羅州疫情期間有超過50萬學生沒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授課,相當於全州學生總數的15%,但該州教育部門表示不會有任何學生評估不合格。自巴西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該國東南部的聖保羅州一直是疫情「重災區」。
德國新增確診病例逾2.3萬例 達單日最大增幅
據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數據,13日,德國新增2354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單日最大增幅。累計確診達751095例;新增218例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達12200例。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威勒12日在柏林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由於需接受重症監護治療的新冠病患和病死人數持續上升,必須作好德國醫院將「超負荷」的準備。儘管德國的新增確診人數增速有所放緩令他感到審慎樂觀,但當前尚不明確這是否是一種穩定的發展趨勢。
俄羅斯新增確診病例超2.1萬例 疫苗每年將在韓國生產1.5億劑
據俄羅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網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俄羅斯新增2160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達1858568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439例,累計死亡32032例。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已經與韓國生物技術公司GL Rapha達成一項協議,每年在韓國生產超過1.5億劑「衛星V」(Sputnik V)新冠疫苗。「衛星V」疫苗的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上也公布了這一消息。RDIF稱,疫苗的生產工作將於今年12月開始,在韓國生產的疫苗將銷往全球,疫苗的出口將於2021年1月開始。(海外網 王珊寧)
(資料來源:Worldmeter數據、印度衛生部官網、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