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引出一下問題:
1:Nylon Taffeta通常被用做羽絨睡袋的內表面,卻沒見過它用於睡袋外表面。這是出於什麼考慮?它做睡袋外表面可以嗎?
2:Pertex Quantum做羽絨睡袋的內表面好不好?Pertex Quantum和Nylon Taffeta哪個更適合做內表面?為什麼?其實這問題跟第一個差不多,Pertex Quantum和Nylon Taffeta在性能上有哪些區別?
3:能將以上提到的的面料從對於人體散發水分的透氣性,對外界灑落的凝結水的防潑水性,對外部風的防風性,分別做個性能從高到低的排列嗎?
資深戶外愛好者給出各自觀點:
驢友:francois2000的觀點:Nylon Taffeta用作睡袋外皮的不是沒有,但很少用於高端睡袋,主要是重量不夠輕,不利於高蓬羽絨蓬起來,另外,透氣性也差一點。
低端羽絨製品用Nylon Taffeta的就多了,比如波司登一類的羽絨衣,比普通尼龍布要輕,有一定的防鑽絨效果,但不耐磨,怕火。
驢友混子·的觀點:DRYLOFT 防水好,是極限環境用的;塔夫綢 觸感好但不耐磨,容易拉毛。這兩種相對比較重。
驢友兩隻小蜜蜂的觀點:要找面料到中國東方絲綢市場 全國最大的化纖類紡織品市場 在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 我就是做這行的。
個人認為 做睡袋,20D的格子尼龍最好,分量輕,牢度好,裡料可以用TC面料,類似棉的,如果出汗也不容易粘在身上,裡層防絨袋可以用290T的滌絲紡防絨塗膠,節約成本。
資深驢友:梧桐的灰燼
DRYLOFT
DRYLOFT 面料 是GORE公司研發的防風透氣面料(更薄的GTX,還是生產線上的不良品?) 特點是抗風的同時保持投氣。 猛獁象講這東西用在高海拔睡袋上。
目前似乎沒看到有輕量產品在用。這東西也肯定不會輕。
1.0 oz Pertex Quantum
Pertex是日本三井物產紡織公司旗下的運動服布料品牌,包括:以尼龍為中心的Pertex Classic;以輕量為特色的Pertex Quantum、Pertex Microlight;聚氨酯塗層、耐水性極佳的Pertex Endurance;雙層結構擁有極佳吸汗性的Pertex Equilibrium和以環保為賣點的Pertex Eco共六大系列。
Pertex Quantum是目前市面上防漏絨最輕薄的面料之一,每平方米的重量只有30g,同時兼顧防水透氣功能。
它的手感平滑舒適如絲綢,防撕裂,可以有效防止內部充絨跑出,壓縮性也非常好,一般用在比較高端的睡袋上,近年來也逐漸被使用於輕型的夾克、Bivy等中。
1.3 oz Pertex Microlight
從Pertex 所給的用途和分類來看,Quantum和 Microlight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我也沒看出實物的區別(用肉眼看出來你就牛了)。從表面上看, Microlight 多用於服裝,應該屬於更加抗撕裂的產品。 但是YETI 也在用這個做睡袋。
1.7 oz Epic by NexTec
Epic by Nextec 其實並不是面料,而是一種後整理技術,可以用於尼龍,滌綸,甚至棉布。
由Nextec開發的這種整理方法,從布料的組織著手,用一種超薄的聚合物把纖維包裹起來,形成膠囊狀。每條纖維都會獨立包裹,纖維間完全沒有剩餘的空間,聚合物變成阻擋溼氣的障礙物。
經過膠囊技術整理的布料,最大的好處是防水、透氣、吸溼、輕盈、防風及快幹。
在我看來,Epic by Nextec 能解決鑽絨,防水等功能完全取決於其纖維間的縫隙更小。 至於輕量還要考慮基布的因素。
1.0 oz Nylon Taffeta
尼絲紡比較簡單,無非是尼龍平紋布而已,因為平紋,所以最大的問題也就是抗撕裂比較差而已。這樣就比較明確的說明為什麼Nylon Taffeta 多用於內襯。 抗撕裂比Quantum差。 而價格則要低於Quantum,你可以選擇Nylon Taffeta 作為外面料,用的時候別去太遭的地方就可以。
另外,不要使用TC布 因為是滌棉混紡,其中有棉成分. 保養不好會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