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韶關武江區475名貧困勞動力全部返崗就業

2020-12-20 瀟湘晨報

武江區有勞動力貧困人口共有551人,其中475人以務工為主,佔比86.2%。在疫情防控期間,武江區抓緊抓實就業扶貧,從就業需求入手,提升就業匹配和推介服務,推進農業產業復工和發展,拓展各類公益性就業崗位,多措並舉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目前,武江區現有475名貧困勞動力人口已全部實現返崗就業。

線上找崗:雙向「搭橋」匹配崗位

3月中旬,武江區龍歸鎮山前村的貧困戶林玉珍接到通知,3月底就可以去工廠上班了。「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無處找工作,心裡很著急。鎮裡派了幹部了解我的情況,幫助我填寫求職意向小程序,不多久就接到了上班的通知。心裡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林玉珍高興地說。「不管是工作的地點、崗位、薪酬,都符合我心裡的期盼。」

精準匹配、迅速就業的背後,是武江區對勞動力就業服務工作的統籌調度、各方聯動。連日來,各鎮安排幹部逐戶了解聯繫貧困勞動力的家庭人員結構、用工需求、外出就業意願,並結合貧困戶家庭成員年齡、文化、技術等條件,努力幫助貧困戶找到合適的工作。

武江區人社局負責人介紹,區人社局做好線上「搭橋」,將各鎮摸排和在求職意向小程序上收集的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按需分類推送給企業,由企業對適合的求職者作出反饋,搭建起企業和勞動力的供需渠道。同時,還牽頭組織小型「對接會」,把崗位送到村裡去,讓貧困戶與企業「零距離」溝通,最快速度實現就業,不斷暢通貧困戶務工之路。

產業穩崗:用產業帶動就業

眼下,正值春耕黃金時期。在武江區龍歸鎮鄉村家庭農場,20多名工人正在種植水稻和育苗。「今年疫情不方便外出,鎮裡想方設法給我們務工的路子,讓我去農場裡幹活,每天都有收入。」貧困戶練美秀說。練美秀從2月19日起到鄉村家庭農場,從事番薯育苗、平整田地、清理水渠等工作。武江區鄉村家庭農場流轉了土地120多畝,是武江區扶貧安置點之一,像練美秀一樣,在鄉村家庭農場的貧困勞動力有3人。就在家附近的農場務工,眼前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在武江,各鎮正加快推進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復工復耕,充分運用「產業+就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

走進重陽鎮萬侯村香芋種植基地,拖拉機打田聲轟鳴,農民們施肥的施肥,覆泥的覆泥。重陽鎮農業農村辦主任何應榮介紹,在這個基地裡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有11人,每人一天幹下來能掙120元錢。「現在政府大力鼓勵發展農業產業,在這個基地裡幹活,收入也穩定了,離家也近,心裡感覺很踏實!」貧困戶侯伯說。

而在重陽鎮黃岸村的黃金百香果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也吸引了22名貧困勞動力留在家鄉務工。「黃金百香果基地正在著力打造特色農業、精緻農業,將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讓貧困群眾在扶貧產業中獲得收益。」重陽鎮黨委書記龔映韶表示。

公益拓崗:解困就在「家門口」

「我兩個孩子都還小,丈夫身體也不好,一家老小都需要照顧,想就在家附近找一份工,增加一些收入。政府考慮我的實際情況,專門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幫助我就業,生活有保障心裡也有底。」去年1月份起,西河鎮大村村的貧困戶鄧細秀成為村裡的保潔員,負責村內保潔等工作。

西河鎮黨委書記何遠韶介紹,鎮裡把公益性崗位作為幫助無技能、無增收門路、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舉措。目前西河鎮已設立護林員、保潔員、道路養護工員等公益性崗位,為5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除原有公益性崗位外,疫情期間,武江各鎮還結合防疫巡查、消殺等安排崗位,幫助貧困戶就業增收。

「我要照顧生病的母親,無法外出務工,鎮裡給我聯繫在附近的家庭農場務工。這段時間,鎮裡還安排我幫忙防疫消殺,補貼家用。」江灣鎮梁屋村的貧困戶梁耀神說:「原本還在擔心今年上半年收入會受到較大影響,如今既能照顧家庭,每個月都有收入,鎮裡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心裡很感激。」

武江區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江區將繼續動態跟蹤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確保穩定就業,鞏固提高脫貧質量,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攻堅任務。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五指山市毛道鄉實施「五個一批」穩就業 端穩貧困勞動力務工「飯碗」
    自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毛道鄉黨委、政府就將推進貧困勞動力就業穩崗工作提上了議程。「我們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貧困戶勞動力返崗就業工作,同時發動駐村工作隊、黨員、幫扶責任人『三支力量』,挨家挨戶上門摸排掌握貧困勞動力務工意願和就業服務需求。」
  •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截至目前,省內41萬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實現未就業動態清零。據國家扶貧部門數據顯示,目前外省在粵貧困勞動力約387萬名。動態精準摸排服務對象,援企穩崗全力保住市場主體。截至11月底,全省共免減延緩社保費1803.5億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24億元,惠及貧困勞動力超過45萬人。推進實行網格化管理,動態監測企業在崗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失業情況。
  • 興義市一批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打「飛的」赴寧波返崗務工
    發放「愛心包」和倪忠文一樣,在兩地人社部門的精心組織下,當天早上9點過,興義市8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搭乘興義至寧波的包機,遠赴寧波餘姚返崗務工。為穩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幫助他們順利返崗就業,興義市用最短的時間摸清了春節回鄉的務工人員底數,對他們的文化程度、務工意願、就業技能掌握等情況進行登記,建立了精準的信息臺帳。
  • 雲南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逾318萬人
    新華社訊 今年以來,雲南省通過優化政策、強化保障、緊盯穩崗等舉措,全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15.52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18.19萬人。  針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雲南出臺多項政策明確,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享受一次性交通補貼,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享受一次性獎補等。  同時,組建「人社服務專員」隊伍摸清勞動力信息,派出「就業特派員工作組」到浙江、廣東、福建等主要勞務輸入地,精準對接人崗需求。
  • 宜賓高縣人社局:精準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
    今年以來,宜賓高縣人社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定就業,深入貫徹黨中央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決策部署,科學制定《高縣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扶貧專項2020年實施方案》,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措施,精準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助推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 湖南臨武:23家扶貧車間吸納2000貧困勞動力就業
    紅網時刻3月15日訊(通訊員 黃玲豔 胡濤 李亞鵬)日前,湖南郴州市臨武縣既做疫情防控的監督者,又做復產復工的參與者,尤其是加快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確保貧困群眾不因疫情而返貧。工人監測體溫。臨武縣花塘鄉鋪下村的貧困戶王方紅,常年在外務工,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上班,全家斷了經濟來源。了解情況後,當地幹部結合王方紅的工作經歷,協調就近的扶貧車間,馬上給她安排了新的崗位。目前,與王方紅一樣在鋪下村這家扶貧車間裡,還有20多位貧困戶找到了新的崗位。勾線、分線、套管,大家正有條不紊地趕製廣州、深圳的電容器訂單。
  • 湖南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12.6萬人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近年來,我省持續優化就業扶貧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就業扶貧,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今年11月底,我省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12.6萬人,佔有就業意願人員的99.9%。據統計,2019年,全省62.8萬脫貧人口中,有22.6萬人通過就業實現,帶動14萬貧困家庭中的49.8萬人脫貧,直接貢獻率為36%。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貧困勞動力返鄉回流帶來的挑戰,我省出臺了《關於強化「點對點」服務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全力推動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 洞口:讓貧困勞動力端穩就業「飯碗」
    、縣長周樂彬對貧困勞動力諮詢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周樂彬介紹,疫情來襲,不少企業停工停產,如何確保就業尤其是貧困人員就業以保證穩定收入,是政府最關心的問題。疫情發生後,周樂彬就非常關注農民朋友特別是貧困人口的收入問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甘南增設665個臨時鄉村...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 通訊員陳平)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就業民生保障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甘南州在今年計劃開發708名鄉村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增加開發了665名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過渡性安置有就業願望、暫時難以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 重視技能培訓,粵北韶關鋪就業扶貧「高速路」
    (中國減貧故事)重視技能培訓,粵北韶關鋪就業扶貧「高速路」中新社廣東韶關12月5日電 題:重視技能培訓,粵北韶關鋪就業扶貧「高速路」作者 王堅 黃思敏「廠裡人特別多像植啟明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旭日公司已招用逾百人,平均月薪達3500元左右,實現了「一人就業,一家脫貧」。韶關近年通過多措並舉拓崗位,加強就業專項服務、打造扶貧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等模式,努力將貧困勞動力穩在企業、穩在崗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8萬名貧困勞動力通過幫扶實現就業。」
  • 貧困勞動力免費返鄉專列出發 九成外來工年後返粵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粵仁宣)1月13日上午,載有600名雲南籍在粵務工貧困勞動力的免費返鄉專列D3830次列車在廣州南站出發。據悉,今年是免費高鐵送貧困勞動力返鄉活動開展第5年,共有10趟專列,8300名貧困勞動力將免費乘車返鄉返崗。
  • 人社部:累計幫助358萬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中新網12月3日電 國新辦3日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介紹,人社部與有關部門一道,持續加大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就業幫扶力度,累計幫助358萬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同時也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  張瑩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幫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群眾就業的措施:  一是就業渠道突出「廣」。
  • 六路並進促貧困勞動力圓夢就業
    今年以來,潘集區在抓好就業這個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上下功夫,緊緊圍繞就業有崗、創業有助、技能有升、託底有力,六路並進促進貧困勞動力通過就業成功實現穩定脫貧。強化政策扶持。出臺《潘集區2020年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獎補勞動者和企業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潘集區2020年開發鄉村扶貧公益崗位項目實施方案》、《潘集區扶貧公益崗位管理辦法(試行)》、《潘集區2020年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通過政策扶持引導,就地就近就業、實施技能培訓、組織勞務輸出、扶持創業帶動、就業援助等多種措施推進,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多領域就業。
  • 就業扶貧拔「窮根」 商洛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5.9萬人
    累計為22.8萬貧困勞動力兌付各類補貼2.29億元,其中社保補貼117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3億元,技能培訓和生活費補貼5741萬元,轉移就業交通費補貼2538萬元。擴大了貧困勞動力政策享受覆蓋面,推動了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加速脫貧。
  • 河北多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包興安4月10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為全力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工作,河北省扶貧辦、人社廳、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實施了《關於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的十三條措施》。
  • 寶安「就業扶貧」精準幫扶貧困勞動力
    原標題:寶安「就業扶貧」精準幫扶貧困勞動力深圳新聞網訊 昨天早上7點,4輛滿載廣西貧困縣的130多名勞務工的大巴駛入寶安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參加完由寶安區為此舉辦的廣西勞務工接收歡迎會後,這些勞務工將走上崗位,開啟來深工作生活的全新序幕。
  • 45名黔江籍工人「飛赴」日照就業
    隨著黔江—日照航班平穩落地,返崗就業的第二批黔江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順利抵達日照。「在家待著,也沒有收入,真的很著急。」朱春娥來自黔江區金溪鎮,受疫情影響,她和老鄉們一直滯留在家、無法按時返崗復工,「接到集中返崗的電話,我們心裡也有了底」。
  • 就業扶貧拔「窮根」 商洛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5.9萬人
    累計為22.8萬貧困勞動力兌付各類補貼2.29億元,其中社保補貼117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3億元,技能培訓和生活費補貼5741萬元,轉移就業交通費補貼2538萬元。擴大了貧困勞動力政策享受覆蓋面,推動了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加速脫貧。
  • 搭乘「返崗專列」石林縣207名外出務工人員赴粵返崗
    連日來,石林縣持續護送"外出務工人員"到廣東返崗務工,成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中一道動人的風景。2月27號,石林縣207名外出務工人員再出發,免費乘坐"返崗專列"前往廣東返崗復工。當天上午10時,石林體育館廣場一片繁忙,207名來自石林縣各鄉鎮的務工人員滿懷喜悅和期待,早早的就來到這裡,分批乘坐縣委、縣政府免費提供的大巴到石林西站和彌勒站乘坐返崗專列前往廣東省廣州、深圳、東莞返崗。他們信心滿滿,表示要把被疫情耽擱的時間搶回來,出去打工掙到更多的錢回來,過上幸福開心的好日子。
  • 蒲城縣荊姚鎮舉辦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招聘現場會
    10月22日,蒲城縣荊姚鎮在鎮中心社區舉辦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現場招聘會,吸引了眾多貧困務工人員前來諮詢和報名。 陝西蒲城玉女商貿有限公司積極吸收新城村及周邊村60名貧困勞動力在廠區務工,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務工,為荊姚鎮脫貧攻堅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