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後,漢武帝雖然興建思子宮,卻為何不肯給戾太子平反?

2021-01-11 讀史求道

西漢徵和元年,年已六旬的漢武帝深居在建章宮。有一天,他恍惚中看到一名攜帶佩劍的男子闖入了中華門。武帝為此大為疑惑,命三輔騎士大規模搜索上林苑,並且關閉了長安城門。十一天之後,仍一無所獲,只得做罷。

這件事給武帝造成了心理陰影,變得更加疑神疑鬼。因武帝常年迷信方術,故而當時有許多術士與神巫聚集在長安城,他們經常出入宮門,教美人們如果通過巫蠱來度厄。隨著年紀漸大又兼體弱多病,所以武帝常懷疑身邊的人作巫蠱來詛咒自己,他覺得皇宮不乾淨,故而搬到了長安之外的甘泉宮去居住。與衛皇后及太子間的關係愈發疏遠。這時有一個叫江充的術士趁機進讒言,說皇上的病都是巫蠱作崇造成的。於是武帝便命江充回宮中去搜索巫蠱,結果在太子的宮中發掘出來了許多木人。太子百口莫辯,便先發制人,殺死了江充。接著他又擅自發兵戒嚴,控制了長安城。武帝為此大怒,認為太子是在造反,便命丞相引兵進攻長安,結果太子兵敗,短暫流亡後便於農家自縊身亡。

然而不久之後,武帝又族滅江充家族,作思子宮來追悼太子。耐人尋味的是他並未給太子平反,既沒改葬也沒追諡號,仍等同於罪人。在武帝駕崩的那年,巫蠱之獄依然未能定論,他甚至還下令將獄中的人全部殺死,以絕天子之氣。

那麼,巫蠱之禍究竟是怎麼回事?漢武帝明明已經族滅江充了,為什麼還不肯給皇后及太子翻案呢?難道太子真的犯有不可饒恕的謀反罪嗎?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用馬基雅維利的權力鬥爭理論來進行分析,弄清這個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

漢武帝晚年遭遇了夫妻反目、父子相殘的悲劇

從漢武帝與皇后、太子的微妙關係說起

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為陳皇后,她在位十餘年,始終沒有生出一個兒子,不久便被打入冷宮。之後宮人衛子夫也連續生了兩個女兒,一直到元朔元年時,她才為武帝生下了長子劉據。當時武帝已經二十九歲了,他對這個晚來的孩子非常愛惜,為此封衛子夫為皇后,其兄衛長君、其弟衛青也相繼得官。

然而不久之後,王夫人生下劉閎、李姬生下劉旦與劉胥,武帝的兒子漸多,對太子的寵也日漸衰退。到了晚年之時,衛皇后因年老色衰,久不得召見,其弟衛青的風頭也被霍去病搶去,門庭日漸冷落;此時年輕的李夫人卻日益得寵,她的弟弟李廣利被封為貳師將軍,屢次立功於西域。李夫人還為武帝生下了劉髆,這使衛皇后與太子越來越感到不安。

武帝發覺皇后與太子的憂慮後,便對衛青:「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衛青便將武帝的話轉述給皇后,皇后感到很惶恐,向武帝脫簪謝罪。

之後,武帝每次外出巡幸,都命太子留守京城,並將宮中之事委託給皇后管理,以示信任。這種微妙的關係需要雙方各自保持定力,武帝不輕信讒言,皇后與太子也要善於防嫌。他們之間已不是恩寵與被恩寵的關係,彼此日益疏遠,只保持著夫與妻、父與子的名分與禮節。有一次武帝生病,令內官常融召太子來相見,常融回來匯報說:「太子有喜色」,武帝聽後沉默不言,既沒有發怒也沒有懷疑。等太子來後,武帝仔細端詳其相貌,發現了淚痕,仔細詢問下來才知道是常融在離間他們父子的關係,故而誅殺了這個小人。

然而,隨著漢武帝年事日高,多疑的心理愈發嚴重,這種平衡越來越經受不住了。

漢武帝與衛皇后、戾太子間的關係微妙而易破碎

衛青死後,戾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長平烈侯衛青病逝。在失去了這個外戚勢力後,太子的處境更加孤立。不久漢武帝就重用李廣利,讓他來取代衛青,將兵伐宛,立功封侯。李夫人死去之後,享受了皇后級別的葬禮規格,其子劉髆還被封為昌邑王。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懷胎十四個月,又生下了幼子劉弗陵,武帝便說:「聞堯十四越而生,今鉤弋亦然」,他竟不顧皇后與太子的感受,將劉弗陵母子所居住的地方稱為「堯母門」。這樣,那些怨恨太子的宦官與酷吏便嗅到了武帝想要廢長立幼的意向,更加進獻讒言,傾危太子。

徵和元年,武帝興起大獄,遍索長安。當時的丞相是公孫賀,他的夫人是皇后的妹妹衛君孺。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挪用公款,被人告發下獄。公孫賀便自告奮勇,請求由自己來抓捕朱安世,以便為兒子贖罪,武帝答應了下來。不久公孫賀便成功抓到了朱安世,然而朱安世卻在獄中上書,告發了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用巫蠱來詛咒皇上的醜事。這個案子還牽連到了衛青的兒子衛伉,結果第二年武帝就下令處死公孫賀父子、陽石公主以及衛伉。衛氏家族被牽連入巫蠱之獄中,令皇后與太子岌岌可危。

之後武帝搬到長安城外的甘泉宮去居住。一邊是因巫蠱而愈加多疑的老皇帝,另一邊是因失寵而更加驚懼的皇后母子。此時,只要有一個奸人在其中挑撥,雙方的關係就會隨時破裂了。

衛青之子涉嫌巫蠱,令皇后與太子備受猜忌

戾太子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造反了

面對日益惡化的處境,皇后與太子已經無路可退了。此時江充看到武帝年老體弱,生怕太子繼位後自己會被清算,所以他想借武帝的權力來除掉太子。於是他對武帝說:「宮中有蠱氣,不除之,上終不差」。按往常的慣例,皇帝不在皇宮時,都城由太子管理,宮廷由皇后處治。要搜查巫蠱,也應吩咐皇后去辦才是,然而武帝卻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江充,這說明在衛伉捲入巫蠱之獄後,皇上對皇后及太子已經不信任了。

武帝不僅授命江充到宮中去搜查巫蠱,而且還派韓說、章贛和蘇文協助他。其中江充與蘇文都曾與太子有過節,經常向武帝說太子的壞話,武帝明知如此,卻還令他們去搜查皇宮,說明此次主要針對的還是皇后與太子,因為他倆最以武帝之死為利。

徵和二年(前91年)七月,江充進入宮中大規模掘地搜查巫蠱,導致「太子、皇后無復施床處」。不久之後,江充自稱:「於太子宮得木人尤多,又帛書,所言不道,當奏聞」。太子非常害怕,問少傅石德說怎麼辦?石德認為此時已是百口莫辯,如果不奮起反抗,就會像公孫賀父子及衛氏那樣白白地送死,不如先發制人,抓捕江充。石德又進一步慫恿說:「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請問皆不報,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將不念秦扶蘇事邪?」扶蘇因不知道秦皇已死,誤聽胡亥假傳的詔令而自殺,這是以扶蘇比太子,而以昌邑王比胡亥。

太子起初並不敢鋌而走險,他說:「吾人子,安得擅誅?不如歸謝,幸得無罪。」然而江充並不給他去甘泉宮見武帝的機會,追捕得更加緊急。太子只得選擇抗命,他通過假傳詔書,斬殺了江充;又命士兵格殺了不聽令的韓說,並將術士們全部抓起來,在上林苑中活活烤死。

走到了這一步之後,太子不是去向武帝謝罪,而是派人夜入未央宮與母后計議,決定發武庫兵控制長安城。可見在江充搜查皇宮之後,太子與皇后已經對武帝徹底失望了,他們選擇通過造反來自保。

從行動上看,戾太子的行為確實屬於造反

漢武帝為什麼不肯為戾太子母子翻案?

在戾太子造反之後,蘇文從長安城中逃歸,向武帝匯報了情況。武帝說:「太子必懼,又忿充等,故有此變」,他還不認為太子已經起兵對抗自己,故而派使者到長安去招太子來見。誰知使者不敢進城,回來謊報說:「太子反成,欲斬臣,臣逃歸。」武帝為此大怒,命丞相劉屈氂將兵討伐太子。劉屈氂是漢武帝的侄子,與太子同輩,故而武帝說:「丞相無周公之風矣,周公不誅管、蔡乎?」是認定太子為背叛漢室的反賊。

此時太子在城中布告百官說:「帝在甘泉病困,疑有變,奸臣欲作亂。」又擅自釋放囚徒,將其武裝起來,與劉屈氂軍交戰五日。在這五天裡,太子明知皇上已經回到城西的建章宮,但仍不敢自首以請罪,這說明其造反之心已經很堅決了。而《漢書》也說:「民間皆言太子反,以故眾不附太子,丞相附兵寢多」。最終太子兵敗,被迫逃出長安城,流亡於農家。皇后見狀,便在宮中自殺了。蘇文等人奉命將她的遺體盛以小棺,瘞之城南桐柏。武帝又盡滅衛氏家族。

當時壺中三老上疏說皇太子是「子盜父兵,以救難免耳」,認為太子雖然有造反的行動,但他是被逼無奈,並無邪心,請求武帝赦免太子。然而武帝雖有感悟,但仍不肯寬恕太子。之後太子在無路可退之下,於泉鴆裡懸梁自盡。

漢武帝無法推定戾太子造反的動機

次年,在發覺巫蠱之獄造成許多冤假錯案之後,武帝開始改變了想法,懷疑太子「惶恐無他意」,並非真心要造反,他雖然仍按謀反罪來處死太子的賓客們,但仍想弄明白太子之所以造反的動機。之後田千秋又上疏寬解,說這不是以子弒父的謀反,而是子弄父兵的過錯,太子罪不至死,而是「罪當笞」,武帝深受感悟。接著便族滅江充全家,又焚殺蘇文,追究在泉鴆裡加刃於太子的士兵。又作思子宮來悼念太子。

之後劉屈氂與李廣利果然謀立昌邑王為太子,皆被武帝治罪。隨著昌邑王在後元元年死去,衛氏與李氏之間的權鬥以同歸於盡而告終。而根據《宣帝紀》的記載,漢武帝直到後元二年仍在追究巫蠱之獄,導致戾太子的曾孫被囚禁在牢中。那麼武帝為什麼不肯為太子母子平反呢?原因主要有:

太子假傳詔書、擅自誅殺使者,公然對抗皇命,不可謂無罪;太子與皇后擅自發武庫兵,控制長安及百官,在行動上確屬謀反;太子與丞相的兵馬交戰五日才兵敗逃亡,並不曾投降自首,其罪名難逃;為太子平反等於是在彰顯自己的罪過,這是封建帝王所難以接受的。因此,在漢武帝與漢昭帝時期,衛皇后與戾太子都未得到平反。直到戾太子的曾孫漢宣帝繼位之後,他們才被改葬,並且加了諡號。因此,真正為太子母子平反的人並不是武帝,而是宣帝。武帝基於他們造反的行動,給予了懲罰;而宣帝則考慮到造反的動機,鑑於他們是迫於無奈,所以才予於平反,重新書寫了巫蠱之禍這段歷史。

相關焦點

  • 漢武帝立太子殺生母,鉤弋夫人結局悲慘卻是罪有應得
    不過,漢武帝卻有著一個讓人十分畏懼的特徵:多疑,愈是到了晚年,多疑的毛病就愈發厲害,如果他覺得有人將對他的皇位造成威脅,他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痛下殺手,連骨肉至親都不放過。公元前92年,所謂的「巫蠱之禍」起,皇后衛子夫為免受屈辱自殺身亡,衛子夫死後不久,亡命河南的太子劉據,也與兒子一起在八月辛亥日死於追捕。
  • 看看中國古代的巫蠱之術就知道漢武帝時期為什麼會發生巫蠱之禍了
    不僅如此,江充和當是的太子劉據不合,於是他用這件事開始構陷太子,太子恐懼害怕秦朝扶蘇的事情重演,於是他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漢武帝問罪,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終於清醒過來的漢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
  • 三次巫蠱之禍,十萬餘人喪命,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因何晚景悽涼
    尤其是漢武帝,他提拔人才,開疆拓土,使漢朝的國力達到了空前的強大。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一位文治武功的成功帝王,一生造成了三次巫蠱之亂,共計十萬餘人喪命。不僅引發了恐慌,還造成了朝廷空曠,皇位後繼無人等惡果。漢武帝也因此晚景悽涼,品嘗著自己迷信殘忍帶來的後果。第一次巫蠱之禍:廢后。
  • 皇后衛子夫死後擁有獨立諡號為思,為何卻不能與漢武帝合葬?
    因為漢武帝臨死前認可的「孝武皇后」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衛子夫自殺身亡後依然被漢武帝廢黜了。衛子夫的諡號「思」是漢宣帝劉詢給封的,漢武帝不知情。漢武帝生前已把衛子夫廢黜,衛子夫的曾孫劉詢也只能把衛子夫重新以皇后的禮儀下葬,重新蓋了個陵墓給衛子夫,而沒有安排給漢武帝合葬。
  • 劉據自殺之後,僅餘一個後代劉病已,為何漢武帝還要殺死他
    公元前90年,漢武帝幡然醒悟,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是被逼起兵,本無反意,於是在長安特意修建一座思子宮,又在劉據自殺之地湖縣建了一座歸來望思之臺,以表達對兒子劉據的思念。按說,事情可以到此為止了,但或是漢武帝疑心還有刁民要害他,或是漢武帝發現還沒找出真相,於是又命令江充為繡衣使者深挖巫蠱之案,至此巫蠱之禍正式爆發,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太子劉據之死。
  • 衛霍關係極深,霍光掌權之後,為何不給皇后衛子夫平反?
    漢武帝晚年,西漢王朝爆發了一次嚴重的政變,即巫蠱案,丞相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太子劉據政變失敗自殺,皇后衛子夫自殺,事後醒悟過來的漢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
  • 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愛女諸邑公主,為何慘死在巫蠱之禍中?
    而她生命中最大的轉折點,就是被平陽公主舉薦給了漢武帝。衛子夫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得到了漢武帝的注目,被帶回宮中,並且一步步高升,最後成功登上了皇后寶座,連帶著家人也得到了重用。她的弟弟衛青,被漢武帝重用,橫掃匈奴,立下赫赫戰功,當時也流傳著「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的話,雖然有些誇大,但也足見衛子夫當時的受寵。
  • 釋讀中國歷史145:皇后和太子自殺,公主慘死,是漢武帝的錯?
    尤其是漢武帝統治的後期,殺了好多人。其實可能只是不能容忍自己的權威受到任何質疑,可對被他下令殺了的臣子甚或是無辜百姓,那都是人間慘劇啊。他任用酷吏,大興詔獄,不知道冤殺了多少人,尤其巫蠱之禍,前後殺人大概超過十萬,連他親生的兩個女兒都被無情的殺了,太子劉據忍受不了酷吏的誣陷,冤屈而死,陪伴他半生的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身亡。
  • 漢武帝晚年荒唐,此事表現最明顯
    雖然戰績好看,但對國內的社會來說,卻不失為一場災難。漢武帝繼位之初,國內還是一片太平治世的景象,所謂「漢興七十餘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無論國都還是鄉野,倉廩都儲藏了滿滿的糧食,府庫則有餘財。社會人口不斷增長,「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百姓生活好,社會秩序自然也好。
  • 漢武帝晚年為什麼要殺鉤弋夫人?歷史真相很殘酷
    雖然賜匾名曰「堯母門」,可能是一時高興這麼做的,但是,如果鉤弋夫人生的這個孩子是」堯「,那麼你將儲君,太子劉據往哪擱呢?那麼這背後是不是有別有用心的人,專門這麼策劃的?這還真不好說。就在鉤弋夫人生子三年後,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一丁點的後悔嗎?
    衛子夫在巫蠱之禍中被人誣陷,迫不得已自殺。事後漢武帝查明了巫蠱真相,對衛子夫皇后的死,漢武帝到底後悔過沒有,作為現代人,很難猜透。古代帝王的心思,就像女人一樣,你別去猜,猜也猜不透。但這並不是無蹤可尋,我們可以從歷史脈絡和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分析和發現出端倪。
  • 漢武帝年老多病疑被扎小人,江充借勢誣陷太子,長安城血流成河
    劉徹小哥哥長居深宮,周邊雖然宮女成群,卻並沒有什麼玩伴,阿嬌表姐非常會玩,讓劉徹非常興奮,於是毫不考慮地回答到:「好啊!如果阿嬌姐姐嫁給我,我就蓋一棟黃金屋,把她藏之於內!」這便是「金屋藏嬌」故事的由來。劉徹繼位之後,阿嬌也成了他第一位皇后,但後來漢武帝比較寵愛衛子夫。陳阿嬌覺得自己失寵了,就使用巫蠱之術詛咒受寵的衛子夫。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可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劉病已?
    漢武帝劉徹的太子劉據死於巫蠱之禍後,醒悟過來的劉徹十分懊悔,對誣陷或威逼過劉據的人恨之入骨,隨後展開了大肆報復。 第一個陷害劉據的奸臣江充,早在兵變爆發時就被劉據斬殺了,劉徹還不放過他的家人,夷三族。參與構陷劉據的太監蘇文被燒死在橫橋上,其他有牽連的人也沒有好下場。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劉徹是位爭議頗大的帝王,我們談到漢武帝劉徹,總會聯想到幾個關鍵詞,「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張騫出使西域「」「北擊匈奴」「巫蠱之禍」「輪臺罪己詔」「漢武帝幣制改革」「金屋藏嬌」 我們今天要講的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位皇后就是這「金屋藏嬌」的「嬌」。
  • 漢武帝為什麼不立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皇帝加以補償?
    漢武帝是個狠人,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但在這種狠辣之中,卻是漢武帝對皇位傳承穩定的要求和願望。他想要大漢天下穩固地傳承下去,此時的劉病已顯然不符合漢武帝要求。巫蠱之禍背後的政治漢武帝是個權力狂,誰阻擋他掌控權力,誰就是他的敵人。
  • 漢武帝對巫蠱有多敏感?遊俠實名舉報,小棉襖秒變黑心棉
    在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因為「巫蠱之禍」的發生,導致漢武帝錯誤的判斷,逼死皇后衛子夫、殺掉太子劉據以及太孫,等到漢武帝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終其漢武帝一生,巫蠱一直伴隨著他。
  • 古代真的存在巫蠱之術嗎?
    巫蠱之術從秦漢時期就有了,而且漢代的法律和唐代的法律都明令禁止過巫蠱之術.比如漢代的法律規定如果某個人家裡飼養的蠱蟲已經成形並且致人死亡那這個人要處以極刑,家人流放三千裡.唐代也做過類似的規定,飼養蠱未成形者流放,成形者殺頭。通俗的講蠱其實就是一種毒蟲,所說的巫蠱之術就是用這些毒蟲的毒素去害人,因為古時候缺乏醫學知識,所以人們才將這一現象和巫術聯繫到一起。
  • 範煒:漢武帝為何要將自己最愛的獅子座女人「鉤弋夫人」賜死?
    緊握的拳頭為何只有漢武帝才能打開,掌內為何還有玉鉤?漢武帝晚年為長生四處求仙尋藥,在每次巡行時,不忘帶一眾方術之士。這些術士要算高危行業了。蒙對了加官進爵名利雙收,蒙錯了身首異處一命嗚呼。只是各取所需,武帝在謊言中尋找慰藉,術士們順帶騙吃騙喝。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為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巫蠱之亂,讓大漢失去一位賢君,也得到一位賢君。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以巫蠱咒武帝,並與陽石公主通姦。武帝震怒,公孫賀父子處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坐誅。之後,武帝命江充徹查巫蠱案,一場血腥殺戮就此展開。
  • 漢武帝臨終前為何賜死鉤弋夫人,是因為她太美了嗎?
    漢武帝是一位擁有頭腦和手段的君主,整個國家在他的統治下,百姓生活十分愜意,經濟不斷發展,匈奴也不敢輕易發起偷襲,擴大了疆土,讓西域等國家都來朝拜。雖然說他所處的地位非常高,但是他也終究是一個凡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一定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