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都考研
別人看結果,我們一起撐過程
關注
每個夥伴擇校的時候都會考慮很多因素,
但幾乎所有人都會問一個問題:
「我選的這個院校好考嗎?會很難嗎?」
其實,在選校判斷難度的時候,
是有幾個維度可以參考的,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1.可以判斷難度的幾個指標
計劃招生人數: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裡面有說明,通常認為招生人數和錄取機率成正比。為了保險起見,不要只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了解院校大致的趨勢是在縮招還是擴招。
報考人數: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雖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該院校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還是要謹慎報考。
實際錄取人數: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於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
報錄比:報錄比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要想報考這些院校和專業,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準備,和成千上萬的學子們一起競爭。
推免人數:很多同學認為推免人數和考研沒有多大關係,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有的甚至佔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於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若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複試分數線:要注意的是,複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複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所以,查找複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2.考研院校難度排行榜Top100
參考了以上的報考院校難度分析指標之後,相信大家都已經學會了如何判斷不同院校的報考難度。下面就結合這多個因素給大家看一份院校錄取難度Top100的榜單,數據僅供參考
怎麼樣,你的目標院校上榜了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