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上文講到一段令人感慨的往事
講完了故事,我們再來講一段往事。
上文說到,2012年,南紅瑪瑙已經形成了燎原之勢,迎來了大發展的機會。這時候,一個叫黎超炎的廣西人,帶著幾個朋友從家鄉來到了冰飄南紅的原石集散地(也是涼山南紅所有品類最大的集散地)西昌,準備從事冰飄南紅的加工銷售生意。
這時候冰飄南紅的價格,仍然還是非常低的,即使是相對完整的大料子,也不值什麼錢,小碎料就更加不值一提。而黎超炎的主要想法,就是仰仗自己多年從事戒面加工的經驗,從這些小碎料裡面,選取帶有「草花」圖案的、可以加工成為戒面等飾品的原石,進行加工銷售。
這個時候,有這種想法的人還很少,而在不值錢的小碎料裡面刨刨撿撿,也被人視作是「撿垃圾」一樣的行為。因此,在到了西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人願意主動搭理他——沒什麼人願意和一個撿垃圾的外地人交朋友。
事實上,這個看似「撿垃圾」的行為,還是含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如何選取原料、如何避開裂紋、雜質,如何使成品保留完整的「草花」圖案,這都是需要技術和經驗的,不是每一塊帶有草花圖案的原石都能夠被製作成為成品,甚至幾十塊帶有草花圖案的原石都難以製作成一件成品(關於具體的選料、製作流程,我們在後文中會詳細講到)。
好在當時幾乎不存在什麼競爭,原石相對來說十分易得,而且價格非常低廉,因此,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叫做黎超炎的廣西人,被人視作「撿垃圾」的人,就是後來在冰飄圈子裡地位很高的、被人稱作「草花黎」的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稱得上是冰飄南紅的領軍人物之一,很多被藏家珍藏的極品冰飄南紅成品,均出自他手,部分成品的圖片,亦陸續收錄於《南紅瑪瑙收藏與鑑賞》、《南紅瑪瑙投資購買指南》和《南紅瑪瑙沉思錄》三本書中。
從低廉到新貴
從這兩個真實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從幾個側面大致了解到冰飄南紅的過去——價格低廉、地位低下。對比今天,可以說,冰飄南紅完成了一次令人側目的「逆襲」。
言歸正傳,我們來談一談,是什麼原因讓冰飄南紅在南紅瑪瑙發展的早期,不被人們所接受,成為「廉價」的代名詞?又是什麼原因,讓現在的冰飄南紅擁有了為數眾多的追捧者、從而獨領風騷?
眾所周知,南紅瑪瑙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紅」, 中國人偏愛紅色,對於紅色的推崇和喜愛,對於紅色的情結,自古以來是根深蒂固的。正因為這種「紅」迎合了中國人的審美,這種天然的優勢,使其擁有了眾多的追捧者,從而席捲大江南北,關於這一點,在《南紅瑪瑙收藏與鑑賞》和《南紅瑪瑙收藏購買指南》這兩本書中,我均作了詳細的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滿紅」、「滿肉」就成為了南紅瑪瑙發展初期最為人們所接受的、評判南紅瑪瑙優劣與否的重要標準(關於「滿紅」、「滿肉」的概念,依然請各位讀者參看《南紅瑪瑙收藏與鑑賞》和《南紅瑪瑙收藏購買指南》兩書,在此不再重複)。
而冰飄南紅的特性,顯然是與這樣的評判標準相悖的。
冰飄南紅的顏色屬性,就是冰與紅的結合,以冰紅兩色對比鮮明為美,這不符合「滿紅」的標準;冰飄南紅以純淨、冰透為美,這不符合「滿肉」的概念;再加上冰飄南紅的原石,往往碎裂較多,難以成器,因此,不被人們注重,甚至成為「廉價」的代名詞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隨著南紅瑪瑙整體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這個「圈子」,玩家越來越多,審美的多樣化開始顯現出來,而冰飄南紅這個品類,因與其他品類區別度很大,因此迅速從一片耀眼的紅色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抹頗具新鮮感的亮色。
第三章:冰飄南紅受寵的原因
為什麼冰飄南紅能夠「從低廉到新貴」,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個可以作為「前提」的原因,就是由於南紅瑪瑙整體的迅速發展,讓更多的玩家進入了這個「圈子」,更多的人導致審美的多樣化,才使得冰飄南紅有了最基礎的發掘者、宣傳者、追捧者;
其次,是因其晶瑩冰透的質地和冰紅鮮明的對比度。這種質地和翡翠裡的「冰種」極為相似,因此吸引了很多翡翠愛好者。紅與冰本身就是一種經典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搭配,這種對比度給人一種驚豔之美,其視覺衝擊力甚至要強於翡翠的冰地飄綠、飄藍;
第三點,冰飄南紅裡面「草花」這個品類,其天然形成的完美圖案,不僅令人賞心悅目,而且具備獨特性、唯一性,將寶玉石和畫面奇石的特性融於一身,成為了冰飄南紅的「招牌形象」,這個形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之前,一些其他石種,如黃龍玉、巴西瑪瑙等,也有草花的品類,但是,其草花多是黑色,遠不及冰飄南紅裡的「冰地、紅色草花」這樣衝擊視覺,震撼人心;
第四點,就是其價格優勢。擁有和翡翠相似度極高的質地,極富視覺衝擊力,而價格僅僅是同成色翡翠的幾十分之一,「普通人也可以花費幾百元隨便買來玩玩」,這樣的情況,無疑是降低了玩家的進入門檻,更利於冰飄南紅的普及。
第五點,就是雕刻師的青睞。冰與紅這種鮮明的顏色對比,給雕刻師的設計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同一塊原料上面,色彩的變化和差異更利於雕刻師的創意和發揮,雕刻師可以利用這個特性進行巧雕,成功的作品,往往使人眼前一亮。
另一個客觀的原因就是,柿子紅或玫瑰紅,由於瑪瑙的天然的屬性,往往或多或少帶有天然的線紋,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雕刻的題材,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人物的面部雕刻需要乾淨的料子,而柿子紅或玫瑰紅多線紋。純淨無線紋的柿子紅或玫瑰紅也有,但是其價格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往往原料就高達四五百元一克,不僅成本高昂,而且一料難求。
而冰飄南紅的冰地往往都非常純淨,非常適合雕刻人物題材,且價格相對來說要低廉的多,雖然好的料子也稀少,但是尚不至於到一料難求的地步,目前來說,一塊二十克以內的原料,往往千元左右即可購得,這就很好地填補了柿子紅和玫瑰紅的空白,給冰飄南紅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