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黃河流域,雨水節氣期間天氣寒冷,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可是在南方地區,這段時間候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以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春天。
《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
宋代:辛棄疾
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
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這首詞是平韻,四十二字。
勻:這裡指雨量適時適度。
村子裡的父老們都爭先恐後地對我說,今年風調雨順,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他們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緊鎖眉頭地發愁了,也不會再愁無米下鍋,而讓甑子積滿著灰塵。
樹枝上的鳥兒歡快地啼叫著,像是在勸我多喝幾杯,桃樹的嫩枝上已經綻出嬌豔的花朵,十分逗人喜愛。梨花開滿樹,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給它新添了一頭白髮。
《詠廿四氣詩 雨水正月中》
唐代: 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大雨水至》
明代: 李時勉
暝色凝陰處,濃雲翳碧天。
一時傾暑雨,四壁湧春泉。
直似鮫人室,何如海屋仙。
聲疑三島近,勢覺五湖連。
可舉任公釣,堪乘範蠡船。
剝床應及水,沉灶故無煙。
寸步誰將引,丹心自可憐。
幾時及白日,隨地即周旋。
《春遊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前人認為「蘸」字用的尖新小巧,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桃花依水的狀態。「春雨斷橋人不渡」 不僅暗示了這天是綿綿春雨之後的晴天,使「燕子雙飛」有了物候的意味,夾岸的桃花更顯出了雨後的鮮紅欲滴,而且映照了「蘸」字,因為水漲高了,岸邊桃樹半浸水中,所以桃花才貼著水面怒放,映的水上也是一片嫣紅。「人不度」點出環境的幽靜,與「小舟撐出」形成對比,動靜相生。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曆七年)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詞中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悅性的漁人形象:春江水綠、煙雨迷濛,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岸畔桃紅,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時;青箬笠,綠蓑衣,漁人醉垂忘歸時。全詞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這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這是一首色彩明優意萬千,脫離塵俗釣湖煙。思深韻遠情融景,生活任行樂自然的抒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