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變成了對家鄉味道的思念,伴隨我們走過大江南北。下面這些舊時杭州小吃,有的早已淹沒在高樓大廈之間,有的還能在老巷子裡尋到,但它們可能根本不會出現在未來我們的孩子的記憶裡,而現在又有多少人還惦念著它們呢?
金燦燦,香噴噴 油墩兒
金燦燦,香噴噴,麵粉裡裹著蘿蔔絲,在溫州叫燈盞糕,也有的地方叫油墩果、油端子,或者直接叫蘿蔔絲餅,但是在杭州,咱們都叫它「油墩兒」。相信杭州人的記憶裡都有這樣一種路邊攤美食,但我們懷念的不僅僅是它的味道,更是那段回不去的舊時光。
哪裡還有油墩兒?
美食達人們,這些地方據說還有油墩兒在賣哦,當然這裡是不完全的統計,做美食達人就必須要有一雙自己發現美食的眼睛!一起去尋找記憶裡的味道吧!
•中山南路389號樓下
•望江門菜市場
•工大朝暉校區北門小吃街
•吳山夜市
•大關小區26路公交車終點站
•舟山東路
電熨鬥壓的蔥包檜兒
古時候,賣油炸檜店的王二有時炸多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冷了又軟又韌,味道不佳,更無人買。他對秦檜夫婦的心頭之恨,還憤憤難平,就將冷油炸檜在熱鍋一烤,把烤熟的油炸檜同蔥段捲入拌著甜麵醬的春餅裡,再用鐵板壓烤,烤到表皮呈金黃色,油炸檜「吱吱」發叫,王二方才解恨,他拿起來一吃,覺蔥香可口,便取名叫「蔥包檜兒」,一直流傳至今。
哪裡還有蔥包檜兒?
坐車在德勝新村站下,從小區第一個門進去,數過來第二家就是姜奶奶的攤子了。前兩年的浙江新聞裡早就有報導,這裡賣全杭州最地道的蔥包檜兒。乾淨清爽的檯面上擺著一個圓圓的鐵板,整齊地放著雞蛋、榨菜、面醬等材料,遠遠就有一股香味飄來。
最古老的中式快餐 門板兒飯
什麼是「門板兒飯」?
門板兒飯可不是把門板當柴燒,而是把門板當做桌面。門板飯據說是最古老的中式快餐,飯店老闆把店鋪大門門板卸下來,用兩條凳子架上,就做成了一張類似案板的東西。店家在門板上擺上盆子,盛上各式菜餚:走油肉、煎魚、荷包蛋、乾菜扣肉、炒青菜,就開賣了。菜分量足價格實惠,盛飯用的是大海碗,管飽。
什麼人吃「門板兒飯」?
吃「門板兒飯」的多是單身漢和窮人,或者說是「穿短打的」,也就是苦力。一頓「門板兒飯」價格相當於現在的10塊錢。
忙活了大半天的工人、車夫停在門口,隨便指一兩個擺在一邊的菜,什麼青菜油豆腐,或者雪菜炒辣椒。夥計麻利地往碗裡舀上兩勺菜,緊接著扣上一大勺飯,往門板上一擱。一陣狼吞虎咽風捲殘雲,臉上還未掃去倦容的人,又重新投入到養家餬口的生計裡去了。
乾隆爺必點的菜餚 西湖蓴菜
大家肯定會說,西湖蓴菜羹,那可是咱們杭州傳統的名菜呢!只要是來過杭州的人,誰不知道西湖蓴菜啊?你還介紹什麼呀?大家先別急,您可能吃過西湖蓴菜,也可能知道那是當年乾隆爺每到杭州都必須點的菜餚,可是,您不一定知道西湖蓴菜裡的故事
張翰原本在朝廷當官,一日見秋風起,想到故鄉吳郡的蓴菜、蓴羹、鱸魚,說「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適合自己的想法,怎麼能夠為了名位而跑到千裡之外來當官呢」,於是毅然棄官還鄉。因此「蓴鱸之思」也被後人當成了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
火裡轉的黑葫蘆 炒米胖
小時候,一到過年,賣爆米花的攤位前隊伍總是排了一長溜,「嘭」一聲,香噴噴、白花花,冒著熱氣的爆米花出爐了。小丫兒一聽到外面有賣炒米饞蟲兒就爬出來了,看著火裡轉的黑葫蘆也只覺得好稀奇。
六穀胖,又叫玉米胖,這種食品有兩種,一種是用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與現在許多孩子仍在享用的基本一致;另一種則是用玉米粒和沙子在大鍋裡炒制而成。現在大街小巷已經很難再看到爆「六穀胖」的手工人,它正在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