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將軍說:我一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將這個小島移交給了此國。怎麼回事呢?這位將軍叫馬白山,1907年出生於我國的海南省澄邁縣,1927年加入我黨。此後,他一直在為革命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新中國成立後,馬白山擔任海南軍分區副司令,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而馬將軍口中的那個小島就是白龍尾島,原名浮水洲島,是我國南海北部灣上的一個小島,面積大約3平方公裡左右。
其實在1887年之前,白龍尾島的主權一直都屬於我國,也一直都是我國的島嶼。廣東和海南的漁民,也一直把這個島作為養殖鮑魚的基地,還拖家帶口搬到島上去定居。1887年,清朝與法國籤訂邊界條約。
兩國劃分中國與法屬印度Z那邊界,白龍尾島的主權爭議就此產生。法國認為,白龍尾島歸屬與法國所有,但清朝和民國皆拒絕承認。後來,法國派軍隊進駐此島。對此,民國政府除了抗議耍嘴子,一點辦法都拿不出來。
1950年,解放軍收復海南,少數國軍殘餘逃亡白龍尾島。1955年,解放軍趕走國軍,收復白龍尾島,並在島上成立政府機關~浮水洲辦事處,隸屬於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儋縣。當時島上居民64戶,249人,全部都是漢族人。
島上還有廟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將軍(馬援)。除此之外,新中國在島上辦有銀行、醫院,供銷社、小學(教師3名,學生92名、3個班)、漁業生產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稱,並駐有一個連的兵力(浮水洲守備大隊),還建有工事。
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白龍尾島是我國的領土。而當時,越南政府也承認此島屬中國。到了1957年,胡志明以「美國老是偵查北約」為由,向新中國提出「借用」一下白龍尾島建造雷達。同年,高層同意將此島借給越南。
此外,我國還無償給予越方固定資產合計人民幣22528元,還讓開國少將馬白山全權負責此事,主持移交事項。當時越南來的代表,是一個軍分區的副司令。在移交儀式上,中越雙方開了茶會,桌上擺水果、點心。
為了安撫島上的中國人,越方還派了一個文工團演出,文工團員不少是在越華僑。當解放軍撤離時,島上百姓攔著不讓走。有的老百姓不高興,說我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變成越南人。但上級有命令,馬白山將軍只得執行。
可誰知,越南「借」島這一借就不還了,說白龍尾島本來就是越南的領土。到了後面,越南還拿著中國送給他們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向中國發難,實屬白眼狼。越南這種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做法傷了中國人民的心。
也正因如此,所以開國少將馬白山後來才會說:「我一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將這個小島移交給了越南,看來我是做錯了一件事。」(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