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革命足跡,傾聽紅色故事
11月20~21日市委網信辦
聯合市網絡文化協會組織開展
「紅色文化滋養人心,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第二屆市網絡採風活動
韶關多家媒體齊聚樂昌市
聚焦當地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建設成果
深挖樂昌市紅色旅遊新亮點
樂昌市作為紅色文化聖地
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傳統和為數眾多的革命文物
紅色文化資源豐富
在弘揚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傳承方面
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接下來就跟隨家園君的步伐
一起重溫這段紅色記憶吧...
紅色之旅首站:龍王潭生態旅遊區
大山深處的龍王潭
是紅軍長徵戰鬥過的地方
此次採風活動的開始便意義非凡
紅軍長徵途經此地
留下了許多紅軍標語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因此,景區內建有
紅軍雕塑、紅軍碑、紅軍路
和紅軍長徵歷史文化宣傳欄等景點
龍王潭景區內青山高聳、綠水悠悠
瀑布成群、濤聲滾滾、奇石多姿、風光如畫
其中這裡面不得不提到
有「網紅瀑布」之稱的龍王潭瀑布
瀑布從懸崖上奔瀉而下,像一道閃閃發亮的珠簾
雷鳴般的轟響震撼著群山
瀑布的冷色調與秋葉的暖色調,冷曖相疊、和諧共美
深秋,葉子紅了,襯著這奔騰直下的瀑布
甚是驚豔絕美,令人心曠神怡......
景區內集空氣中負離子含量
為粵北山林之最(103988個/cm3)
氧分子含量高達21.3%
被譽為「高山峽谷的避暑勝地,山水養生的天然氧吧」
此地極富革命歷史意義
是科普及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去處
更是是生態旅遊,科普健身遊
休閒度假遊的絕佳選擇
第二站:廊田白馬寨
美麗庭院、小溪古韻、古樹成林
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築
讓廊田鎮馬屋村白馬寨成為新興網紅鄉村旅遊勝地
寨子中一處承載著老韶關人
生活的「重溫往事的記憶」的記憶牆
吸引了不少年輕的媒體人
黑白電視機、老式的收音機、老式的音響...
讓不少年輕的媒體人大開眼界
歷史久遠的姓氏祠堂散發出濃厚的文化氣息
登上鴛鴦山觀景平臺俯瞰眺望
黃綠相間的田園風光一覽無遺
第三站:坪石鎮皈塘古村
800多年仍威風凜凜的皈塘古村
始祖李谷是唐乾寧2年(895年)進士
先南遷興寧,後轉徙宜章,再移居於此,奠基於宋代
據史料記載,1928年1月,朱德率領工農革命軍參加「湘南暴動」後在這一帶打敗了國民黨軍許克祥的部隊。2月1日,工農革命軍在皈塘召開破敵長蛇陣的「坪石大捷」慶功會。之後,朱德、陳毅等率部在皈塘的李氏宗祠進行休整,並廣泛開展革命活動。不久,由此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開闢了中國革命第一個紅色根據地。
遊走於這些建築群中
那些遠去音容仿佛又浮現眼前
村內完整地保存著烈士們曾經生活過的痕跡
傳承著皈塘村的紅色革命精神
*朱德當時休整所處房間
為報「一箭之仇」,南昌起義部隊走後國民黨反動派便開始「血洗」,凡是為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提供過方便,支持、參與坪石戰鬥的群眾和農軍一律格殺勿論。一時間,屍橫門前,血濺宗祠,哭聲震天!140多位民眾無一倖免,慘遭殺戮!這還不解恨,他們搗毀、燒毀了民房370多間,搶走財物、糧食、豬、牛等牲畜無可計數。造成村民無家可歸,無食果腹,慘不忍睹。
近九十年風風雨雨過去了
但村內仍可見當年燒毀的殘垣斷壁
和夷為平地的房子
令人唏噓不已...
第四站: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
說到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的抗戰史熠熠生輝
定友圖書館是
「華南歷史教育研學基地」將打造的重要節點
抗戰時期,中國圖書館學家、中國近代圖書館學
和近代圖書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先生
在韶關樂昌坪石度過最艱難的「守家產」的日子
定友圖書館
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歲月裡
一眾師生延續了華南教育的光榮傳統
還有諸多大師們在極其艱苦的歲月中堅守與堅韌
譜寫了一幅幅壯麗的學術畫卷
三星坪村是抗戰期間中山大學工學院辦學舊址的所在地。作為華南理工大學重要辦學源頭之一,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成立於1934年8月,抗戰期間先後隨校遷徙至廣東羅定、廣西龍州、雲南澄江、廣東坪石等地。在粵北坪石辦學期間,工學院院部、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在三星坪村,並在三星坪建有運動場,可供全校舉行運動會;建築工程學系、土木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在新村,村子掩映在樟樹林裡,與三星坪村隔水相望。
終點站:楊家寨
距離樂昌市梅花鎮約6公裡
一個群山環繞、潺潺溪水穿流而過的村落
靜靜地佇立著它幽深古雅,猶如一口經年累月的古典
飽受500多年滄桑洗禮
依舊保留著徽派建築最讓人稱道的精緻絕倫
楊家寨大門並不大,但邁入門檻後
眼前所見卻是另一番天地
筆直古樸的井巷,大塊青石板鋪砌的平整巷道
青磚砌成的高大牆體……儼然是大戶人家的氣派
而各色石頭是寨內建築必不可少的元素
作為湘南暴動策源地的楊家寨,還與朱德、鄧小平的革命經歷有不解之緣:1928年,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軍,以國民革命軍第16軍14O團番號的部隊(約1000人)進駐楊家寨的賢關閣、集成齋、敏求堂、文昌閣等處,策劃湘南暴動。
同年1月11日上午,胡少海帶一路由梅花進入宜章逕口,另一路主力由朱德、陳毅帶領進入宜章莽山洞,合圍宜章城,大敗許克祥。當年9月11日,以「通匪」「窩共」罪名,劉應福帶領國民黨反動派軍隊清剿楊家寨,史稱「戊辰慘案」。
1931年,鄧小平、張雲逸率領百色起義的紅七軍轉戰大坪村扎軍,後整編餘部,兵分兩路強渡武江,上井岡山會師。
秀美的周峰,坦蕩的基礎,清脆的溪流
潔淨的闊坪,筆立的山牆,光滑的簷街
深邃的巷道,林立的泰山石敢當
醇樸的民風,拼成了如今美麗的楊家寨
重溫紅色記憶,傳承偉大精神
此次採風活動媒體人
在行走中感悟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
在學習中見證黨的崢嶸歲月
進一步升華了愛國之情
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無數勞動者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國家富強
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人民的安居樂業來之不易
這些地方確實值得一去,值得深入了解並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