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洪致建德多處受淹。 錢晨菲 攝
中新網建德7月9日電(錢晨菲 郭其鈺 蘇禮昊 汪旭瑩)儘管洩洪前就被轉移到了安置點,但家住杭州建德浙西巷小區的童麗君還是忍不住抱著孫子來到小區附近,隔著警戒線向裡張望。「在這裡住20多年,確實也擔心家裡被淹,大部分東西都沒搬走……」
8日9時,浙江新安江水庫首次9孔全開洩洪,建德8個鄉鎮(街道)共30萬人受到洩洪影響。當日下午,記者來到當地探訪看到,不少小區受災嚴重至一層被淹,城區部分地段出現內澇,行人出行受阻。
洩洪致建德多處受淹。 王剛 攝
湍急冰冷的洪水之下,街道、城管、消防、公安等築起一道道「溫暖」防線,鄰裡鄉親熱心相助,亦共同守護著家園。
小區一層受淹 居民緊急轉移
8日下午,記者來到建德新安江街道,這裡也是該市城區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之一。一條名為江濱路的南側,穿城而過的新安江江水依然湍急,沿江的江濱公園已被淹沒於水中。
連續抗洪12個小時的消防隊員。 王剛 攝
而在江濱路北側,沿江數個小區均不同程度受淹。拱新路13號——建於二十世紀80年代的一幢老式居民樓是受影響最大的建築。因為江水倒灌,這裡原本位於一樓位置的雜物間已看不到,積水已經漫至樓上陽臺位置,水上還漂浮著一些居民來不及搬走的雜物。
距離被淹小區不足10米,地勢較高的商鋪暫未進水。某服裝店店主錢小英告訴記者,「我在這裡做生意,開店已經十多年了,我第一次看到(江水)漫的這麼狠,我昨天早上過來開門的時候,它已經到一樓(儲藏室)的窗口了,今天早上我來開門的時候,漫上來一大半多了,到二樓的窗口了。」
據悉,該居民樓住戶6日晚開始轉移,7日中午已全部轉移至附近酒店或親友家。
新安江街道羅桐社區,是洩洪後洪峰經過的第一個社區,也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社區。該社區內某居民樓的儲藏室已全部被淹,現場消防車仍在不停抽水。
「昨天和今天洪水可以說是飛速上漲,開三孔的時候水還剛剛漫到江邊,開七孔的時候水深大概一米左右,現在水深有三米。」新安江街道辦事處主任程斌表示,隨著水位快速上漲,街道迅速研判轉移方案,第一時間安排人員撤離。
在此次洩洪之前新安江街道已安排地勢較低的住戶和商戶轉移,隨著洩洪量不斷加大,水位迅速上漲,街道徹夜組織人員轉移。「老百姓總體還是比較理解和支持的,但也遇到了少數群眾認為房子是磚房,問題不大,思想上就不想走。最後通過我們街道和村社區幹部、志願者做工作,基本上都已經轉移。」程斌說。
據了解,建德受洩洪影響的鄉鎮(街道)共8個,受影響人員約30萬人。9孔洩洪後受淹村落12個,受淹企業商戶41家。截至8日16時,建德共轉移9060人,其中主城區轉移3996人,包括因內澇轉移285戶556人。
多方力保城市運轉。 王剛 攝
江水倒灌路面 多方力保暢通
新安江水庫洩洪從3孔開放到9孔,城區的排澇系統受到很大考驗。記者到達建德城區時,沿江的公園、綠道、碼頭均已受淹,路面上倒灌的江水最深已到膝蓋。
「今天早上江面已經跟路面持平了,9孔全開後江水開始倒灌到路面。排水車一早就到了現場,每小時可排500立方米,但也只能緩解情況,因為水量實在太大了。」在建德江濱中路一積水路段,建德市城管局副局長陳根良介紹,7日開始頻繁開閘洩洪導致持續高位水位,同時水流也很急,導致江水倒灌。
新安江水庫9孔洩洪。 陳捷 攝
自洩洪以來,建德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門聯合組成巡防保障隊伍,配合實行三班倒,24小時值守交通管制和沿江一帶的安全管理。「特別是有一定險情的點位,我們都確保24小時有人員值班,情況嚴峻的時候,連軸轉也要頂上去。」建德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科長廖明星說。
8日一早接到白沙大橋東側江水倒灌情況後,建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邵志兵便組織「老兵服務隊」到江邊參加防汛工作。「我們主要負責在江邊裝沙袋加固堤壩,目前這裡已經有900多包沙袋,但還在繼續裝。」邵志兵介紹,「老兵服務隊」都是今年的轉業幹部和轉業士官,他們主動請纓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我們早上六點多就出來抗洪了」,杭州消防救援大隊建德大隊新安江站站長包民偉介紹,杭州消防救援大隊建德大隊出動8輛消防車28人,負責城市排澇、疏散人員、搶救物資等。
此次洩洪,建德在農業、工礦企業、基礎設施、公益設施、私人財產等方面損失初步統計約1.24億元。而在當地的大街小巷,無數不為人知的身影堅守於雨中水中,為降低災害影響默默付出。
多方力保城市運轉。 王剛 攝
攜手渡過難關 溫度從未缺席
面對不斷上漲的水位,家住羅桐社區的江玉珍老人被安置在家附近的新橋賓館集中安置點。「住在這裡很安心,吃得也好」,江玉珍告訴記者,安置點的環境很舒適,工作人員也很體貼,自己的老鄰居也被安置在隔壁房間,大家都很安心。
新橋賓館總經理王一中介紹,新橋賓館安置點共安置居民11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約佔一半數量。由於洩洪水位不斷上漲,打亂了新橋賓館最初的計劃,也給安置工作帶來很多棘手的問題。
過去的24小時,王一中睡了不到3小時。「我們要想辦法把有些客人騰出去,來保證受淹居民的安置。同時我們也把所有的員工都調來加班,來保障安置點的正常運轉。因為洩洪,新安江上的橋都暫停通行,但賓館很多員工住在對岸,我們便派車把他們從高速接過來,保證安置點的人手充足。」
傍晚,安置點內的居民已進入餐廳吃飯,賓館為居民們準備了兩菜一湯的快餐,保證他們基本飲食不受影響。
在新橋賓館不遠處,記者注意到一家名為小汐果水果店的待營業店鋪,其內部堆滿了大至冰箱小至被褥的物品。店主陳潔介紹,這都是受淹小區居民臨時放在這裡的家當,她提供這個存儲空間,希望能為鄰裡渡過難關做一點貢獻。「有困難,大家支持一下就能挺過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