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7月6日重新開放。重開後,參觀者需要事先預約參觀時段,11歲以上的參觀者必須全程戴口罩,博物館只接受刷卡支付,不再收現金,快餐和衣物存儲服務也暫不開放。博物館還在「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畫像前設置標記,以確保參觀者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羅浮宮方面在此前接受採訪時透露,原定於春季舉行的兩場畫展現在將在秋季舉行。據悉,巴黎羅浮宮如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法國雕塑、文藝復興時期其他藝術品、18世紀和19世紀藝術品,以及非洲、亞洲、大洋洲和美洲藝術品等部分藏品還不能參觀,展覽伊斯蘭藝術品的底層和展覽法國繪畫及北歐繪畫的二樓也不開放。為了照顧導遊,羅浮宮接待團隊參觀者,但人數不能超過25人。
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現如今,羅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共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
東方藝術館建於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雄偉雕像(公元前8世紀)最為有名,曾在杜爾·沙魯金(現為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古埃及藝術館建立於1826年,早於東方藝術館,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這裡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牆、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在義大利獲勝後,劫獲了許多義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羅浮宮。羅浮宮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之全、之珍貴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比擬的。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畫家的作品,三分之一來自外國畫家,14~19世紀的各種畫派的作品均有展出。
雕像館成立於1817年,共有展廳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為表現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為表現人體和動物的作品。在這裡可以看到著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穌》、《聖母與天使》、義大利的雕塑《聖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
密特朗總統對羅浮宮博物館做出的另一貢獻是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新的入口處。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這座「金字塔」為羅浮宮博物館,也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這座「金字塔」,觀眾的參觀線路顯得更為合理。觀眾在這裡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去一個展廳而要穿過其他幾個展廳,有時甚至要繞行七八百米。一個現代的博物館,後勤服務設施一般佔總面積的一半。過去羅浮宮博物館只有20%的面積用於後勤。有了這座「金字塔」,博物館便有了足夠的服務空間,包括接待大廳、辦公室、貯藏室以及售票處、郵局、小賣部、更衣室、休息室等,羅浮宮博物館的服務功能因此而更加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