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讓600年前的深宮大院活了起來

2020-12-24 小娛竿

故宮上新,亦是上心。《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已經進行了一半,其中涉及到的未開放區域,在影片中可謂是C位出道,使觀眾「零距離」地接觸到未曾謀面的故宮深處。故宮本來就是年輕人的朋友,我希望他們能靠得越來越近,讓這種活力真正地活起來,讓故宮永遠年輕下去,這是上任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對故宮也是對這檔節目給予的期望。

圖片來自微博

網紅皇家御貓

作為生活在宮中的小貓,對於宮中的事情它當然最有發言權。《上新了故宮》則設立了御貓說板塊採用了全新的講解方式,以貓的口吻作為整篇故事的引線主角。這隻生活在故宮中的貓向人們講述它所了解的紫禁城。利用貓這一元素,得到了更多觀眾的喜愛,使觀眾體會到一個活潑新穎的故宮片。

圖片來自微博

早在幾百年前,故宮就有養貓的傳統,從貓奴朱元璋到清朝抱貓離開皇城的皇后婉容,貓咪的地位在宮中不容小覷。如今身處皇宮的181隻貓咪要麼威嚴正派站在屋頂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要麼躺在樹下曬陽休息,憑藉著一身正氣獲得了遊客的一致好評。不知是《上新了故宮》帶火了御貓,還是御貓帶火了《上新了故宮》。

圖片來自微博

重故宮生活

《上新了故宮》採用小劇場的方式,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到那個時代,小劇場的演員大多數與古書上留下來的人像相似,包括服裝設計以及道具的擺放。劇情通過演員的走心表演,現場的高度還原,讓我們有著身臨其境之感。

圖片來自微博

讓文物活起來

經過時間的洗禮很多文物已經不復存在,甚至經過後期的改造,有些建築已經失去原本的模樣。但《上新了故宮》的製作團隊利用現代的後期特效技術,讓那些消失的文物建築再一次的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圖片來自微博

最新一期中講述了線法通景畫,看到那幅《歲朝嬰戲圖》時便讓人有一種人在畫中行的感覺。室內景與畫內景視覺上的貫通,有著超強的透視感和逼真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嘆幾百年前古人的繪畫智慧。3D效果的圖畫,配上現代的3D動畫技術,便使畫中的人物動了起來,活了起來。

圖片來自微博

使文物走出來

《上新了故宮》每一期都會打造一個文化創意衍生品。將當下流行元素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讓文創產品承載著傳統文化底蘊的同時又不失時尚的美感,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傳統美的同時又能欣賞傳統美。近期故宮推出的文創產品——天香雀舞,讓故宮女孩傾心不已。將香,綬帶鳥與壁畫融為一體為故宮女孩創造出了一套好聞又好看的生活套裝。將生活用品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更會讓我們體會到,傳統文化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它就在我們身邊。

圖片來自微博

有美景,有歷史,有文物,有帥哥,有專家,有知識點,這樣的綜藝適合全家老小一起觀看,各取所需。節目拉近了我們與故宮文物的距離,感受到了故宮的深沉與榮新,讓我們一起共享傳統文化,共誦傳統經典,共賞傳統文物。

相關焦點

  • 紅牆白雪綠琉璃,600 年前和現在相比,故宮改造成什麼樣子了
    而600年後的今天,這座明代的建築依然屹立在北京這座千年的城市之中。600年的建築從建成之日就得到人們的崇拜,而600年後的今天,他依然是那座我們崇拜的建築。在故宮建成六百年的紀念日上,單霽翔院長也準備了發言,他從故宮的歷史,一直講到了故宮的現在,以及他自己成為故宮看門人之後對故宮的一些改造。通常我們提起故宮就會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這是幾百年的皇帝生活過的地方。而且在這所深宮大院裡有數不清道不明的許許多多的故事的發生。
  • 紅牆白雪綠琉璃,600 年前和現在相比,故宮改造成什麼樣子了
    而600年後的今天,這座明代的建築依然屹立在北京這座千年的城市之中。600年的建築從建成之日就得到人們的崇拜,而600年後的今天,他依然是那座我們崇拜的建築。在故宮建成六百年的紀念日上,單霽翔院長也準備了發言,他從故宮的歷史,一直講到了故宮的現在,以及他自己成為故宮看門人之後對故宮的一些改造。通常我們提起故宮就會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這是幾百年的皇帝生活過的地方。而且在這所深宮大院裡有數不清道不明的許許多多的故事的發生。
  •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原標題: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紫禁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的建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但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建築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創造的結果。即將推出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是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建、修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故宮是中華文化的會客廳,如果客人進來後聽到的都是庸俗、低俗甚至惡俗的內容,這樣的文化傳播是失敗的。  記者:紫禁城已走過600年,故宮博物院也成立95年了。下一個600年,故宮的發展理念和規劃會有什麼變化嗎?  王旭東:我們在凝聚了幾代故宮人的智慧、95年的發展經驗基礎上達成了共識——繼續建設「四個故宮」。
  •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來源:光明日報讓600年故宮「活起來」——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日前拍攝的雪中的故宮太和門廣場。即將推出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是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建、修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還有一個已經開幕的「須彌福壽展」,是西藏扎什倫布寺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面向公眾展出。
  • 600歲故宮又上新了!論帶貨,雍正是李佳琦前輩
    新年第一天,《故宮賀歲》視頻上線,成功製造了新一輪熱門話題。第一集從新年重華宮茶宴引入,走進乾隆皇帝的「朋友圈」。而同日,故宮角樓咖啡上新紫禁隨行杯、「蘋安玉桂拿鐵」「爆竹焦糖拿鐵」等新飲。保和殿裡的「外交宴席」、乾清宮裡的「家宴」、還有皇帝新年起床後第一口吃的「貢果」,這些掌故都成為新品的註腳。
  •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故宮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界的大事。在「大慶」之際,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接受了記者採訪。記者:「大慶」之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辦哪些「慶生」活動?即將推出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是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建、修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還有一個已經開幕的「須彌福壽展」,是西藏扎什倫布寺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面向公眾展出。
  • 朱紅牆,琉璃瓦,請個導遊帶看這深宮大院的百年浮沉
    已經600多歲的故宮,每刷一部明清劇,就對其中一個宮殿多一分嚮往。攝於2019年冬漫步在這紫禁城中,腦海中就浮現各樣的後宮劇情,後宮女子萬千,久居深宮大院,怎樣的俏佳人才能夠脫穎而出關於導遊建議小白必請,能夠更好了解故宮文化和歷史,來一次北京不容易,去一次故宮機會更少,珍惜每次的遊覽上百年歷史文化的機會。不然回去後會後悔了解太少,因為太!振!憾!
  • 新刊 |《紫禁城600年》:活起來,火下去
    佇立紫禁城中凝望,新舊時空仿佛在這裡交錯,藍天、紅牆、金瓦……600年前,它風華正茂,開啟了中國古代的一場繁榮盛景;600年後,它丹宸永固,記錄下中華文明的一段滄桑巨變。今年是紫禁城建成的第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 斑斕秋色「上新啦」,一起來看600歲的故宮!
    「上新了!」「進宮了!」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主題書畫特展」等,都在這個金秋如約而至。
  • 斑斕秋色「上新啦」,一起來看600歲的故宮
    作為傳統文化兼網紅文化代表,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不可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而且金秋時節「蘇東坡」也來了。10月30日,我如約去故宮賞秋、看蘇東坡書畫展。上一次去故宮還是去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我第一次走在故宮城牆上,看漫天飛雪銀裝素裹紫禁城,多麼「暖 」的禮物啊。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此後,「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600歲的故宮煥然一新,吸睛無數。與網際網路巨頭聯手,則令故宮文創與科技結合更進一步。2016年,故宮先後與阿里巴巴、騰訊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達成合作,故宮博物院旗艦店在天貓上線。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此後,「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600歲的故宮煥然一新,吸睛無數。與網際網路巨頭聯手,則令故宮文創與科技結合更進一步。2016年,故宮先後與阿里巴巴、騰訊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達成合作,故宮博物院旗艦店在天貓上線。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故宮又上新了!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2018年,《上新了·故宮》開啟博物館綜藝消費全新模式;全年文創收入超過15億……傳承於中國古代皇家的宮廷要素被重新演繹,古色古香變得觸手可及。越來越年輕的故宮以一系列文創產品為起點,成功打造了一場文化遺產領域的盛宴,讓國潮、國風變成了年輕人的時尚文化新寵,也讓自己成為了國潮文化先鋒。
  • 瑞雪紛飛紫禁城,600載故宮看歲月輪迴
    雪中故宮收起了琉璃金頂,披上了素裹銀妝。氤氳600年歷史的紫禁城,在冰雪之間凝結了時間,也讓歷史軌跡更加清晰。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宮殿群,在新中國70年不斷的維護和修繕中,故宮變得「年輕」起來。
  •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
    「上新了!」「進宮了!」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主題書畫特展」等,都在這個金秋如約而至。
  •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
    「上新了!」「進宮了!」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主題書畫特展」等,都在這個金秋如約而至。
  • 故宮,讓歷史活起來
    從什麼時候起,提起故宮,我們想到的不只是城牆與宮殿?比著剪刀手的雍正畫像,屋簷上偶爾出現的御貓,國寶色的仙鶴口紅,印著千裡江山圖的摺扇,這些近年來賺足了大眾視線的產品,用停不下來的賣萌與創新改變了人們印象中紫禁城高高在上的形象。
  •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
    「上新了!」「進宮了!」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主題書畫特展」等,都在這個金秋如約而至。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播出時間 揭秘599年前故宮長啥樣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播出時間 揭秘599年前故宮長啥樣 2019-11-03 14:3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早前,在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上新了·故宮》第一季一舉摘得最佳電視綜藝獎項並獲贊「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不少網友給出的評價就是:「刷新了以往對故宮的認識。」作為一檔自主研發的原創節目,《上新了·故宮》開發了不少獨屬於自己的節目亮點。其中,極具吸引力的一大亮點無疑是在故宮博物院的大力配合下解鎖了故宮很多此前未曾開放的區域和新信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