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西藏拉薩,特別熱鬧,一年一度的「雪頓節」如期而至。
雖因疫情原因,本年度傳統文化項目有所調整,但在藏曆六月三十日(公曆8月19日)這一天的清晨六時,拉薩哲蚌寺措欽大殿法號齊鳴,朦朧的晨曦中,雪頓節準時拉開帷幕。
往屆雪頓節藏戲表演 圖片來自網絡
在黃色的瓷盆裡,黃色奶皮泛著淡香,扒開表層的奶皮,軟嫩黏稠的酸奶像豆腐腦一樣潔白如雪……奶香的酸奶拌上白砂糖,咬著咯吱咯吱。
對於拉薩人和到拉薩旅遊的人來說,在隆重的藏族傳統節日裡,大家吃一碗酸奶,看一部藏戲,也要著上盛裝,到熱鬧的羅布林卡去感受最純正的藏族表演和競技。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雪頓節聚會的核心場所,你知道羅布林卡嗎?
羅布林卡,沒去過拉薩的人鮮少聽說。去過拉薩的人,有人說羅布林卡是個公園,有人說這裡是個景點,有人說這裡是拉薩的頤和園。甚至也有人更直接的提出疑問:羅布林卡是什麼?
羅布林卡園內夏日與冬日景色(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羅布林卡是什麼?
羅布林卡,可以說是一座園林,也可以說是一座博物館,更準確的形容,羅布林卡更像是北京的頤和園。
羅布林卡的有些珍貴樹木,兩百年前就種下了。這裡位於布達拉宮西側約2公裡,佔地面積比布達拉宮要更大些,是西藏規模最大的宮廷式園林、宮殿建築群。
拉薩市區局部地圖中黃色標註為布達拉宮與羅布林卡的位置
園內古木參天,樓臺亭榭;宮殿內收藏金銅造像、壁畫精美絕倫。羅布指「寶貝」,林卡指「園林」,羅布林卡的意思是「寶貝園林」,始建於18世紀,作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經歷200多年的打造,被賦予了凝重的歷史文化色彩。
亙古時期,這裡還是拉薩西郊的一片柳棘叢林,流水潺潺,人稱「拉瓦採」的灌木林。據老者們的口傳,相傳中一日,「拉瓦採」上空雷聲大作,人們遠望去其上空的彩虹形如寶物,因此便得名「羅布林卡」。拉薩河古道穿行,形成眾多水塘,因此處有一眼清泉對多種疾病具有療效。
羅布林卡建築(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從五世達賴喇嘛開始,這裡成為消夏場所,後來,清朝駐藏大臣秉承清廷旨意,為七世達賴喇嘛在這裡建成了第一座土木石結構的宮殿,命名為「烏堯頗章」,即「涼亭宮」。
從七世達賴喇嘛開始,這裡就像北京的圓明園、頤和園一樣,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夏季的避暑辦公之地,他們每年藏曆四月到九月移居到羅布林卡,到十月份返回布達拉宮,因此羅布林卡被稱為「夏宮」。
羅布林卡建築局部(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不同於布達拉宮的肅穆,羅布林卡更像是一個美麗的後花園,歷代達賴喇嘛都醉心於打造這裡,在一兩百年裡,數組建築群在這裡擴建,原來的水塘開挖成湖,漢式亭臺樓閣也在此建立,湖心還建起龍王廟和湖心宮,兩側架設石橋。庭院內栽種珍貴樹木,雪域高原不太多見的牡丹、玫瑰等花卉也移植到羅布林卡。
經過歷代達賴喇嘛的精心經營和建國後的修繕,羅布林卡常年鬱鬱蔥蔥,百鳥棲枝,奇花異草爭相開放,佔地36萬平方米,有房400餘間,再也不是那一片灌木叢生的荒蕪之地了。
冬日羅布林卡(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這裡還匯集了18世紀以來西藏建築、繪畫、造像、雕刻等歷史與藝術精品,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成為向廣大遊客開放的大型宮廷式園林和博物館。
羅布林卡的夏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
精彩壁畫 描繪西藏歷史
羅布林卡,也可以稱作西藏壁畫藝術的寶庫,這裡匯集了200年來西藏壁畫藝術的精華。
說起來,羅布林卡的壁畫年代最久的距今也不過200年,但卻匯聚了200年以來西藏眾多名家的精華作品,並且保護完好,色彩鮮亮。壁畫與建築、門窗裝飾的風格統一,與宮殿外的風景交相輝映。
羅布林卡達旦明久頗章宮殿內的斯喜堆古齊殿壁畫
喜堆古齊殿壁畫局部
今年61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羅布林卡專門推出了一期視頻專題,介紹了「斯喜堆古齊殿壁畫」:29平方米的壁畫上繪製的兩百餘幅畫,以及301段文字,以古代西藏歷史為藍本,延伸至近代歷史,堪稱是西藏最完整的歷史壁畫,更是西藏的歷史見證。
其中的故事包括文成公主進藏、大昭寺興建、蓮花生大師入藏、五世達賴喇嘛覲見順治皇帝、十三世達賴喇嘛覲見慈禧太后等歷史事件都表現在其中,每幅畫下面都有詳細的藏文說明。
羅布林卡達旦明久頗章宮殿內
斯喜堆古齊殿壁畫局部
羅布林卡管理處專家專門撰文介紹這一宮殿的大型壁畫,壁畫以連環畫的方式繪製於斯喜堆古齊殿的西、西北、東北、東四面牆壁上,既是西藏地方歷史的縮影,又是藏傳佛教發展史。
據介紹,壁畫採用天然礦物顏料,以青綠色為主調,輔以多種色彩,畫面間以「之」字形的小山丘相隔,既獨立成幅,又讓故事情節連續自然。整組壁畫自西牆開始,至東牆結束,每面牆壁的內容有明顯的時間段。
斯喜堆古齊殿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
例如其中的《文成公主進藏圖》,講述了641年,吐蕃與唐朝聯姻的壯觀場景,描繪了文成公主攜釋伽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珍寶、經典等物品,策馬入藏的故事。
在整個宮殿的壁畫畫面中,甚至能表達出人物的形象、神態、姿勢等,從畫面中還能看出畫面的地域,宮殿房屋的樣式,人們的著裝,節日的場景等,並借用了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技法,將山川湖泊、巖石瀑布、雪山草甸、森林山丘、花草樹木及靈禽瑞獸納入壁畫中。
「斯喜堆古齊殿壁畫,以連環畫的形式描繪了西藏古往今來的重大事件,繪畫融匯了大量的神話傳說,畫面亦幻亦真,真幻交織,把藏族對宗教、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認識形象地融匯在一起。」《羅布林卡歷史沿革與園林藝術》一文中如此介紹。
羅布林卡殿內(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羅布林卡各宮殿的壁畫題材豐富,包括佛教故事、人物傳記、諸佛、本尊、上師、密宗修行、寺廟建築等,尤其是以西藏歷史和文化發展為題材的壁畫頗具規模,是藏族據史作畫、以畫言史的代表。
壁畫之外,羅布林卡各宮殿還留存著諸多佛造像、器物、寶座、唐卡、宮殿裝飾構件等珍貴文物,都是18世紀以來西藏「雪堆白」藝術的精華之作。
不同季節的羅布林卡園內風景(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海拔3700米的園林瑰寶
外地遊客到拉薩旅遊,導遊其實不太將羅布林卡作為組團旅遊的景點,但是這裡卻讓來過的人們感覺不枉此行。
這裡也吸引了很多攝影師,他們喜歡拍羅布林卡。邁入羅布林卡,立刻從喧囂的城市進入一個安靜的世界。在他們的鏡頭下,羅布林卡的美好盡顯。羅布林卡的花兒從3月份就開始綻放了,一位攝影師這樣描述3月的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園內,有一棵百年的核桃樹,高大挺拔,撿起一顆還未成熟就落下來的青核桃,清香怡人。林卡內,隨處可見蒼松翠柏,松樹的松果很大。達旦明久頗章的水池裡,一池睡蓮被水和明媚的陽光滋養著。
夏季的羅布林卡,在攝影師的鏡頭下,繁花似錦,花團錦簇,鏡頭記錄下的美麗,都是叫不出名的花花草草。
羅布林卡繁花似錦、鬱鬱蔥蔥(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羅布林卡,從原始的自然山川到人造園林,這裡早已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厚重的宮殿、五彩的經幡,靜謐的樹林,深邃的藍天白雲,古樸淳美又莊嚴肅穆。
在園林布置上,羅布林卡的學習了內地園林的營造手法,尤其是蘇州園林的「移步易景」方式,用建築、山石、樹木營造出不同的景色和意境,但整個氛圍又透露出佛教元素和西藏高原的特點。
羅布林卡的建築,則大多是藏漢建築風格的結合。
春日湖心宮(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冬日湖心宮(拉薩羅布林卡管理處官方供圖)
「漢民族坡面屋頂的歇山、攢尖、瑩頂等形式,但整個園林的氣氛仍然表現出濃鬱的藏式園林建築風格。」有專家如此談及羅布林卡的建築風格,以園內湖心宮為例,湖光山色中,水池正中的小島上,一座方形的漢式建築殿宇,建築體量不大,襯託於石基和圍欄內,殿頂是瑩頂,銅瓦,屋頂飛簷翹角,亭閣以藏族風格裝飾。
再回到本文伊始,今年的藏曆六月三十日是公曆8月19日,雪頓節在這一天開幕。當東部地區已經立秋,迎來略有涼意的秋高氣爽,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藏族同胞們,在這一天清晨,在哲蚌寺看完曬佛後,都來到羅布林卡度過這個美好的藏民族傳統節日,平日清淨、安寧的羅布林卡,迎來了它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
如果你要去拉薩,也一定要記得去一趟羅布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