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裡約奧運會「抄襲」走紅網絡 《煙雨張家界》每日演五場創歷史
圖為左邊為裡約奧運會開幕式,右邊為《煙雨張家界》民俗演出,兩者非常相似。
新湖南客戶端8月20日訊(鄒園) 「比裡約奧運會開幕式精彩多了。」8月20日,在張家界黃龍洞景區哈利路亞音樂廳,觀看大型原生態民俗文化歌舞劇《煙雨張家界》後,眾多觀眾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因為被裡約奧運會開幕式「抄襲」,《煙雨張家界》近日走紅網絡,每日吸引了萬人前去觀看。演出場次也由原來的每日兩場增加到了每日五場,開創了張家界建市以來旅遊演藝單天演出場次的新紀錄,極大的促進了張家界旅遊的繁榮與發展。
為了更好的滿足遊客需求,《煙雨張家界》劇場也因此場場加座。哪怕是坐小板凳,觀眾的熱情依然不減。儘管如此,每天還是有近6000名遊客抱怨買不到的演出門票,不能及時觀看演出。
8月6日上午,裡約奧運會開幕式成功舉行,其獨特的巴西韻味受到熱捧。當天晚上,在張家界哈利路亞音樂廳,參加洞聽黃龍藝術季的數百名鋼琴展演選手觀看了《煙雨張家界》。在欣賞完桑植民歌和茅古斯舞蹈後,他們驚奇地發現,臺上正在表演的土家織錦畫面,竟和上午巴西裡約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場景一樣!
為進行確認,記者也回看了裡約奧運會開幕式,發現叢林起舞的畫面裡,土著族群用眾多彈力帶作為道具的精彩表演,其場景與《煙雨張家界》中的土家織錦表演如出一轍。
這是不謀而合,還是故意抄襲?記者向《煙雨張家界》演藝節目製作方負責人進行了求證。這位負責人表示,已經聽說了奧運開幕式「出現」土家織錦場景的事情。他說,裡約和張家界使用的道具都是彈力帶,裡約反映的是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土著族群的民俗文化,《煙雨張家界》反映的是張家界大山深處的土家織錦文化,「世界藝術都是相通的。
據介紹,《煙雨張家界》總投資1.8億元,自2010年起在張家界黃龍洞景區哈利路亞音樂廳正式上演,其中的土家織錦表演最受歡迎。迄今為止,該演出成功演出超2000場,接待世界各地遊客約150萬人。該演出還曾在半年之內,登上中央一套的元旦晚會和《星光大道》欄目。
《煙雨張家界》以張家界土家族、苗族最樸實的生活場景為素材,用獨特而巧妙的舞蹈和音樂,講述了土家族英俊青年洛巴衝和苗族美麗姑娘阿依朵的愛情故事,還原了原生態的湘西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