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5月初開始,商丘高速交警按照全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動」和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減量控大」整治行動工作部署,依託高速公路監控抓拍系統,在商丘高速公路各個收費站上下站口、主線卡口等處,對開車接打電話、不系安全帶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經過自動識別和人工審核後,將此類違法行為錄入集成指揮系統平臺。
據悉,商丘高速交警在轄區已安裝自動抓拍「駕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的「電子警察」82處,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抓拍450餘起。每條信息上都附有高清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到駕駛員的在接打電話。
今後,還將在各個服務區進出口、主線區間測速點等處再新增一批有此功能的「電子警察」。那麼,電子警察是如何去判斷司機確有「接打電話」的舉動呢?高速公路路面高清攝像頭可以清晰分辨端坐在駕駛座上的司機是否有交通違法行為,駕駛員的動作能夠被電子警察識別得一清二楚。所謂視頻圖像二次識別,即車輛經過電子警察卡口監控範圍時,監控設置的識別分析系統就會立即開始運作;一旦司機有使用手機的行為,電子警察就會根據已設定好的程序即時抓拍圖像,並將已抓拍的清晰圖像上傳至系統。高清卡口電子警察抓拍的所有圖像,將會經過民警審檢後,再將違法車輛的數據和信息上傳到交通違法信息系統平臺,違法車輛的車主將會收到駕駛證記2分、罰款200元的交通違法信息系統平臺告知簡訊。
「現在我們採用的這套監控系統可以對開車不系安全帶、開車接打電話、假套牌等交通違法行為,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快速抓取,實現初步識別。」該大隊負責人汪華山介紹說,「千裡眼」能夠實現多維度搜車、大數據研判及緝查布控,是規範駕駛人行為、輔助刑偵破案的有力武器。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禁止「駕駛時撥打接聽手持電話」,主要是為防範駕駛員有開車是注意力不集中,影響駕車的情況出現。據研究發現,行人走路時盯著手機,平均視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速度會減慢16%到33%。開車時接打電話,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23倍。實驗表明,開車時看一眼手機最少需要3秒,看一眼手機=盲開3秒;假如時速是60km/h,3秒鐘會盲開出大約50米,然後司機從發現危險到採取緊急制動距離要繼續行駛20米,在這個70米過程中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河南高速交警溫馨提示:為了自己和家人出行平安,要做一個文明自律的駕駛人,開車不玩手機,不分心駕駛,系好安全帶,遵守交通法規,避免引發交通事故,給自己和他人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編輯:劉傳海 審核:戴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