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清官」出自廣德

2020-12-16 徐厚冰

寧瑞鯉,字壽卿,安徽廣德長樂鄉二十三都(今北鄉新杭鎮)人,寧輝之孫。明朝政治人物,萬曆廿三年(1595年)考取進士(乙未科殿試金榜)。

萬曆二十四年(1596)任南豐縣(今屬江西撫州市)縣令,歷成都知府,後擢任浙江按察副使(萬曆四十年)、湖廣布政使、廣西按察司副使等職,「升廣西按察司副使,寧瑞鯉為本省右參政」(《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12》)。

寧瑞鯉在任時,均有惠政,大明萬曆考評天下清官,寧瑞鯉名列第一,被朝廷稱譽為「天下第一清官」。 (光緒7年《廣德州志》民國《廣德縣誌稿》·卷四十)

寧瑞鯉尤喜閱曾鞏(世稱「南豐先生」)文章,「餘不佞,亦嘗誦先生之文矣」,甚至認為自孟子以來沒有人能達到,「先生之文至矣,乃六經之羽翼,人治之元龜,自孟軻 氏以來,未有臻斯盛者也。」(引瑞鯉《重刻曾南豐先生文集序)寧與王爾、姜洪(廣德進士)共撰有《曾南豐全集》。曾鞏後裔曾敏才、曾敏道、曾國彥、曾敏行等人提出重刻《元豐類稿》,請寧瑞鯉寫序紀事,作《重刻曾南豐先生文集序》。

南宋淳熙與紹定年間,廣德軍曾各修過一部地方志,到明嘉靖十三四年間漸都亡佚。明萬曆二十年李得中修《廣德州志》(二十卷)時,請寧瑞鯉作序,寧針對南宋及明初以前修志書缺乏記載情況,在《李得中志》直言:「廣德故無志」(《桐汭新志·二十卷》)。「宏(弘)治、嘉靖兩志如霜林殘葉,蓋亦缺久矣。」(《萬曆志》)

寧瑞鯉告老還鄉後回廣德,樂善好施,有口皆碑。「謝政歸裡後,鄉裡亦多蒙其澤」。後廣德州人在古城桃州立有藩憲坊,就是為了旌表本邑名宦寧珂、寧瑞鯉。(胡文銓《廣德州志》)

相關人物:

1、寧瑞鯉祖父寧輝,字子允,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舉人,歷河間府(今河北省河間市)通判。

2:寧氏族人寧珂,字大受,廣德人,明長樂鄉(今新杭鎮)二十六都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殿試金榜進士,歷戶部郎中。

3、寧珂曾孫寧時,字際之,號愚谷,明長樂鄉二十六都人,能文善書,隱居天保鄉(今東亭鄉)羲蒼山。著有《尚書說》、《洪範解說》、《論語口授講義》等。(乾隆四年《廣德州志(十四二卷)·人物誌·》)

3、寧氏族人寧謙,字皆吉,號郎齋,明長樂鄉二十六都人,康熙四十二年歲貢,未仕,遺有《留餘堂詩集》。(張超《東亭歷代詩詞選·詩意地棲居》第112頁)

作者徐厚冰,收集整理資料時,張超先生給予了幫助,致謝!

相關焦點

  • 廣德·今創·香悅榮府排7月第3周廣德熱搜榜第一 你關注了嗎?
    房天下研究院公布了7月第3周(7.13-7.19)廣德樓盤熱搜排名,數據顯示,7月第3周(7.13-7.19)熱搜小區排名第一的為廣德·今創·香悅榮府,廣德·石榴·玉蘭灣、廣德·廣信·和園的排名緊隨其後。其中廣德·今創·香悅榮府,位於廣德市,價格為8500元/平方米。廣德·石榴·玉蘭灣,位於廣德市,價格為9200元/平方米,規劃配套有廣德中心幼兒園、大潤發。
  • 《老殘遊記》:「清官」不「清」
    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劉鶚接觸到了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渴望發展實業以"養天下",但是他仍然擺脫不了封建知識分子的局限。他看到了官場的黑暗,揭露了"清官"之惡,但是他所信奉的太谷學派, 倡導"內聖外王"的 "禮仁"體系。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自然也就成為劉鶚的理想模式。
  • 淺談廣德祈雨文化
    皖南廣德,古稱桐汭,地處吳越之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祈雨文化始終貫穿在廣德地方文化的長河中。每歲春秋廣德官民都要前往「風雲雷雨山川壇」致祭。屆時知州穿朝服「會同都司各率其屬,詣南門外恭祭」。每遇天旱,官民即求雨。偶然降雨,便認作求雨「應驗」,由此求雨之風歷代相沿。一、廣德祈雨文化的初步形成。廣德祈雨文化初步形成於祠山文化。
  •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做過封疆大吏,遺產卻只是一件衣服和幾罐醃豆
    他是清朝第一清官,做過封疆大吏,遺產卻只是一件衣服和幾罐醃豆中國封建王朝幾千年,朝代更迭無數,但有朝廷就有官員,但有官員就不可避免有貪官也有清官。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的貪官和清官都有不少,清官例如諸葛亮、魏徵、範仲淹、司馬光還有于謙(不是於大爺);貪官例如蔡京、賈似道、劉瑾等。但如果說被人們最為熟知的大貪官和大清官,估計就是滿清王朝的兩個人了。很有意思,如此著名的兩個人,來自同一個朝代。
  • 滿清第一清官于成龍少見的勵志詩《署中晚菊》,感慨出自廣西羅城
    西風搖落今重九,正是凌霜得意時,「清官第一」于成龍硬憾羅城《署中晚菊》桃李芳菲有盡期,菊花愛晚獨遲遲。西風搖落今重九,正是凌霜傲雪時。在歷史上很有名,被康熙譽為「清官第一」,百姓更是親切稱他「於青天」,「於青菜」。去世的時候,康熙還破例親為撰寫碑文,這是對他廉潔刻苦一生的表彰。而這一切,都要從他到任廣西羅城說起。
  • 美麗廣德:蒼穹的偏愛,造化鍾神秀!
    深度遊廣德,你會驚訝地發現,上蒼似乎格外偏愛廣德,賜予了它山、水、林、洞的別具一格、別樣生機,讓你發自內心地感嘆:「廣德美景,造化鍾神秀!」
  • 安徽廣德境內有哪些著名山峰?
    橫山遠眺,廣德十景之一。橫山是江南文化歷史悠久的一座名山,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賜封為「天下英靈第一山」。祠山文化輻射江南數千裡,廣德的祠山大帝曾被推薦為「祠山祖庭」,並稱「天下第一香火」,是橫山國家森林公園之魂。馬鞍山位於安徽省廣德縣四合鄉馬鞍村,為廣德縣最高山脈,海拔為863米。
  • 略論廣德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層次(下)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只有滿足地域性和特色性兩個要求的文化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地方的核心文化,或者說是第一層次的文化。而相對具有地域性或者特色性,以及附屬於核心文化的地方文化則屬於第二層次。(一)第一層次文化縱觀廣德地方文化發展史,按照地域性和特色性來劃分的話,廣德文化第一層次應該是祠山文化和移民文化。
  • 廣德當前三居室排行出爐:廣德·今創·香悅榮府領跑
    截至今日廣德新房關注度數據已出爐。房天下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當前,三居室關注度TOP10分別為廣德·今創·香悅榮府、廣德·石榴·玉蘭灣、廣德·中梁江山御景、金峰·崇文府、廣德·廣信·和園、廣德·今創·香悅蘭庭、華地·翡翠公園、廣德·石榴·清水灣、綠地香港廣德城際空間站、發能·濱河首府。值得注意的是,關注度數據是根據用戶瀏覽樓盤行為產生。
  •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除了清官包拯還有蘇軾等人你都知道麼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也因清官包拯(包青天)而廣為人知,但寇準、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人也在開封府任職過,你知道麼?歷史朝代的變革,湧現出許多的歷史著名人物清官,其中以包拯斷案鐵面無私最為出名,也被民間稱為青天大老爺,而包拯所在的開封府,也被譽為天下首府。
  • 廣德橫山是徐霞客旅行逗留時間最短的一座名山
    也許有人會問,距黃山僅僅200餘公裡的「天下英靈第一山」——廣德橫山,徐霞客來旅行過嗎?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其第一階段旅行路線:江陰——應天府(今南京)——宜興善卷洞——廣德州——黃山——鄱陽湖——武昌府(今武漢)——太和山(今武當山)——華山——嵩山——開封府——淮安府——江陰。至崇禎六年(1633年),48歲的紀遊前段,歷時20年,但遊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 千古名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出自哪本書?
    看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聰明的你一定會聯想到「熙熙攘攘」這個成語,沒錯!成語「熙熙攘攘」的確和這那小師想考考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出自哪本書?今天的題目也和這句話有關,來一起看看。
  • 品味山水竹鄉 來一場廣德生態之旅吧!
    嶽飛抗金六戰六捷,朱元璋激戰元軍,粟裕、王必成率新四軍浴血奮戰,錢學森指導中國第一枚高空生物實驗火箭發射升空……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均發跡於此。 青山延綿 聽竹濤不絕於耳 孔子登泰山而曉魯,在廣德,不登笄山,不知廣德竹多。
  • 安徽廣德特產有哪些?15種廣德特產、美食與小吃,只為她而寫!
    最近,小編很少寫「土特產」類的文章,昨日偶然翻開畢業照,想起廣德市的那個她……這兒系統介紹一下安徽廣德特產,能否睹物思人,就看你們的!廣德特產是什麼?廣德土特產有哪些?廣德四絕,你了解嗎?據統計,安徽廣德特產包括不限於廣德四絕、廣德毛腿雞、廣德毛竹、施村蜜棗、明德摺扇、廣德板慄、下寺蜜棗、拓粿、南瓜子、野生葛根粉、葛根茶、小筍乾、艾草青團、黃金茶、笄罩山有機茶等15種名優土特產、小吃與美食,你都見過嗎?
  • 古人眼中的廣德十景
    安徽廣德,江南古城,山清水秀,旅遊景點眾多。早在500多年前弘治年間,知州範昌齡首次提出「桐川八景」,萬曆年間,李得陽在「桐川八景」的基礎上提出了廣德十景,於是廣德十景屢見志書。「家鄉夙號古桃州,往歲巡方作勝遊。南有靈山北大洞,無邊風景入雙眸。」一、橫山遠眺。
  • 作為廣德人,你知道有大廣德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麼?
    唐天寶年間將橫山封為祠山,此後歷代遞加封號褒揚;明太祖也曾幸臨祠山賦詩,稱之「天下英靈第一山」。於是人們對張渤的祭祀,逐漸興盛,致使形成了我縣獨有的文化現象——祠山文化。其影響遍及皖南、蘇、浙、滬、贛、湘、閩、臺等地。 041-I   廣德民歌清同治年間,我縣由豫、鄂等省移民帶來的原籍民歌豐富多樣、異彩紛呈。
  • 2019中國·廣德(南京)文旅推薦會拉開帷幕
    本次廣德(南京)文旅推薦會以「悠遊廣德 百聞不如一薦」為主題,活動現場,廣德、南京兩地旅遊界人士共聚一堂,感受廣德文化和旅遊資源,共商兩地旅遊合作大計。作為安徽省唯一一個與浙江、江蘇毗鄰的城市,廣德位於安徽東南部,也是長三角區域重要的旅遊城市,素有「鎖三吳,襟兩浙」之稱。
  • 廣德的剿匪鬥爭(一):解放初期廣德匪情
    廣德地處蘇浙皖3省8縣交界的山區。新中國建立前,這種區位,一方面有利於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在廣德開展革命活動。另一方面,歷史上廣德匪患也較嚴重,反動封建勢力盤根錯節,敵特組織在廣德易於建立據點盤踞,且經營多年,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其中有一部分屬於以土匪為職業的慣匪。
  • 氣死金兀朮,笑死老牛皋:到底是廣德牛頭山還是肥東太子山?
    「事實上在廣德的很多歷史資料上,並沒有提到相關的遺蹟。嶽飛一生戎馬,在很多地方打過仗,《嶽飛傳》上也並沒有很明確的提到牛頭山就在廣德。不過因為在廣德打仗時間比較長,六戰六捷留下的不僅僅是很多故事,還有很多真實的遺蹟。所以,很多老百姓願意相信故事中所說的大戰牛頭山就在廣德。」「廣德縣誌裡簡單的記載有牛頭山大戰這回事兒,但是具體也沒有說在哪裡。
  • 循吏·清官·民心
    百姓稱頌的清官,就是史稱的循吏。從「史記」起,二十四史都有「循吏列傳」,《清史稿》循吏中,曹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大挑一等錄用後,一直在知縣位上任職,因在鴉片戰爭中抗英有功,「著以知府升用」,可後來又被清廷註銷所升官階。他在宦海沉浮的30餘年,躬身自勵,所到之處,興利除弊。勤政為民,做了不少大事、好事、善事,深得民心,被當地百姓稱為清官。所以,人對社會的價值,不在於做官的大小,事業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