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暢通的219國道,直達阿里地區首府獅泉河。
前面的山腳下就是阿里的昆莎機場。
阿里昆莎機場位於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西南45公裡處的昆莎,這是繼拉薩貢嘎機場、昌都邦達機場、林芝米林機場後又一重要進出西藏的空中通道。
阿里機場位於海拔高度4274米的葛爾藏布河谷地帶,僅次於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海拔4334米的昌都邦達機場和海拔4280米的四川康定機場,屬於高高原機場。昆莎機場滿足空客A319等高原機型的起降要求,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2萬人次。阿里機場於2010年5月27日首飛試航成功,並於2010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從此,&34;的阿里不再遙遠。
但我們這次的阿里之行是靠車軲轆一圈一圈攆過來的,在高原地區,要適應高海拔,能不飛儘量不飛,這也是高原行走的一個常識。
旅行,要的就是行走的過程,直飛,旅行的意義就損失了很多。
在219國道上,看到了騎行者,能在這條路上騎行的,絕對是勇士!
看到經幡了,說明這裡是一個埡口。果然,這裡是獅泉河達坂,海拔4785米。
一個帳篷營地,這裡應該又是一個護路站。
前方就是獅泉河鎮了,西藏阿里地區首府。獅泉河,我們來了!
天上阿里,藏西秘境,下午三點,我們終於到達了阿里首府獅泉河。
獅泉河鎮,因地處印度河上遊獅泉河旁,故名獅泉河鎮。獅泉河畔原來是一片荒涼的紅柳灘。1964年,新藏公路通車後,這裡開始建設營房和簡單的公共設施。1966年,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從噶爾昆沙遷來此地,艱苦創業,進行各類設施的建設;到了20世紀80年代,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城鎮初具規模。1988年,噶爾縣也將政府所在地遷到這裡。噶爾意為帳篷、營帳,因歷史上曾作為兵營駐紮地而得名。獅泉河鎮海拔4255米。
這就是獅泉河鎮周邊的紅柳灘。
紅柳,又名檉柳,灌木小喬木類,老杆和老枝的樹皮暗灰色,當年生木質化的生長枝淡紅或橙黃色,長而直伸,有分枝,第二年生枝則顏色漸變淡。在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廣泛分布。紅柳當前除飼料用外,主要用於營造農田防護林和固沙林。
獅泉河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新城。阿里政府機關在1965年7 月23日遷至獅泉河鎮。當時的鎮容僅限於目前鎮中心的一小片地方,周圍一片荒漠,只有沿河兩岸叢生的紅柳顯露著生機,冬春季節幾戶牧民前來放牧,便成了這裡最早的&34;。
目前,獅泉河鎮已形成9 縱8橫的城市道路架構,城區道路基本實現了路面混凝土、路邊種紅柳、彩磚人行道,商業店鋪規劃整齊、周邊環境乾淨衛生,形成了工業區、辦公區、居民生活區、商業服務區的城鎮發展布局合理的格局。
城中的商店、餐館臨街而開,公用電話隨處可見,路邊樓房、平房錯落有致。小鎮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曠的荒野戈壁上卻顯得繁華,充滿生機與活力。
這就是小鎮名由來的獅泉河。獅泉河是藏語&34;的意譯名稱,這條河流發源於岡底斯山的西北麓,因為源頭的地形非常象一個獅子口,一股溫泉從獅子口中汨汨地湧出,所以這條河就稱為獅泉河。獅泉河鎮坐落在荒野戈壁灘上,悠悠的獅泉河水象一條吉祥的哈達從鎮邊流過,成了阿里首府獅泉河鎮的母親河。
現在獅泉河鎮上常住人口雖僅有1萬餘人,然而在人煙稀少的阿里,卻是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3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灘,1964年,隨著新藏公路的通車,我國海拔最高的城市便在這片海拔4300多米的荒地上崛起。
如今, 漫步獅泉河街頭,各種商店、餐館鱗次櫛比,紅色的夏利計程車穿行於主要街道,司機們說,夏利都是卡車&34;進來的,否則它們靠自己的輪子,是無論如何進不了也出不了獅泉河鎮。
獅泉河鎮雖是草原孤城,但人們已開始告別&34;的生活方式。夜晚的獅泉河,街道燈火通明,各種藏式酒吧和夜總會裡傳來陣陣歌聲。人們可以隨時在鎮裡吃到可口的夜宵。 從前,&34;是獅泉河幹部群眾的大難題。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疆葉城和拉薩的蔬菜不斷進入,使獅泉河&34;的狀況大為改觀。1998年開始,阿里投資76萬元,在獅泉河鎮建設了120畝露天 菜地和500多平米的玻璃溫室,年產蔬菜28萬多公斤,獅泉河又投資350萬元,建設面積為200平方米的32座玻璃溫室,建成後將增加蔬菜產量 138萬公斤,可從根本上解決空中城市吃菜難的問題。我們今天的午餐就選擇了在獅泉河鎮就餐,吃的仍然是川菜。
整個城鎮以環島為中心,有四條馬路向外延伸:南部為商業街,東部和西部為地區政府各部門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縣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由於以前實行計劃經濟,使得阿里整體發展十分緩慢,物資供應一直都很困難。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後,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阿里才得到迅速的發展。如今,獅泉河已發展成有20,000人,90%以上為藏族同胞的新興高原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