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中醫院:針灸治癒呃逆症

2020-12-25 速新聞

近日,一面繡有「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錦旗被送到了宿遷市中醫院針灸科醫護人員手中,以表達對全體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兩個多月前,市民臧女士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呃逆,呈陣發性,時有噁心嘔吐,至外院查胃鏡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後於外院住院治療一周效果不明顯,遂至宿遷市中醫院針灸科門診就診。方娟主任細心為臧女士行針灸治療後症狀緩解,臧女士及其家人開心回到家中。沒想到半個月前,臧女士再次出現頻繁呃逆,噁心嘔吐亦較前加重,開始嘔吐的還是吃下去的食物,後來出現咖啡色的物質。家人趕緊帶臧女士又來該院診治,為求進一步系統診治收治入院。方娟仔細問診,查看舌苔脈象,四診和參,決定為患者行辨證針刺及艾灸治療。臧女士特別怕冷,每次行艾灸治療前,方娟都囑咐護士給臧女士的艾灸盒裡的艾柱多放一些,讓她多做一會兒。經過半個月的精心診治,臧女士呃逆及噁心嘔吐的症狀基本消失,原先怕冷的症狀現在也好多了。

針灸是針刺和灸法的統稱,是一種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是中醫學「內病外治」的體現。它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特定的操作手法調節人體整體的功能狀態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多年來,該院始終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理念,大力開展中醫藥特色診療服務,用真心、愛心為患者解除痛苦,用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守護患者的健康。

錦旗雖小,但分量不輕,它傳遞的不僅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彰顯的更是醫患之間彼此的真誠與信任,是對每一位醫務人員一點一滴付出的認可和感謝,同時也是一種鼓勵,使得我們更加精心的工作。(針灸科 張晗)

責任編輯 劉珩 王成莉

相關焦點

  • 璧山區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傳承創新中醫國粹,針灸診療便民暖心
    走進璧山區中醫院針灸康復科,濃濃的中醫氣息撲面而來,古樸的中式茶色鏤空裝修,擺放整齊的醫療設備,操作規範的各項針、灸、推、罐,護士們輕言細語、體貼入微,醫生更是手法專業、一絲不苟。針灸康復科病房內,患者冉世華因頸椎肩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頸肩疼痛,正在醫院針灸康復科接受針灸治療,其肩背部的重要穴位插滿了密密麻麻的電針。
  • 東海縣中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李同江:從初一到十五都在上班
    然而,今天上午,筆者在東海縣中醫院針灸推拿科看到,科主任李同江從大年初一到現在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舍小家顧大家,為患者排憂解難,讓同事們回家過年。筆者在位於三樓的針灸推拿科見證了李同江為患者解憂除痛的場景。「李醫生,今天我的脖子能自由活動了,也不疼了,你看還要繼續針灸吧?」一位姓張的女士正與李同江溝通病情。
  • 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2017年1月13日宿遷市政府公開發布《市政府關於頒發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的決定》文件,授予「綠色合成索非布韋及其中間體的研發及產業化」等6個項目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授予「高增感度星光級日夜全彩網絡攝像機系統」等17個項目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授予「光觸媒滌綸提花遮光窗簾」等35個項目2016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 2015年度宿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選)名單公示
    如公示後一周內無異議,即報宿遷市人民政府批准授獎。無機半導體納米結構材料在高靈敏葡萄糖和腫瘤標誌物檢測中的應用研究完成單位:泗陽縣中醫院、揚州大學主要完成人:楊佔軍、賈建紅、史碩達、李守山、熊化萍、            崔夢麗、劉芳
  • 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傳承工作室落戶石家莊市中醫院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 通訊員段曉晶)12月24日,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傳承工作室落戶石家莊市中醫院。當天,石學敏院士在該院公開收徒,五位中醫骨幹拜石學敏院士為師。
  • 安徽省中醫院門診可預約掛號
    記者昨天獲悉,省中醫院已正式推出門診預約掛號服務,患者就診將更加方便。另外,省中醫學院附屬針灸醫院將在夜間和節假日正常開設門診。而深受慢性病患者歡迎的「冬病夏治」也將於本月21日正式開始。
  • 杞縣百餘人針灸後皮膚潰爛:為何會染膿腫分枝桿菌,如何治療
    患者經過針對性抗感染治療或切開引流,是可以治癒的,但可能會留下皮膚疤痕等。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就診患者出現分枝桿菌感染,涉事診所及醫生存在明顯過錯。他建議,患者收集好證據,可先與診所及醫生協商賠償事宜,如協商不成,可將診所及醫生一併起訴於當地法院,如情節嚴重的,可選擇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來維護合法權益。
  • 領略東方古老智慧 香港中路街道探店凱祥中醫院
    香港中路街道 「探店春光裡 盡遊香港中」時尚打卡月活動在陸續探訪轄區綜合商超、餐飲美食、時尚家居、運動健身、新零售業態等多個行業領域後, 5月11日來到凱祥中醫針灸醫院再度開啟直播打卡,帶領網友領略了中醫這一永不褪色的東方智慧,參與此次疫情防控的鄰裡情志願者受邀現場體驗了中醫院愛心提供的艾灸理療服務
  • 深圳中醫院妙手施針喚醒臺灣「植物人」 家屬感謝
    晶報訊(記者羅秋芳)昨天,曾被別的醫院認為無治好希望的72歲「植物人」臺胞陳寶鳳,揮別了用針灸讓她甦醒的深圳市中醫院醫護人員,登上了回臺灣的飛機。  前天下午,記者在市中醫院看到陳寶鳳已能說些簡單的語言,如「你好」、「謝謝」、「再見」等,還記得自己有兩個女兒。
  • 贛州市中醫院第二屆膏方節義診活動順利舉行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李元鳳、記者廖雲萍報導: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健康養生的獨特優勢,弘揚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傳播中醫藥健康養生知識,12月20日,贛州市中醫院第二屆膏方節義診活動在贛州市中醫院順利舉行。
  • 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於10月1日啟用
    魯網9月2日訊 「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重點工程」、「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示範基地」、濰坊市「提升市區」重點醫療衛生項目——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10月1日正式啟用!  共圓中醫夢,奮鬥新時代  濰坊市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 國醫大師石乃金和王朋衛成立新病毒肺炎針灸急救防控研究中心
    2020年春節前後,中國武漢地區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情況緊急,國人恐慌,國醫大師石乃金緊急召回親傳弟子王朋衛等,在解放軍421醫院廣東軍區廣州第14幹休所右側的廣東藍金傳統醫學針灸研究所緊急成立新病毒肺炎針灸急救防控研究中心!
  • 宿遷市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和工人先鋒號獎項公布
    「宿遷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宿遷市湖濱新區綜合執法局江蘇國瑞科技有限公司長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江蘇省蘇洋釀酒有限公司宿遷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宿遷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行政執法支隊宿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宿遷陽光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分行
  • 江蘇省宿遷市的泗洪縣和江蘇省宿遷市的泗陽縣
    江蘇省宿遷市的泗洪縣。泗洪縣在哪裡?泗洪縣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縣政府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和諧路。泗洪縣有哪些景點?旅遊推薦: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城頭鄉。
  • 河北省中醫院名醫堂28名名老中醫坐診
    河北新聞網訊(周文平)日前,河北省中醫院名醫堂匯集了省內28名國家級、省級名老中醫坐診,廣大患者只要到名醫堂,就可找到省內、國內權威的名老中醫,享受優質中醫服務。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2011年,省中醫院專門開設了名醫堂,集中該院的多名中醫專家,為廣大患者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服務。
  • 杭州市中醫院鄔氏皮膚科 是怎樣鍛造成一張「金名片」的?
    新中國成立後,鄔詩英於1956年加入杭州廣興聯合診所(杭州市中醫院前身),成為該院中醫外科的創建人之一。幾十年來授徒帶教、樹人傳技,為中醫外科培養了不少人才,並受聘擔任了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外科學會顧問。 至20世紀60年代,鄔氏中醫皮膚科已成為廣興聯合中醫院中醫外科,為當時的杭城人民提供醫療服務。
  • 射洪縣中醫院隆重慶祝建院60周年
    四川新聞網遂寧12月26日訊(蘇勤)12月21日-23日,射洪縣中醫院建院60周年職工文藝晚會、全國中醫醫院專科建設院長培訓班暨射洪縣中醫院建院60周年學術交流活動在射洪成功召開。12月21日,縣中醫院建院60周年職工文藝晚會在縣藝術劇院舉行,中國中醫藥報社副社長陸靜、甘肅省中醫院院長李盛華、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王超、四川省骨科醫院院長沈海、杭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楊勇、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米銀軍等省內外相關單位負責人和遂寧市政協副主席劉峰、遂寧市衛計委主任李道丕及縣領導稅清亮、李曉曦、鄧茂、黎雲凱、張朝書、王勇、王慶華等出席晚會,並為射洪縣中醫院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相關個人和醫務人員頒發了突出貢獻獎
  • 德州市中醫院開展 「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試點工作 惠及24個...
    1月13日,孫女士在德州市中醫院辦理了「中醫日間病房」相關手續,在康復醫學科接受治療。「以前因為沒時間治療,延誤了病情,現在好了,不僅能隨治隨走,還能納入醫保報銷,對老百姓來說真是件好事。」孫女士興奮地說。自1月1日起,我市「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試點工作實行,市中醫院是全市三家試點機構中唯一一家三級甲等中醫院。
  • 市政府關於表彰2015年宿遷市勞動模範的決定
    附件:2015年宿遷市勞動模範名單宿遷市人民政府2015年4月27日附件2015年宿遷市勞動模範名單沭陽縣(38名)江豔林(女)瑞聲科技(沭陽)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陳曉雲(女)沭陽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宣麗君(女)江蘇寶娜斯針織有限公司資金部經理
  • 針灸這麼火!您適合針灸嗎?
    在開始說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針灸。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運用手法,以調整營衛氣血;灸法是用艾絨搓成艾條或艾炷,點燃以溫灼穴位的皮膚表面,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2006年中醫針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