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戰國時代,大名之間戰鬥方酣的時候。
1553年(天文22年),織田信長繼任織田家之主的地位不過兩年光景。[1]尾張以北的美濃國之主齋藤道三捎來訊息,想在富田的正德寺(今愛知縣一宮市、聖德寺遺蹟)會見織田信長。齋藤道三以一介賣油商的微賤之身,在美濃內亂之中誅殺重臣,流放守護,於十年前做了美濃國主。[2]向來心狠手辣,能謀善戰,人稱「美濃蝮蛇」,是有名的厲害人物。而織田信長,年紀不過二十,不守禮法,放浪形骸,人人都道是「尾張のおおうつけ」。[3]當年齋藤道三奪下美濃一國的時候,正值織田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將尾張握於掌中。雙方交兵數年之後休戰言和,締結盟約,[4]齋藤道三的女兒嫁與織田信長為妻。當時武士家婚嫁看重的是對方的地盤和勢力,婚姻之約即為同盟之約。雖然結了親,齋藤道三卻從未見過織田信長本人。此次齋藤道三發出邀約,織田信長便痛快應允,啟程前來。
對於織田信長「おおうつけ」的名聲,齋藤道三是早有耳聞,這次請織田信長過來,就是要看看織田信長是何等樣人。齋藤道三安排下七八百有身份的長者,上著肩衣下束寬袴,人人裝束齊整,端然正座,列於正德寺佛殿廊緣,顯得十分隆重,只等著看織田信長如何能吊兒郎當的從這些禮儀端嚴的長者面前經過。齋藤道三自己則隱身於來途道邊小屋之中向外觀看。
一隊人馬漸行漸近了。只見織田信長,頭上用一根鮮豔奪目的黃綠色平編帶子,把頭髮扎得像一把朝天的茶刷;身上一件入浴時披的麻料單衣,還褪下半邊袖子;倒是帶了大小兩把刀,鑲金嵌銀的刀柄上卻纏著草繩;粗麻繩套在臂上當作了臂環;打火石、葫蘆如耍猴兒藝人一般七七八八掛在腰間;下身是只到腳踝的半袴,已經不合國主大名的身份,居然是虎皮和豹皮做的,還染成了四種顏色。
這一身行頭奇形怪狀的,是我女婿?齋藤道三看得腦殼都疼了。
可是,看到織田信長身邊簇擁的親隨衛隊,齋藤道三不由得大吃一驚。
只見七八百名足輕,個個精神抖擻,手中持朱紅色長槍,長度足有三間半,這是當時長槍能做到的最大的長度。[5]戰場之上,足輕組成橫排列在隊前以長槍直擊敵陣,這般長度,敵軍是輕易近不得身的。齋藤道三暗估數目,長槍足有五百杆。
這還不算,隊伍裡另有一樣新鮮之物——火繩銃。這可是當時最尖端的武器,以火繩點燃火藥,發射彈丸,自鐵製槍筒射出,數百米之外,敵人非死即傷,向來的刀劍遠不能比,尤其集團作戰批量使用,更顯威力。這樣的火繩銃,織田信長的隊伍裡足有五百支。想來西洋火繩銃是葡萄牙商船漂流到種子島時傳入日本的,距今不過十年光景,不知織田信長何處造得,竟能在軍中配置起這許多來。[6]這有名的「おおうつけ」原來非比尋常。
待到齋藤道三來至二人約定正式會面的正德寺佛堂之上,推開屏風,又是一驚。不對吧,換人了?
面前的織田信長已經判若兩人。只見他髮髻梳成武士中規中矩的折髷髻,身穿最合國主大名身份的、長過腳面的褐色長袴,並依禮佩好了短刀。剛才身上那些髮帶、草繩、雜七雜八的玩意兒,一下子全都消失不見了。
敢情這個織田信長什麼都明白啊。「美濃蝮蛇」齋藤道三感覺今天被這個毛頭小子擺了一道,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會見過後,齋藤道三率軍回程,織田信長帶隊執禮相送。兩軍並行,齋藤道三軍士手中的中長槍比之織田信長軍士的長槍短了好大一截,看在眼中,甚覺刺心。齋藤道三心下明白,今日之會若是在戰場,自己只怕頃刻之間就已全軍覆沒了。因此上愀然不樂,一路行來默默無言。偏生身邊的豬子高就還看不出齋藤道三的心思,湊近前來說道:「依我看,這織田信長還就是個おおうつけ啊。」齋藤道三喟然長嘆:「他是うつけ?只怕今後我的兒子們都要給這個うつけもの牽馬墜蹬了。」
讓齋藤道三感到震撼的,是織田信長對新式武器的敏銳,還有強兵為後盾的雄霸之氣,而事實也正如齋藤道三所料。十餘年後,織田信長果然攻克美濃,以此為起點,開始了天下布武的進程。
注釋:
[1] 織田信長繼任家督是在1551年(天文20年)。織田信長與齋藤道三見面的年份有不同說法,此處採用《信長公記》的天文22年說。會見經過依據《信長公記》首卷記載。
[2]齋藤道三做美濃國主在1542年(天文11年)。
[3]「おお」即「大」。「うつけ」可以寫做「空け/虛け」,即「からっぽ」,內在空虛的意思,引申為呆傻愚笨的人,或是不通常識的人。也稱「うつけもの」。這裡可以譯為「尾張大傻瓜」。
[4] 1548年(天文17年),織田信秀與齋藤道三媾和。
[5] 間:長度單位,1間為6尺,約合1.8米。
[6] 近江坂田郡國友村自古有冶煉工業傳統。1543年(天文12年)葡萄牙商人漂流種子島,將西洋火繩銃傳來日本,之後,此地發展起火繩銃製造業。據《國有鐵炮記》,1549年7月,織田信長向國友冶煉匠人訂購五百支火繩銃,翌年10月交貨。當時距離種子島火繩銃傳到日本僅僅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