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民企27家 海航3300億獨進前十

2021-01-09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9月10日上午,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江西南昌正式發布了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名單、跨國指數及其分析報告。這100大跨國公司共有27家民營企業,前十位排名僅一家民企入圍——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3300億元海外資產位居第六。

此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8585.04億元海外資產位列第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5869.71億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4948.60億元)分列二三位。其餘前十位分別是——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

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及其跨國指數主要有三方面特點——規模繼續擴大,入圍門檻大幅提高;有54家公司跨國指數高於平均跨國指數;公司總部在經濟發達地區佔大多數,國有控股公司仍然佔據明顯的主導地位。

根據中企聯公布的報告顯示,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海外資產總額達到80783億元,比上年增長14.00%;海外營業收入達到490012億元,比上年增長3.58%;海外員工總數達到1166176人,比上年增長15.26%。

從入圍門檻來看,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入圍門檻為61.47億元,比上年增長48.19%,而2011年僅為7.52億元,七年來共增長53.95億元。2012年至2016年入圍門檻分別為8.82億元、14.91億元、21.00億元、26.67億元和41.48億元。

從上榜企業來看,今年100強跨國公司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能源、電力以及裝備等領域,以及一些涉及電信、網際網路領域。民營企業有2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餘73家均為國有及國有控股公司(43家央企),這說明當前大企業國際化仍是國有控股公司佔據主導地位。

另外,華為(1996.35億元)、越秀、騰訊(1493.74億元)、聯想(1312.53億元)、吉利、復星、濰柴、海爾(900億元)、TCL等民營企業與此前相比變化不大,其它基本都是大型國有控股公司及能源企業等。海外併購較多的公司——復星排名第21位(1128.28億元),萬達排名第23位(1031.57億元)。

經濟觀察網了解到,在今年8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人民銀行、外交部《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限制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相關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從榜單上看,中國在2016年走出去的還是大型央企或地方國企居多,當然也有一些知名的民營企業,不過綜合去看,非金融類企業大部分都集中在海外投資最多的一些領域。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七年推出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分析報告。跨國公司100大榜單是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的基礎上,依據企業自願申報的數據,由擁有海外資產、海外營業收入、海外員工的非金融企業,參照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的標準,依據企業海外資產總額的多少排序產生。

跨國指數按照(海外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總額+海外資產÷資產總額+海外員工÷員工總數)÷3×100%計算得出。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國指數為14.85%,比2011年提高2.61個百分點。

此外,按照海外營收排序,位列前十的跨國公司分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公司。

按照海外員工數排序,位列前十的跨國公司分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電 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按照跨國指數排序,位列前十的跨國公司分別是——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航運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跨國指數居首位,達到62.59%。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國指數為14.85%,其中高於平均跨國指數的公司達到54家。

這100大跨國公司,其中有12家工業和商業機械裝備業,金屬製品業11家,汽車及零部件業、消費品生產業、房地產各7家,批發貿易業6家,運輸倉儲業、電力生產業、電信及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業各4家,石油天然氣開採與石油煉製及相關業、通信設備業、煤炭採掘及採選業、化學品製造業、公用事業服務業、軍工各3家。

從公司總部所在地看,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主要在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北京佔43%,廣東佔10%,浙江佔8%,上海、山東各佔6%,安徽4%,江蘇佔3%,河北、湖南、甘肅各佔2%。

 

相關焦點

  • 從年入6000億,到負債7000多億,這家500強民企敗了,買飛機求生
    國內有不少民營企業的發展是相當不錯的,目前華為是我國的第一大民企,而且在全球不少的國家都是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的。這兩年正威集團的發展也相當得不錯,在民營企業中也是名列前茅。要知道這家民企曾經是國內的第二民企,並且也是我國第一家五星航空公司,但是為什麼會在這幾年出現如此大的滑坡呢?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家民企相當的神秘,但是在不少地方都能發現這家公司的存在。
  • 萬億海航集團破產!中國第二大民企將走向何方?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先後已有維珍航空、哥倫比亞航空、泰國航空等多家國際知名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重整。02萬億海航,中國僅次於華為的民企海航集團,巔峰時期,資產規模曾高達1.23萬億。天眼查數據顯示,僅以海航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將其對外投資向下穿透3層後,可得出海航集團旗下有37家上市公司,分為:12家A股上市公司、3家港股上市公司、22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公司行業分布廣泛,涉及商業服務業、零售業、網際網路、商品貿易、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航空運輸業、計算機、貨幣金融服務業以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9大行業。
  • 海航終局,資本大鱷沉浮史
    在海航的創業史中,陳峰拿著1000萬元創立海航、單槍匹馬「十上華爾街」,博得索羅斯投資的故事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儘管索羅斯早已向媒體澄清過,他投資海航的理由僅僅是由於它是中國運行效率最高的航空公司,而他在美國投資的捷藍航空同樣收穫了豐厚的回報。
  • 海航失寵:7家子公司總市值已蒸發100億美元
    [摘要]自幾個月前陸續復牌以來,7家子公司的總市值已經蒸發了約四分之一,彰顯出海航集團在出售資產以償還亞洲最大規模債務之際所面臨的挑戰。在海航集團開始扭轉400億美元的海外收購狂潮並暫停七家上市公司的交易幾個月後,投資者給這場動蕩貼上了一個價格標籤:100億美元。這是這些子公司截至9月25日所損失的市值。
  • 海航董事長坐不了海航飛機了…
    公司行業分布廣泛,涉及商業服務業、零售業、網際網路、商品貿易、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航空運輸業、計算機、貨幣金融服務業以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9大行業。用陳峰總結的話來說,除了保險套的企業沒有,其他都買了。在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海航集團還以6182億的營收排在華為之後,是中國第二大民企。
  • 世界500強公布:中國120家上榜,3家進前五
    沃爾瑪連續第五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它和三家中國企業——國家電網、中石化和中石油繼續分列榜單前四位,位次沒有變化。利潤榜前10位的四家中國公司仍然是工建農中四大銀行。 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八家都來自中國大陸,除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其餘七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 海航宣布破產重整,中國企業的《絕境求生》
    2016年,一部表現中國企業和資本市場真實故事的紀錄片,通過對不同當事人的採訪,講述了地處中國西北戈壁一家企業和一群職工深陷絕境後,如何通過破產重整,應對命運之變的紀錄片《絕境求生》,榮獲了2016「金熊貓」國際紀錄片「最受社會關注紀錄片」、國家表彰「2017年度優秀紀錄長片」和「優秀攝像」獎等多項大獎。
  • 宜城15家企業入選2020襄陽民企100強
    本網訊記者劉毅報導:近日,第七屆(2020)襄陽市民營企業100強名單發布,宜城富民建材、嘉施利化肥、四海糧油、中泰德盛等15家企業名列其中。宜城市工商聯獲「2020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工作突出單位」榮譽稱號 。
  • 海航只能向政府求救了-虎嗅網
    目前具體的接管內容、航空資產處置方式暫未公布,海航會出現新的一號人物嗎? 據財聯社報導,其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聯合工作組成立後,陳峰會繼續掌舵海航集團。「工作組進駐不會改變海航民企角色;聯合工作組首要任務是防範債務危機影響航空安全,損害公共利益。」
  • 海航再進甩賣季 國泰航空42億接盤香港快運
    處置3000億資產沒能解決危機  海航清倉大甩賣仍在持續。  3月27日,國泰航空(0293.HK)公告稱,以49.3億港元(約合42.2億人民幣)的價格,完成了對海航旗下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的收購。  2006年,海航通過投資接掌香港港聯航空公司45%股權,「賭王」何鴻燊持有另外55%股權。
  • 揭秘海航真相:希爾頓酒店、德意志銀行的幕後大老闆,神一樣的存在!
    2016年是中國資本在國際併購上最為活躍的一年。全年披露的海外投資/併購交易達438筆,累計資金高達2158億美元(約合1.47萬億人民幣),較2015年大漲148%。民企是海外併購的核心力量,其中以復星、安邦的報導最多,隔三差五便有大動作。但到了年底一「結算」,國內最大的「金主」依舊是一直悶聲幹大事的海航。
  • 海航董事長坐不了海航飛機了
    除此之外,海航集團旗下還有多家星級酒店,其中最高端的唐拉雅秀酒店,在北京、天津、三亞、東莞等地開有分號。 全國第二大民企成「老賴」 海航集團,巔峰時期,資產規模曾高達1.23萬億。
  • 中國民企500強出爐:浙江70家、江蘇僅32家,它才是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成為今年中國500強民企黑馬,今年美團市值是去年的三倍之多,以1.63萬億躋身前三位。此外,中國500強民營企業前十名總市值為18.8萬億,佔500強總市值的33.5%.下面來看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所分布的省份。
  • 海航再進甩賣季,國泰航空42億接盤香港快運
    海航清倉大甩賣仍在持續。3月27日,國泰航空(0293.HK)公告稱,以49.3億港元(約合42.2億人民幣)的價格,完成了對海航旗下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的收購。同時,海航旗下的IT外包服務商文思海輝被曝出售談判已經進入第二輪競購階段。包括中國銀聯、神州數碼、梧桐樹資本、東軟集團及Advent International(美國)、Tech Mahindra(印度)共六家中外機構參與其中,各方給出的報價在5-7億美元之間。
  • 大而不能倒?海航求援!2年花掉5600億,如今海南政府出手……
    在高峰時期(2017年12月末),海航總資產規模高達1.23萬億元,而在2005年,海航總資產還不到200億,12年時間膨脹60餘倍。海航總資產膨脹的兩個重要節點,一個是2010年,當年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00%;一個是2016年,當年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16.7%。
  • 「三馬一任」霸榜前五!胡潤中國500強民企榜單來了,門檻達140億
    前十名總估值達12.6萬億聚焦本次榜單前十名,按企業價值大小排列分別為阿里巴巴(3.8萬億)、騰訊控股(2.9萬億)、中國平安保險(1.5萬億)、華為投資控股(1.2萬億)、螞蟻金服(1萬億)、美團點評(5500億)、字節跳動(5300億)、恆瑞醫藥(3800億)、美的集團(3770億)和滴滴出行
  • 又一家世界500強倒下,從千萬做到6000多億,卻因發不出工資道歉
    但是,在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它卻以6183億的營收排在第二名,僅次於華為。按照這個營收收入,進入當年的世界500強前100名沒什麼問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家超級巨頭就是海航集團。然而,如此一家雄心勃勃的企業,卻在2018年創始人之一的王健突發身亡之後,債務危機徹底爆發。
  • 2017全球奢侈品公司100強榜單:周大福躋身前十
    19日,德勤(Deloitte)發布2017全球奢侈品公司100強榜單,法國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LVMH)蟬聯榜首,香港周大福珠寶集團躋身前十,但排名從去年的第7降至第9。中國大陸和香港共有7家企業上榜,總部設在上海的老鳳祥排在第13,在上榜的中國大陸公司中排名最高。
  • 中國冰雪旅遊消費大數據:年收入3300億 日本成境外遊首選
    體育大生意第1714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日前,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中國冰雪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人數達到1.97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約合3300億元,通過攜程預訂數據發現,冰雪旅遊的出行高峰出現在1-2月,兩個月出行人數佔期間總出行人數54%,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間,人氣最高的傳統冰雪旅遊目的地前十分別是哈爾濱、雪鄉、長白山、長春、尚志、烏魯木齊、吉林市、牡丹江、張家口、蘭州。
  • 進博觀察:中國在跨國公司心目中的地位變了嗎?
    (第三屆進博會)進博觀察:中國在跨國公司心目中的地位變了嗎?中新社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李曉喻)當疫情防控轉入常態,中國在跨國公司心目中的地位變了嗎?從第三屆進博會上看,答案似乎是:也變了,也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