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無疑是迪士尼一統天下的年份,年初的《星球大戰7》、《瘋狂動物城》、《奇幻森林》等片搶奪了今年開年至今大多數的周末票房冠軍,迪士尼在北美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突破30%,將首度問鼎「六大」第一寶座。
一晃13年過去了,皮克斯力作《海底總動員:多莉去哪兒》(後簡稱《海底2》)也順勢回歸,這是繼去年《恐龍當家》口碑票房遭遇雙失利後,皮克斯渴望重建自己金字招牌的作品。上周五《海底2》在中美兩地同步公映,在內地上映6天票房不到1.5億元,當《瘋狂動物城》等片將動畫電影大賣的標杆拉到10億元的額度,這個成績,遠遠說不上驚喜。
《海底2》整體而言算是紮實優質的作品,但著力刻畫情感的故事不能滿足中國觀眾追求「笑料」的口味。
上一部的主角馬林、尼莫父子,此次變成不出彩的配角。
幕後
為什麼13年後才出續集?
拖延《海底2》面世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的故事醞釀,皮克斯向來注重「故事為王」,無論是全新角色登上舞臺,還是曾經的夥伴再次上鏡,都要是一個值得講的故事。導演安德魯·斯坦頓表示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購時,就定下了絕不會趨於商業壓力去拍續集的規矩:「沒有人計劃過13年後會拍攝《海底總動員》的續集,一切要等到水到渠成。」
斯坦頓回憶到《海底總動員》之後很長的時間裡,自己都把精力放在了《機器人總動員》上,2011年曾經打算把《海底總動員》製作成3D版本上映,他反覆看了很多次電影,才發現多莉這個角色值得挖掘。在斯坦頓的印象中一直有什麼令他難以釋懷,數年後他才意識到糾結的原因——他很擔心多莉,「我擔心多莉會再次失憶,擔心她與尼莫父子走散。短期記憶喪失症會對她生命有影響嗎?這是個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勇敢傳說》和《頭腦特工隊》後,《海底2》是皮克斯第三部以女性為主導的電影,也是首部以配角做主角的續集。或許這正是作品最大膽的地方。要打造新角色或許是因為主創不想偷懶,「選多莉」也與皮克斯對她的信賴有關,網上調查統計顯示,多莉在facebook上獲得超過2500萬個贊,是迪士尼和皮克斯旗下集贊最多的角色。
影片原計劃2015年11月25日上映,由於皮克斯的另一部電影《恐龍當家》推遲到11月25號,因此本片也從2015年末調檔到2016年,在這期間,皮克斯似乎有更多的時間來調整劇本,面臨的挑戰也耗費了不少時間,比如劇情上多莉能記得什麼不記得什麼,讓劇組在討論中出現不少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