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總邀我逛商南
遠眺丹江
田總真正的名字叫田耿,這個「耿」字,在他的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為人耿直,嫉惡如仇,忠誠擔當,滿身都是正能量。田總天性好學、勤學、精學,不論建築製造、探礦開採、景觀頑石,樣樣都能玩出高度。就連手機攝影,也能玩出專業藝術照的水準。值得一提的是五年前因我的一句話,他競在千裡之外找到了他的祖源地,進而個人出資兩萬多元,一路組織聯誼、立碑、續譜,終於從湖北蘄春請回了商南田氏的傳世家譜。
(一)
我和田總的交往還要從六年前說起。2014年夏季我被區委組織部選派為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一腳踏進了一家民營企業做黨建工作。第二年公司在申報省級「五星級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資料中,需要一份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典型,支部書記李開旺當時向我介紹了公司裡的一個人,他是一個部門經理,在公司初期重大建設施工中,大膽向公司建議,最後自己親自參與和設計施工,一次為公司節省建設資金100多萬元,這個人就是田總。後來在不斷的交往中,我們成了特別要好的朋友。
2018年一群民間文化「發燒友」建起了一個群,田總是我第一批拉進來的群友,我與田總基本上都是在群內進行交流。田總在群裡一般潛水,不輕易發表個人意見,有時只是曬曬手頭收藏的一些老書,或者用手機拍的藝術照。僅一年時間,田總一下子對民間文化研究有了濃厚的興趣,進而成了民間文化研究的內行,他曾幾次邀請我們逛商南,告訴我們商南民間也有看不盡的老「東西」。
2019年3月份,我應田總之邀,一行四人,第一次踏上了逛商南的行程,這次去的地方是過鳳樓一帶。
葉家祠堂
3月10日一大早,我們從滬陝高速商洛東站入口,驅車趕往商南,在商南過風樓高速路出口與田總匯合。然後按照田總安排的路線,沿湘太路南行,到過風樓鎮八裡坡村葉家祠堂進行實際考察。
葉氏祠堂為商南縣縣級文化保護單位。祠碑記載,八裡坡村葉氏,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從安徽潛山進入商南,遂成望族。道光十八年(1838年)葉氏先祖請來江南名匠,建起了具有江南風格的三進、四水歸堂式祠堂。後歷經兵燹,多有損毀。2004年12月葉氏族人進行了一次保護性重要復修,現存兩通清代碑刻,一座清代建築風格的祠堂,以及附近兩棵3、4百年的古橡樹。
離開葉家祠堂,我們沿湘水路一直向東行駛,進入過風樓鎮水溝村一個叫大流水的山溝,見證了一棵400多年的銀杏樹。經過現場勘查,銀杏樹高約30米,樹冠200多平方米,樹幹徑粗4.7米,樹支幹總粗9.6米,生長旺盛。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叫二仙傳道的大峽谷,饒有興趣的觀賞了大自然鬼斧神工鍛造出的「二仙傳道」「神兔下山」「石鳩觀潮」等自然景觀,使大家開了眼界。
人與大樹
離開大水溝村,東行進入湘太路,我們來到了正在建設中的蓮花臺水庫工地現場。據田總介紹:蓮花臺水庫位於商南縣湘河鎮蓮花臺村和過風樓鎮的耀嶺河村,建成後的水庫正常蓄水水位294米,總庫容9537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2×20兆瓦,是商洛目前最大的水利建設項目。遠遠望去,正在建設的壩體加在兩山中間,將丹江一分為二。大壩上,矗立著高高的塔吊,不時有電焊弧光發出的藍光,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施工著。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轉眼之間到了下午,我們迅速動身沿商隕路返回,到達商南縣城後還參觀了商南縣博物館,總算給這次逛商南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二)
2020年3月份,田總又邀請我們逛商南,但「五一」長假期間,協會黨支部組織「享受勞動者快樂」登山旅遊主題黨日活動。「十一」長假,協會組織去甘肅永昌縣開展文化考察活動,這邊田總遠赴湖北蘄春參加田氏家譜圓譜慶典,一南一北,各行其道。
今年11月31日,由於協會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去一趟商南,因此事先我們進行了認真安排。協會去商南的有協會黨支部副書記、常務副會長郭志康,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廣華,副會長寇勝利,支部組織委員、理事李根良,我們與田總相約在清油河加油站匯合。
見面後第一件事就是到清油河一帶,尋找商州羅村李氏一個分支,探討李氏宗親聯誼。我們沿清油河邊登門入戶,詢問當地了解李姓的分布情況的人,在弄清了312國道旁邊一支李姓的來源之後,驅車趕往清油河後灣村。據新修的《李姓家譜》記載:後灣村「三紀堂」李姓,為明洪武初年(約1370年),由山西洪洞縣遷往商州棣花一帶,三世祖生二子,長子居清油河後灣,次子定居李家山。七世祖生三子,即三思、三偉、三讓,因而《商南縣誌》才有李自成「計收李三蠻」的記載。新修訂的《後灣村志》也有佐證。
後灣村是一個新興的鄉村旅遊景點,我們參觀了後灣民俗文化館、李三蠻安息園、後灣民俗廣場,以及沿途的青雲驛街區等景觀,然後沿清油河順流而下,一邊走訪詢問,一邊記錄梳理,掌握了沿岸幾支李姓的分布情況。
民俗文化館
沿清油河一圈下來,已過吃中午飯的時間,田總父子專門預約了一家羊肉泡饃館,每人一份水盆羊肉,一頓飽餐之後驅車向東,沿新修的萬畝茶園盤山公路,進入試馬鎮郭埡村參觀了這裡的白茶基地參觀。然後驅車趕往商南縣城,大家興趣不減,在田總和兒子潤民的引導下進入西街古城,首先觀賞了一株約4、5百年樹齡的商南奇觀「槐抱柏」,然後參觀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期的「江西會館」,最後沿著正在建設的商南仿古街逛了一圈。
我們正準備結束今天的行程時,田總接到了一個電話,是遠在80多公裡外老家的弟弟打來的。當我們得知田總78歲的媽媽從老家一個幾米高的墹上跌落,摔成重傷,救護車已經接診前往時,大家的心一下子緊繃起來了,心裡感到十分難受。這時,反倒是田總安慰我們,邀請我們一起用晚餐。經反覆推讓之後,遂決定田總立即去醫院聯繫老人住院問題,兒子潤民安排我們找一家旅館住宿。
誰知田總兒子潤民早已為我們安排好了住宿,老闆是田總的一個連襟,潤民把我們送到鹿城酒店後,他把招待我們的事情一一吩咐給了他這個姨夫,然後在我們再三催促下離開了酒店,這就是商南人,一位真正的商南朋友。
山陝會館
2014年因工作關係,我和商南人一直打交道,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商南人在交往中的真誠和熱情,工作中的禮貌和寬容,事業上的勤奮和上進,辦事中的大氣和認真。如商南人在用餐中,可以為一個主客位置推讓半個小時;為朋友辦事可以花光自己的錢,明天光著腳丫子走路等等,田總就是眾多商南人中的一分子,令人十分敬仰。
第二件事是要拜訪民間文化研究專家黃元雍老師。晚上,酒店王老闆專門為我們安排了晚餐。藉此機會,郭會長專門撥通了黃元雍老師的電話。在之前由於我們和黃老師從沒謀面,本想老師可能位高名遠,不一定賞光。誰知電話撥通後,黃老師則愉快的答應了我們的邀請,為了表示對黃老師的尊重,我和郭會長專門開車去縣城文化廣場接他,由於兩地距離不遠,總算如願以償。
我們把交談地點安排到了王老闆給我們準備的飯桌上,大家圍繞民間文化研究,你一言我一語,生怕把什麼東西漏掉,暢談氣氛十分融洽。大家詢問了黃老師當年走村入戶,收集商南地區140多個姓氏家譜資料的經過,以及清油河一帶李姓的分布情況。請教了在家譜研究中,經常遇到歷史人物姓名和家譜記載不一致的問題,黃老師一一為我們作了解答,大家一起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回到酒店,我專門給田總打了電話,詢問了老人的受傷情況。田總在電話裡告訴我,經醫院初步診斷,老人主要是頭顱腦受傷,需要住院48小時觀察。其次是老人的一個胳膊摔成了三段,但現在還顧不上這些問題,好在老人神智清醒,讓我們不要操心。當天晚上,經過商議,我們決定明天早上再去醫院探望老人。
平浪宮留影
說起這次來商南,第三件事就是為了考察協會在商南建立分會事宜。早在今年8月份左右,田總和兒子潤民由於受協會文化影響,兒子潤民專門找到我,談及自己想在商南建立協會分會的事,我當時就愉快地答應了,時至今日,已有兩個多月。這次來商南前協會通過研究,由我和郭會長、李會長(兼秘書長)、寇會長,以及支部組織委員老李一行,實際考察分會領導人選、資源信息、如何組建等問題。這次行程下來,大家對田總及兒子有了新的認識,對兩人一路周到的安排和工作熱情給予充分肯定。
第二天八點多鐘,由于田總不想打擾大家,我們只好採取突然行動,把車開到醫院後再打電話聯繫。由於老人住在重症監護室,進醫院的人要做核酸檢查,我們只好在醫院樓前的停車場上會面。田總告訴我們,由於他今天離不開,讓兒子潤民領著我們繼續玩,大家異口同聲婉拒了田總的好意,對老人這次不幸表示十分歉意,最後田總只好同意了大家的請求,我們才離開了醫院。
最後一件事就是真正的逛商南。按照田總的提示,我們沿商鄖路一直向南,經青山鎮、湘河鎮順江而下,到達梳洗樓村。大家拾階而上,登上了被譽為商南八景之一 的「大嶺觀蓋」人文景觀,拍照留念。然後南行8公裡,到達了秦、楚、豫三省的交界處荊紫關古鎮,饒有興趣的參觀了荊紫關明清一條街,見證了這裡完好保存下來的平浪宮、荊紫關門、禹王宮、山陝會館、河南會館、荊紫關革命紀念館、白浪三省石等歷史景觀,令人十分感慨!
這次逛商南也有遺憾,期間,田總媽媽意外摔傷,給大家心理上帶來了不安!期望老人早日平安!期待古語「劫後餘生,必有大福」橫空再現!
此情此景,耳邊隱約響起了孫子誦讀唐詩《贈汪倫》,的聲音:「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兩逛商南,使我們與田總的友誼更深了!
作者/來源:古道山客A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