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稱夷陵,因「水至此,夷也,山至此,陵也」而得名,清代取「宜昌」而得名,宜昌是湖北省的地級市,位於湖北西南北部和長江中上遊交界處,被譽為「三峽之門」。宜昌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三峽大壩,葛洲壩,長江三峽和三峽人家。
位於風景秀麗的西陵峽境內,是湖北省十佳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長江三峽的精髓所在,這裡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孕育著三峽文化,這是巴楚文化和三峽文化的完美融合,帶給人們一段神奇的旅程。
來此旅遊需買票180元一人,好消息是從8月8日到年底,湖北的所有A級景點都將免票,三峽人家也在其中。
由宜昌市到三峽人家約需1小時車程,因位於三峽大壩與葛洲壩之間,也可乘遊船前往,沿途不僅可領略長江三大奇觀,還可感受到葛洲壩「水漲船高」。
乘船抵達龍進溪碼頭即到三峽人家,景區入口處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特色吊腳樓建築,幾艘古帆船、烏篷船靜靜地停靠在景區入口處的江面上。
共分為水景、溪景、山景三大部分,進入景區後第一個到達的就是水景,位於龍進溪和長江的交匯處,在交匯處可以看到有一個水壩,水壩截斷了清澈的龍進溪入水,使這裡的水面高出2米左右,溪水與江水在顏色上有明顯的區別,渾濁而清澈的河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轉過頭,望向水上人家的方向,看到的景色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那是兩隻大帆船,漂浮在碧綠的溪水上,身著盛裝的男女站在橋頭,被青翠的竹林環繞,龍溪橋是一座高高的拱形廊橋,橫跨在溪水上,美不勝收,又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
這裡的居民被稱為「峽江人」,世世代代都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打魚生活,從而形成了這種獨特的生存方式,也就是水上人家。誠然,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在這裡的人已經不再是原來那種古老的生存方式,但是這種古老的傳統並沒有被拋棄。
或許因為三峽人家地處偏遠,來此的遊客並不多,倒也讓這裡顯得很安靜,從一進門,就有一種進入三峽人家的感覺,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裡純淨美麗,古香古色。
顧名思義,住在溪流旁的人家,在溪流旁鬱鬱蔥蔥的叢林裡,可以看到古樸的吊腳樓,溪邊有幾個少女揮動著棒槌,正在洗衣服,發出的響聲好似一首意味深長的愛情歌曲,耐人尋味。
今天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早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看著眼前的風景,不禁讓人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山清水秀的世界,令人心曠神怡。
沿溪邊小道繼續往深處走,來到了「山中人家」,和前面一樣,這裡的人家也是住家的吊腳樓,因山中地勢險要,當地的房子也主要依山而建,屋前屋後都是竹林芭蕉,環境格外秀美,空氣也十分清新。
儘管這裡現在已經沒有了原住民,我們所見到的那些人都是景區裡的演員,為前來遊玩的遊客演繹了一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在此之前可都是這副模樣,而且山中的風景也很美,走在山道上,聽著溪水潺潺,那種感覺真是美妙。
而且,三峽人家還有許多青山瀑布風光,歷史上也不乏文人墨客,如李白、歐陽修、陸遊、黃庭堅等名士,都曾到此遊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集三峽文化、巴楚風韻於一體的三峽人家,註定是三峽旅遊的傳奇。
不知,你到過或聽說過湖北宜昌的「三峽人家」嗎?你覺得這兒的風景怎麼樣?你有機會來這兒玩嗎?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