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巧克力DIY,製作屬於自己的甜蜜

2020-12-19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趙優 通訊員 蘇寧

  關於巧克力,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一句話流傳甚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接下去會嘗到哪種滋味。正是可可粉那香而略苦的特殊風味,製造了巧克力那滋味萬千的口感。

  在海南島,遊客不僅可以看到「巧克力之母」可可樹,了解可可豆的烘焙過程,更能體驗親手製作巧克力的樂趣和甜蜜。

  可可和咖啡人們經常喝,但它們的原料卻不經常見。在興隆熱帶植物園,路邊的一片可可林讓我們飽賞了它的綽約風姿。據介紹,1960年起,可可樹就正式來到興隆植物園,為此也填補了我國可可栽培的歷史。可可樹的花,小巧而精緻,附在粗糙的樹根或枝杆上,以至於讓人很難想像一朵小小的花竟能結出一枚碩大的果實。「老莖生花」是熱帶雨林植物的一個典型特徵,自亞馬遜河流域舶來的可可樹樸素地反映了這一點。兩頭尖中間胖的可可果實成熟後為黃色或者橙色,裡面包含著30-50粒可可豆。事實上,人見人愛的巧克力就來自她的種子——可可豆,把可可樹稱為巧克力的「媽媽」,也是理所當然。

  成熟後的可可豆被裝進盒子或者堆積起來進行發酵,包裹著可可豆的是開始升溫和發酵的果肉。整個發酵需要持續3-9天,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可可豆中的苦味物質逐漸轉化為巧克力風味物質。經過清洗後,可可豆進入下一個加工環節——晾曬。為提高可可豆的保存時間,就必須將它們乾燥。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可可豆平鋪在盤子或者竹墊上,放在陽光下曬烤。像咖啡一樣,烘焙也是巧克力製作的重要過程。這個過程會使可可豆發酵時產生的風味物質產生變化,釋放出濃鬱的巧克力香味。隨後,可可豆就能分離出可可脂,它是製作巧克力的一種必備原料,殘留豆餅經細磨、篩分後所得的棕色粉狀物就是可可粉了,含脂量10-22%。

  原料齊備,接下來的巧克力製作是小朋友們的最愛。在植物園裡的巧克力製作體驗館,體驗師許哲浩帶領遊客領略巧克力製作的奇妙之處。

  第一步,就是讓40℃的巧克力液體降溫至28℃。許哲浩為我們演示了傳統的降溫方式:將巧克力液倒在桌面的大理石板上,用鏟刀不斷地鋪開、收回,在混合的過程中使巧克力液的溫度逐漸下降至28℃。「在巧克力液28℃時進行製作,成品後的巧克力表面最為光滑,也不易破裂。」許哲浩說。

  隨後,巧克力液被裝進裱花袋,體驗師們拿出模具,手把手地教遊客和小朋友們將巧克力液慢慢擠入模具中。貝殼形狀的模具裡,還可以加入打碎後的椰香脆餅,成為夾心巧克力。擠滿之後敲打模板,不至於使成形的巧克力中留有氣孔。

  經過短暫的冷卻,親手製作的巧克力就出爐啦!將一顆顆巧克力包上各色的糖紙,就能成為漂亮的禮物。同時,小朋友們還可以在紙上用巧克力液作畫,做出具有自己獨特創意的巧克力。

  巧克力入口即化,嘗過之後令人唇齒留香,念念不忘。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可可脂在常溫時為固態,其熔解零界點為37℃,口腔溫度為37.5℃,故巧克力擁有「只熔在口,不熔在手」的神奇魅力。

  創作的靈感、過程的樂趣、濃濃的情意,巧克力DIY讓這裡的巧克力更為甜蜜。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她書寫於瓊州大地,開篇於1950年的5月7日,歷經63年風雨滄桑,收錄20818期的輝煌,朝著無盡的遠方鋪展———她就是《海南日報》!她與時代同步,與海南同行,見證了瓊島60多年間震撼天地人間的悲喜歡樂、風雨陽光,鑄就了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完整的歷史鏡像,積澱下一圈圈厚重的海南年輪,屬於黨和人民的新聞實踐的鏗鏘足音,在瓊州大地踏響。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diy巧克力加盟_diy手工巧克力加盟-【南京千言萬語】
    【南京千言萬語】diy巧克力加盟、diy手工巧克力、DIY手工巧克力加盟、手工巧克力店、巧克力加盟店、手工巧克力加盟費、開個手工巧克力店、西點蛋糕加盟店、手工巧克力製作方法。有一次帶著孩子出去玩,看到當地有一家DIY店,就進去了,那裡可以自己製作餅乾,孩子似乎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玩耍項目,看到店裡人們不亦樂乎的製作著自己喜愛的餅乾,我覺得這真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項目。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獨木器具製作彰顯匠心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比起精緻典雅的木雕、線條優美的明清家具,獨木器具看上去更為質樸
  • 海南日報數字報-藤編人生喜憂交織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通訊員 劉釗  「我今年69歲了,眼睛慢慢看不清了,手藝活也做不了多少了
  • 《民族日報》數字報全新改版上線
    《民族日報》數字報全新改版上線》全新改版的數字報於5月26日正式上線。  新版《民族日報》數字報在功能設計、服務內容和表現形式等方面做了較大調整,除了在電腦上可以訪問之外,還能夠支持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行動裝置,為讀者提供了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務。在現場演示中,工作人員輕點滑鼠登陸《民族日報》數字報,記者就能體驗到如同紙質版報紙一樣清晰直觀的閱讀感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把本土的東西推薦給遊客
    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新加坡旅遊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署長周振興坦言,與海南擁有優美自然風光不同的是,新加坡這樣一個城市旅遊目的地,更需要精心策劃和宣傳推廣。  「剛開始我們也會比較刻意去推環球影城這樣的國際品牌,但我們發現其實很多地方都有,有些甚至還比新加坡要好。」周振興說,「其實遊客到一個旅遊目的地,總是希望能夠去品嘗當地的美食,去嘗試當地人喜歡的一切!」
  • 海南日報數字報-福山咖啡「越品越有味」
    11月26日,2018年(第十九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澄邁旅遊推介活動在澄邁縣福山鎮舉行。活動上,一座總投資達1600萬元、可實現日加工咖啡豆1500公斤的福山咖啡體驗中心正式宣布啟用。這標誌著澄邁打通了福山咖啡從採摘、儲運到粗加工、深加工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福山咖啡體驗中心佔地面積21.9畝,建築面積2230平方米, 集生產、研發、觀光體驗等功能於一體。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造柞」交友意趣深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見習記者 封爍  實習生 鄧欣 陳婧  家在廈門的90
  • 海南日報數字報-青山綠水出好酒
    文\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編者按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除令人為之迷醉的各式各樣的酒類,有關酒的詩詞歌賦自古以來更是層出不窮,不勝枚舉;因為飲名和詩名聞名於世的詩人,也是舉不勝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嘉木話桄榔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今年是蘇東坡登陸海南920周年,這位在海南留下眾多美好逸事的北宋大文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和帆船一起享受「三角戀」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黎剛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海帆賽上的情侶,絕對是比賽中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黎族民歌掀起的「海南狂熱」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那個時候,誰都以能夠『搶』到一盒名為《五指山之歌》的卡帶為炫耀的資本
  • 90後設計師開DIY巧克力店的創業故事
    就連巧克力也可以DIY自己做,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講述一個90後設計師開diy巧克力店的創業故事 日前,一家手工自製巧克力吧落戶南京萬達金街,店內深咖啡色的色調,玻璃上巧克力濃汁的宣傳畫,透著圓潤光澤的巧克力,一切都那樣新奇。店主蔣先生說:「就連店面的裝修,都是圍繞巧克力動心思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從「個錢渡」到客滾輪
    海口的港  文\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今年是海南解放66周年,也是「十萬人才闖海南」的第28個年頭。66年來,海口港口的變遷見證了海口城市東拓西進的歷史進程,也見證了海口城市的飛速發展。
  • 經開區有座「甜蜜城堡」 來御品軒觀光工廠玩轉DIY
    目前已經全面向遊客開放,這裡不僅展示繽紛的蛋糕產品,還讓你探索一條龍的甜品生產過程,更可以現場報名參與各種有意思的DIY活動,創造專屬於你的「甜蜜城堡」。臺灣有不止百家觀光工廠,巧克力工廠、鳳梨酥工廠、蛋糕工廠等等,臺南竟然還有地瓜工廠(有人稱地瓜生態故事館)。各式各樣的觀光工廠已然成為臺灣親子遊的最大特色,沒有之一。御品軒作為臺資企業,率先將這種臺式觀光工廠模式引進大陸,開闢西北首家烘焙文化觀光工廠,對於生活在經開區的你來說,無疑是幸運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
    「常常牽掛 /海南老家 /椰風海韻 /綠樹繁花 /雨打芭蕉說不完的情話 /愛人送我在椰子樹下 /夢裡常回 /海南老家 陽光沙灘/ 海角天涯 /春光四季喝不夠老爸茶 /愛人等我在椰子樹下。」一首《海南老家》的歌詞,充滿了對海南的認同感。這首歌的歌詞,並不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所作,而是出自於一位國內資深策劃人、新銳詞作家蔣平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