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美國計劃在21世紀30年代將人類送上火星

2020-12-21 環球網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日撰文稱,美國正在加大政府部門和私人企業的合作,以在21世紀30年代實現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安全返回的計劃,終極目標是未來能夠延長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時間。周二,歐巴馬在CNN上發布的署名評論文章稱,美國正在和商業夥伴合作建立新式太空站,幫助太空人在火星上執行長時間任務。這些任務將教會人類如何離開地球生活,是人類實現火星旅行的關鍵一步。 歐巴馬預計人類將在21世紀30年代的某一刻踏上火星,最終目標是延長人類在火星上居留的時間。

他表示,登上火星將要求政府和私人創新企業能夠持續合作,在未來兩年裡,私人企業將首次實現輸送太空人到國際空間站的任務。

歐巴馬提及,公共領域和私營領域的合作的確為美國的太空計劃帶來成效,並將此歸功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奠定的良好基礎。這實際上隱指Space X的成功。該公司雖然是由美國科技巨頭Elon Musk創立,但實際上獲得了NASA在經濟上的支持。

今年9月末,特斯拉及SpaceX公司創立者馬斯克曾在國際宇航大會上表示,按照他的計劃,實現人類的火星旅行可能需要10年時間。馬斯克計劃,首次載人飛行最快會在2024年啟動,並於2025年登陸。

NASA和SpaceX已經在針對火星登陸計劃進行合作,這項計劃最早可能在2018年就啟動。大量私人公司正在全力合作開發太空人們在火星上的居住設施及其他必須設備。

歐巴馬總統這篇文章發表於本周太空會議前,但外媒猜測。此刻發布這篇文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國財經新聞網站Quartz指出,歐巴馬此舉是為了在11月總統大選開始前,幫助其所在黨派的總統候選人造勢,因為一些人認為希拉蕊·柯林頓可能會改變美國的太空目標,由登陸火星改為登陸月球。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到21世紀末,將有10萬人生活在火星上
    火星學會的負責人引人注目地宣布,在21世紀末之前,火星將有多達10萬地球人殖民。 美國宇航局希望在本世紀30年代末之前到達這顆紅色星球,火箭企業家埃隆·馬斯克正在醞釀自己的火星登陸計劃。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原標題: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人類火星一號計劃公司創始人巴斯·蘭斯多普(Bas Lansdorp)。(圖片來源:歐聯網)據報導,當地時間2月11日,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公司,已於當地時間1月15日宣布破產。該公司宣布破產時,帳戶餘額少於25000歐元,公司已同時宣布解散。
  • 2026年首批乘客送往火星,人類距離火星移民還需要多長時間
    2016年8月23日,中國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啟動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宣布將於2020年首次登陸火星。2016年10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CNN網站發布文章稱:「為了翻開美國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們已經設立了一個清晰的目標:在本世紀30年代之前,把人類送上火星。」
  • 名字送上火星不是夢想!華人報名NASA火星探索計劃
    中國僑網6月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2020年上火星旅行不是夢想?更準確地來說,2020年將自己的名字送上火星不是夢想!美國宇航局(NASA) 2020火星(Mars)探索計劃,進入宇宙飛船發射最後測試階段,同時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機會:將自己的名字隨宇宙飛船送上火星,作為人類探索火星之旅的歷史組成部分。
  • 中國登陸火星提上日程!將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實力不相上下
    ,當時美國宇航局就曾經公布過一項計劃——1995年登陸火星。 不過,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也早已經告別20世紀,即將進入到21世紀的中期階段,但是,人類登陸火星看起來仍然很難實現。
  • 21世紀前,最昂貴和最成功的火星探測計劃,曾拍攝到「火星人臉」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約每隔26個月就會發生一次火星衝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衝日期間會達到極近值。通常只有不足一億公裡,而在火星發生大衝時,這個距離甚至不足六千萬公裡。火星衝日意味著,這時可以使用較小花費,將探測器送往火星。
  • 飛往火星「單程票」?翻譯錯了
    聯想到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甘迺迪航天中心信心十足地表示,有生之年他能看到人類登上火星,以及10月11日,歐巴馬籤署了《空間計劃法案》,撥款580億美元,看來,歐巴馬應該不是在做白日夢吧。  借著這個機會,人類火星夢是否真能實現?這條太空探索的路上有多少困難?人類能不能克服?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的天文專家,給讀者解開這些謎題。
  • NASA欲將飛「獵戶座」送上月球背面 為火星計劃鋪路
    圖集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已開始建造最新版的火星飛船「獵戶座」(Orion),或期待其最終能把人類送上火星  上六,紐奧良州的米丘德裝配站(Michoud Assembly Facility)的工程師已將「獵戶座」(Orion)乘員艙的兩個部分進行焊合。「獵戶座」(Orion)飛船的乘員艙由七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之間都需要精細地焊合。
  • 美國取消登月,積極備戰登陸火星,「世紀騙局」還是人類豐碑
    從各種歷史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自古以來,人類就對神秘的外太空十分好奇,甚至編撰出一系列完整的學說,闡述星軌運行變化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天上的星星被分為二十八星宿,以擬人化的形象出現,可以預測天地變化、旦夕禍福。
  • 美科學家推出三色火星國旗 人類千年後或移民火星
    該協會目前已經制定出一套詳細的改造火星計劃,而且計劃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實施這個驚世駭俗的移民計劃,也許1000年後,當溫室效應最終摧毀我們的家園的時候,這一移民計劃會成為人類的「諾亞方舟」。對於火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火星上生成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對於這一目標,很多科學家認為需要2萬至10萬年的時間,因而是遙不可及的。
  • 登陸火星不是難題,「阿爾忒彌斯計劃」正在進行,美國野心太大了
    是不是火星沒有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希望?據法新社消息報導稱,專家就以上疑問給出了答覆:其實人類早已解決火星登陸技術難題,但是由於國際因素的阻撓,所以在短時間內無法踐行火星移民計劃。其實,早在1958年NASA成立前,美國便提出火星載人探索計劃,但是直至今天,該計劃尚未得到有效的實施。1990年,時任總統的喬治·布希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承諾:在2019年要將人類送上火星。很明顯,事實證明該承諾落空了。由此可見,載人登陸火星,成了美國的一個「心結」,他們勢必要完成這一「心結」。
  • 20世紀30年代是人類最黑暗,最血腥的時刻,你在關注嗎?
    20世紀30年代是喚起時期,人類文明進入了最黑暗,最血腥的篇章。不需要爭論任何案例,僅舉幾十年就足夠了。它是大規模貧困,暴力極端主義和世界大戰風暴的代名詞。「20世紀30年代」在一段時間內並不是一個標籤,而不是修辭速記 - 這是歷史上的雙字警告。
  • 美國為"太空軍"計劃立下小目標:建立月球永久基地
    (美聯社)海外網8月25日電 美國副總統彭斯當地時間23日在位於休斯敦的詹森航天中心發表演講,敦促在場航空管制員、工程師和太空人為川普政府的最新計劃「再次做出貢獻」,目標是於21世紀20年代早期在月球周圍及表面建立美國的永久基地,並最終開展火星之旅。
  • 如果將1萬隻老鼠送上火星,會不會進化成「怪物」,威脅到人類?
    火星改造計劃很快就要開始了,根據NASA方面科學家們的預測,在計劃開始之後,前後大約只需要20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不過在那之前,我們都知道火星上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雖然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但是火星的表面溫度卻只有零下63℃,而且稀薄的大氣層也根本沒有辦法為人類遮擋太空輻射,可以說,如果不穿著太空衣,人類在火星上或許都活不過1分鐘。
  • 美國56年來首探火星生命,2020火星三傑齊了
    美國計劃毅力號執行任務的時間也是至少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毅力號將在白天工作、夜晚休息,這次主要的任務是通過自身攜帶的設備尋找形成於35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如果有可能的話,毅力號還將通過自身攜帶的小火箭將火星樣本送回地球,供科學家們將樣本帶回實驗室研究。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從 1600 年,就有科學家開始使用望遠鏡對火星進行觀測;而自上個世紀 60 年代,美國和蘇聯展開了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的競賽,90 年代後更多的國家加入其中。由於前往火星的道路困難重重,許多探測器未能成功抵達火星就半路「夭折」。但是人類從未停下腳步。
  • 極光計劃線路圖出爐 人類將在2033年做客火星
    在與火星快車成功分離後,小獵犬2號飛向火星,並在聖誕節登陸,同時火星快車也將在聖誕節入軌圍繞火星飛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火星快車將空前詳盡地對整個紅色行星進行探測:繪製火星地圖、探測地下水、分析稀薄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火星大氣層;小獵犬2號則在火星上實地尋找原始生命的跡象,並論證火星環境是否對人類有害。
  • 火星上發現廢墟,疑似建築物遺址,或跟「火星矮人」有關?
    太陽系內月球是人類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踏足的天體,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一共成功六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但如果論探測最詳盡的天體,那就非火星莫屬了。在1960年前蘇聯就像火星發射了第一顆探測器,緊隨其後美國也發射多顆探測器,但是初期對火星的探測技術都是摸索階段,因此出現了很多直接失聯的探測器或者直接和火星擦肩而過的探測器,可謂是失敗慘重。但是大家沒有停止探測火星的步伐,到今天為止各國已經發射幾十顆火星探測器,其中NASA發射的探測器最多同時也最全面。
  • 火星上有液態水,也未必有生命
    NASA的官方網站正在開放更多數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局(NASA)日前在華盛頓總部召開緊急記者會,NASA星體科學部門主管吉姆·格林、火星探索計劃首席科學家麥可而現在NASA火星探測器上的新儀器又發現了一些被研究人員稱為「在火星某些山坡上流淌著液態水的最強證據」——證據來源於2011年時飛往火星軌道上的探測器所拍攝圖片,通過科學家們的分析與研究,他們發現某處巖石斜坡上存在著暗黑色、類似人類手指般的痕跡。這些狹窄的條狀陰影會在火星最溫暖的月份出現並增加,然後在一年裡的其他時候消失。探測器上的另一臺儀器還發現了這些條狀陰影有一些鹽化合物與水相結合的化學特徵。
  • 人類已經發射了哪些火星探測器?
    火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中表面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因此有很多人猜測火星上可能有生命的存在,這也激發了人類探測火星的興趣。1962年,前蘇聯率先向火星發射了人類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號,可惜的是它在飛離地球1億千米時與地面失去聯繫,並且從此下落不明。1964年,美國成功發射了「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並在距離火星1萬公裡處拍回了21幅火星照片。接下來的數年,美國相繼發射了「水手」號的系列火星探測器,完成了關於火星探索的很多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