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紫辰: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願軍按地摩擦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江紫辰]
今天中午的時候,幾個女粉絲朋友突然私信我,說中國粉絲給在韓軍部隊服役的某韓國明星送物資,並寫著「祖國召喚,猛虎出發,給暻秀朋友的禮物。」看到這些的我震驚了,真的是:民族英雄無人問,韓國明星跪地舔。再仔細一看,這個韓國明星所在的部隊前身,不就是被志願軍十三名勇士按在地上暴打的「白虎團」嘛!
說起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金城戰役,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志願軍奇襲白虎團。
這個戰例,可以說十分經典。我軍小分隊插入敵軍心臟中,直接端掉韓軍兩個聯隊的指揮部,擊斃聯隊長一名,殲滅了韓軍一個中隊兵力,並繳獲首都師團第一聯隊聯隊旗——也就是被我們稱作白虎團的團旗。
註:當時韓軍編制和日軍是一樣的,師團—師、聯隊—團、大隊—營、中隊—連。
1953年7月13日的金城戰役,志願軍第68軍第203師擔任了全殲韓軍首都師團第一聯隊(白虎團)的任務。師首長決定第607團偵察排組成一個班,在穿插營(第609團第2營)之前,於師主力發起進攻前(時間13日19時)之後,插入敵後以化裝襲擊之手段打掉韓軍指揮系統,配合大部隊作戰。
這個化襲班由13人組成(副排長1、士兵10、朝鮮族聯絡員2),編成3個戰鬥小組,副排長楊育才擔任指揮,整個襲擊班共有卡賓槍10支、51式手槍5支、半自動步槍2支、43式衝鋒鎗3支、匕首4把、手雷3枚、美式手榴彈40枚,子彈3900餘發。當時該襲擊班化裝成美軍顧問,聯絡員韓淡年化裝成韓軍排長,其餘人均化裝成韓軍。穿插中,以護送美軍顧問或裝作敵軍潰退散兵之模樣,儘量避開敵軍,達到出奇制勝,殲滅韓軍指揮部的戰術目的。
14日0時10分,化襲班奉命出發。快速躍過敵軍炮火封鎖的500米開闊地後,沿380高地西側,通過鐵絲網,繞過混合地雷區,順利踏上了直插二青洞的公路。一路上,為了迷糊韓軍,兩個聯絡員不斷地喊著朝語「巴利、巴利卡(快跑)」。
通過敵封鎖區,往縱深穿插時,楊育才發現隊伍後面多了一個人。他悄悄命令身邊的朝鮮人民軍聯絡員韓淡年去查個究竟。韓淡年走到隊伍後面,發現是個韓國士兵。乘他不注意,搶了他的槍。
「抓我槍幹什麼?」韓國兵叫著。
韓淡年不理他,順勢把他拽到楊育才面前。身著美軍顧問服的楊育才發話了:「今晚的口令是什麼?」
韓國兵一聽美軍顧問不講美國話,而講中國話,嚇傻了。原來這個韓國兵在志願軍炮擊時,被大炮的轟鳴聲嚇壞了,為逃命溜出了工事,逃跑時遇上了化裝的志願軍小分隊,以為是自己人撤退,便跟著走了。
楊育才對發抖的韓國士兵講明了我軍俘虜政策,然後,又一次問他:「今晚的口令是什麼?」
「古魯木、沃吧。」
「說假話,我宰了你!」扮裝成韓國軍小隊長的韓淡年手握匕首威脅著說。
「古魯木、沃吧,沒錯。」
韓國士兵又做了肯定的回答。得到口令後,楊育才率小分隊繼續向南行動。
「站住,幹什麼的!」在公路拐彎處,突然遇到韓國哨兵。
「第一聯隊第1大隊第1中隊的。」聯絡員金大柱用朝語沉著地回答。走到哨兵面前,掛著小隊長軍銜的金大柱,大聲訓斥:「這崗怎麼站的?不像站崗的樣子!」
哨兵被訓傻了,志願軍化襲班順利過了第一道關卡。
「口令!」小分隊來到勇進橋時,又遇到橋頭警戒哨兵的詢問。
「古魯木!」金大柱回答。
「沃吧!」哨兵對答。兩名哨兵警惕性很高,又接著問:「你們是哪部分的?」端著槍向小分隊走來。楊育才和偵察員們把手伸向了腰間的匕首。韓淡年迎上去,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哨兵厲聲喝道:「我們是搜索隊的!瞎眼的東西!」哨兵挨了訓,站到一旁,化襲班大搖大擺地過了橋。
到了凌晨1時55分時,在距離韓軍首都師團第一聯隊(白虎團)本部2公裡處,與韓軍首都師團機甲聯隊第2大隊(50輛卡車)相遇,化襲班全部在二青洞村北就地隱蔽。當韓軍行駛了25輛卡車後,志願軍第603團第2營對韓軍發起攻擊。
楊育才當機立斷,對韓軍車隊發起襲擊,擊毀7輛汽車後,迅速越過了公路。2時40分,化襲班穿插至第一聯隊(白虎團)本部所在地。當時除了第一聯隊聯隊長外,還有首都師團副師團長、機甲聯隊長。此時韓軍指揮部內,正在為膠著的戰況發愁,完全不知道志願軍一支13人的小分隊已經包圍了他們。他們如同羔羊一樣,在指揮部內等著志願軍戰士宰割。
楊根據敵情、地形改變了打法,將3個戰鬥小組改成4個小組。1組4人殲滅警衛部隊,2組3人殲滅敵軍炮兵指揮部,3組3人殲滅「白虎團」作戰室,4組3人殲滅混亂之韓軍潰兵和摧毀韓軍汽車,支援2、3組作戰。
2時43分,第1組向韓軍警衛部隊門口突然開火,迅速擊潰的機甲聯隊第2大隊第7中隊100餘人。第3組堵住韓軍指揮部,包月錄投進一枚手榴彈,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衝入韓軍指揮部,一陣猛射,指揮部內的韓軍軍官們被打成蜂窩煤。倖存的韓軍士兵打算從後門逃走,被李義智擊斃。
作戰示意圖
《韓戰》第五卷寫道:4時左右團部警衛人員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在車場上的汽車變成了火團,彈藥庫的彈藥滿天飛,竄入院裡的敵人用衝鋒鎗猛烈掃射。因此,情況室的人員同敵人一面混戰一面燒文件,準備突圍。但是,團部的30來人是根本無法擋住將近一個營的敵人。因此,聯隊長下達命令:向間榛峴各自突圍。可是這個命令也已經下晚了。在團部南邊,敵一部已經觸到382高地(團部東南800米),切斷了利川洞、間榛峴公路。
從韓國官史可以看出,他們吹牛逼的水平很高,我軍明明一共才13人,吹成了一個營打他們30人。
佔領韓軍指揮部的包月錄趁機進行搜索,從旗架上撤下敵「白虎團」虎頭團旗。2組殲滅敵軍炮兵後與第3組匯合,對混亂之敵展開了激烈戰鬥。部分逃跑的敵人,被第4組痛擊,殘餘被2、3組攔腰截斷,兩面夾擊。
吹噓一時的王牌軍首都師團第一聯隊(白虎團)、機甲聯隊的指揮系統就這樣在混亂中被我軍十三勇士全部殲滅。
整個戰鬥,擊斃韓軍214人,俘虜19人,繳獲「白虎團」團旗一面,吉普車27輛、卡車10輛、火炮1門、各種槍枝76支。
關於韓軍的慘敗,《韓戰》第五卷寫道:在敵人的突然襲擊下第7中隊發生混亂,四處逃散,陸聯隊長冒著槍林彈雨控制第7、第8中隊,讓大隊長指揮後續之第5、第6中隊阻擊敵人,就在這時敵人的子彈擊中了陸聯隊長(陸根洙上校)的胸膛。。。。。。。。第7中隊抽調4個士兵將聯隊長屍體抬往師團部的時候,在途中也全部被打死。。。。。。。。在這一片混亂中,第7中隊長失蹤了,全中隊所有小隊長全都死傷,大隊長指揮4個中隊突圍撤退,8時撤到榛裡以東462高地。原來想以這支精銳的預備隊打一場漂亮的仗,沒想到如此潰不成軍敗退下來,對首都師團來說真是禍不單行。
而化襲班全殲了韓軍精銳首都師團第一聯隊(白虎團)指揮部,該班榮立特等功。楊育才同志榮立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我不反對任何人追星,這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身為一個中國人,你們(給韓軍送物資的粉絲)的所作所為要對得起中國人這三個字。身為中國人,不見你們(給韓軍送物資的粉絲)給中國人民志願軍老英雄們送禮物,不見你們(給韓軍送物資的粉絲)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獻花,反而給已經身為韓國軍人的那個明星送物資,這點判斷都沒有嗎?
中國人要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