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蔡英文拖後腿 島內民眾紛紛為大陸這項成就打call

2021-02-14 港臺腔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不少國人選擇出境旅遊:在巴黎塞納河畔,有遊客通過微信掃碼訂票;在孟買街頭,有人用支付寶買印度飛餅;在日本零售店、在泰國街頭小巷、在莫斯科地鐵……中國的行動支付加速出徵海外。

而縱覽全球,行動支付市場還是藍海一片。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初曾刊發題為《相比於中國,美國的行動支付市場看上去像是侏儒》的文章稱,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行動支付的規模大約為美國的50倍,這表明,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在這一被視為「通往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康莊大道」的細分市場中,佔據了強勢主導地位。

如今,行動支付與高鐵、共享單車、網購,已經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然而在中國臺灣地區,行動支付卻發展緩慢,這也讓島內民眾不禁對大陸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羨慕不已。

不久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稱悠遊卡公司申請發行數字悠遊卡被「金管會」卡2年,意外掀起悠遊卡公司與「金管會」論戰。從這場論戰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島內行動支付發展的現狀。

遲至2015年5月3日,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才出臺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並核准發出5張電子支付執照。不過,監管的口子一開,銀行、網商、電信運營商、手機生產商、門戶網站等蜂擁而入,推出的各類APP讓人眼花繚亂——一類是以搭載NFC技術的手機信用卡為核心的閃付派,另一類是以第三方支付APP為核心的掃碼派。一些原本對行動支付抱有很高的期待島內民眾抱怨稱,在臺灣還遠遠不能實現「只帶手機出門」,如果不帶錢包只帶著手機出門,就得下載一大堆APP,並完成各自的註冊和帳戶綁定。就算下載了很多APP,許多地方也還不支持行動支付,算來算去倒不如帶信用卡和現金出門方便。因此,雖然2016年曾被臺灣期許為「電子支付元年」,但成績單卻不溫不火。

與大陸行動支付的如火如荼相比,臺灣行動支付落後,早已是全島共識。在臺灣的電視節目上也經常出現兩岸行動支付發展現狀的討論。臺灣主持人黃智賢說起自己來到上海的見聞,感嘆上海變化之快。來到中餐廳可以用手機點菜、支付,餐廳還有充電寶,掃一下即可充電。國民黨籍「立委」費鴻泰在臺灣節目中表示,來到大陸發現路邊推車賣水果的都用微信、支付寶支付,直呼「天啊,太厲害了」。一些綠營媒體也坦言大陸行動支付發展迅速,並批評島內發展緩慢的「臺灣pay」成了「臺灣呸」。

那麼,島內行動支付遲遲難以推進的原因是什麼呢?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政府智能支付平臺「pay.taipei」於6月25日正式上線,民眾只要下載「pay.taipei」行動App或上網,便可一鍵繳納水費、停車費及聯合醫院醫療費用,成為全臺首創的市政繳費平臺。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指出,針對這些新創產業,是要管理不是禁止,北市府會改變作法,不管臺當局怎樣,「我們一定會『先走』,不要被臺當局拖垮。

「不要被臺當局拖垮」,柯文哲的擔憂不無道理。前不久,臺灣工業總會在產業政策白皮書中發出警告:臺灣目前的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政府失能、社會失序、臺當局「立法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臺灣的投資環境正極速走向崩壞。對此,蔡英文在10月10日的講話中用一句「全力解決中」帶過。

對於臺灣的經濟環境,《旺報》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當局對「五缺六失」充耳不聞,令人寒心,企業界以及有能力出走的中高端人才,只能選擇噤聲,用腳投票。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則指出,蔡當局很多不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兩岸對抗升高等,皆可能持續發酵並抑制民間投資及消費。

具體到對行動支付的監管上,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牆指出,大陸法規是「先開後縮」,由市場去淘汰;臺灣法規是「先縮後開」,監管機構防弊心態過重,阻礙產業發展,業者難以把餅做大。臺灣的監管部門應在兩點間取得平衡點,給產業發展留足空間。臺灣可以從監管理念方面借鑑大陸發展的經驗,此外在商業模式和消費觀念層面也可以多向大陸學習。

事實上,在臺灣行動支付工具尚未問世之前,大陸兩大行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便先後登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僅在臺灣建立起了數量眾多的支付點,也搭建起了兩岸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未來臺灣發展行動支付完全可以搭大陸順風車。(綜編/海外網 李鵬宇)

相關焦點

  •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遠落後於大陸,島內民眾:都怪蔡英文拖後腿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遠落後於大陸,島內民眾:都怪蔡英文拖後腿 海外網「港臺腔」微信公眾號 2017-10-12 18:07
  •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遠落後於大陸,島內民眾:都怪蔡英文拖後腿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遠落後於大陸,島內民眾:都怪蔡英文拖後腿 海外網「港臺腔」微信公眾號 2017-10-12 18:07
  • 蔡英文不小心捅了「馬蜂窩」,大陸還未出手,島內4位大佬已行動
    編輯:翰林民進黨當局為了謀求自己的政治目的,在今年更是越發囂張,不斷勾結外部勢力向大陸挑釁,嚴重損害兩岸人民的福祉,不僅向美國政府購置軍事武器,蔡英文還宣布明年將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到臺灣。民進黨當局這個舉動也立即引起廣大島內民眾的抗議。4位重量級人物登場反對蔡英文蔡英文要求開放美豬進口的這個舉動顯然捅了「馬蜂窩」,大陸還沒有採取措施,島內就已經有四位重量級人物先行動了。根據臺灣媒體報導,11月22日,有數萬民眾參與到「秋鬥」遊行中,他們高舉旗幟「反對毒美豬」進口。
  • 蔡英文不小心捅了「馬蜂窩」,大陸還未出手,島內4位大佬已行動
    編輯:翰林民進黨當局為了謀求自己的政治目的,在今年更是越發囂張,不斷勾結外部勢力向大陸挑釁,嚴重損害兩岸人民的福祉,不僅向美國政府購置軍事武器,蔡英文還宣布明年將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到臺灣。民進黨當局這個舉動也立即引起廣大島內民眾的抗議。4位重量級人物登場反對蔡英文蔡英文要求開放美豬進口的這個舉動顯然捅了「馬蜂窩」,大陸還沒有採取措施,島內就已經有四位重量級人物先行動了。根據臺灣媒體報導,11月22日,有數萬民眾參與到「秋鬥」遊行中,他們高舉旗幟「反對毒美豬」進口。
  • 臺灣沉淪全怪大陸?蔡英文「甩鍋」前還是先看看島內民眾啥反應
    以去年的人均GDP為例,新加坡為6.4萬美元、中國香港為4.87萬美元、韓國為3.14萬美元、中國臺灣僅為2.5萬美元。與大陸對比,臺灣經濟發展遲緩的狀態則更為突出。1991年大陸GDP總量僅為臺灣的2.2倍,到了2018年則躍升至22.6倍。在此背景下,民眾的薪資出現滯漲,臺灣民眾2018年平均薪資只有38179元新臺幣(下同),甚至不如2001年同期的38320元。
  • 島內最新民調:65%臺灣民眾要蔡英文和大陸談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海外網2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執政9個月,島內最新民調顯示,有47.5%的臺灣民眾認為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的立場與做法對臺灣不利此外,高達65%的民眾支持蔡英文應和大陸「談判」,協商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就蔡英文的兩岸立場對臺灣整體經濟的影響,55.9%臺灣民眾認為不利,25.4%認為有利,另18.7%未明確表態。 據報導,民調詢問臺灣民眾是否認為蔡英文應和大陸「談判」,雙方協商未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有65.6%臺灣民眾認為應該,15.2%認為不應該,19.3%未明確表態,近3年的調查結果相近。
  • 蔡英文發言人涉「臺獨」言論 惹怒島內民眾後請辭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nbsp&nbsp&nbsp&nbsp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距離臺灣地區2020大選還有不到十天,日前,民進黨2020候選人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靜儀接受採訪時聲稱,「中國大陸和臺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甚至恐嚇臺灣民眾「在大陸不放棄武力攻臺下,支持統一是『叛國』行為。」
  • 無視美臺炒作,兩岸同胞交往頻繁,大陸的誠意島內民眾看得清
    看來,美臺都不安分。最近一段時間美臺勾結越發緊密,而臺海局勢也變得日益緊張。蔡英文當局現在的做法,導致兩岸關係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對於這樣的情況,島內各界人士都表示十分的擔憂,尤其是對於島內民眾。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網絡的便捷,交通的發達等因素,蔡英文那套「洗腦」言論早就開始站不住腳,島內民意也早就發生了變化。
  • 這是蔡英文自找的!島內民眾被激怒,緊要關頭,馬英九再次出手
    果不其然,蔡英文的倒行逆施引發了島內民眾震怒。根據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一檔政論節目中公布的民調顯示,泛藍民眾有89.8%反對開放,泛綠民眾也有64.1%的人反對開放。此外,苗慄縣養豬協會理事長陳明朝、屏東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廖學良等人也紛紛表示,民進黨當局未向豬農溝通就宣布美豬進口,令人十分錯愕。
  • 臺民眾:蔡英文越發招搖
    文|快樂天使 審丨瑾函前段時間,由於大陸加大了軍機巡臺力度,民進黨當局心生畏懼,逐漸露怯,尤其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發表「雙十講話」時,還連連表態稱「希望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對此島內的一些親綠媒體更是大肆煽風點火
  • 蔡英文將臺灣帶入「極權統治」,島內民眾齊發聲
    自從蔡英文當選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另一方面,在島內,民進黨當局執政無能,讓臺灣的經濟發展一年不如一年,財政狀況日益糟糕,更是倒行逆施,讓臺灣內部陷入了蔡英文的「極權統治」當中。據了解,中天新聞臺一直以來都堅持反「臺獨」,主張兩岸和平交流,對大陸的相關新聞進行如實的報導,就是因為這樣被民進黨當局給記恨上了。
  • 民進黨當局又給島內民眾打了一針「毒疫苗」
    而禁令內容總歸就是禁止臺灣民眾不能看、不能討論海峽論壇的相關內容,同時民進黨當局還警告稱,若違反規定則會按「反滲透法」等法律處置。按照民進黨當局的說辭,那些參加或議論海峽論壇的相關人士都是境外勢力的「滲透」。如此封殺輿論的方法,可謂是病態至極。
  • 蔡英文喊話島內年輕人上戰場 島內民調:近八成人不想上戰場
    英國《快報》援引國際問題分析人士的話說,中國大陸的意圖是顯示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而非挑起衝突。大陸的目標仍是和平統一,但如果「臺獨」紅線被越過,勢必對臺發動攻勢,因為這是這個超級大國對最終統一的承諾。島內民調:近八成人不想上戰場26日,蔡英文一天的行程都圍著軍隊轉,集齊陸海空。
  • 蔡英文故意淡化RCEP的影響,蒙蔽島內民眾的雙眼
    蔡當局稱RCEP影響不大,被島內嘲諷臺灣由於無法參與RCEP,島內的民眾對此多有擔憂,但蔡英文當局卻對此表示,協定對於臺灣的衝擊並不是很大,這就引起了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的質疑。臺灣內外交困,島內怨聲載道現如今的臺灣真可謂是內外交困,一方面在臺海問題上,臺灣民進黨當局過火的行為導致大陸方面做出了對等的反制措施,比如向臺海空域派遣軍機進行常態化的巡航,這使得臺灣島內的「空軍部隊」應接不暇。此外,在島內,受到近年國際大氣候的影響,臺灣主要的創收項目出口業也受到了極大衝擊。
  • 島內民眾這樣說
    核心提示:「島內民眾對兩岸開戰的感受度創10年新高」,「若兩岸爆發戰爭,有54.2%島內民眾希望與大陸和談,而認為應該應戰的僅16.5%」。島內對兩岸軍事衝突可能一觸即發越來越擔憂,島內各媒體和民調機構的民調也驗證了這一點。
  • 罵完拜登甩鍋大陸?蔡英文捅了大簍子,島內已有人忍不了
    蔡英文當局不斷甩鍋目前隨著美國大選反轉,蔡英文當局一直想要和民主黨搞好關係,而且還在社交網站上面公開祝賀拜登。雖然蔡英文當局這些舉動都是為能夠討好拜登,但很明顯為時已晚,蔡英文當局已經沒有辦法挽救自己的形象。
  • 蔡英文話音剛落,島內網友不買帳:自己去打吧
    據環球網9月28日報導,近段時間,不少島內網友都接到了一個電話民調,問「年輕人願不願為臺灣打仗」?顯然,兩岸關係日趨緊張,這也讓開戰問題成為了兩岸民眾熱議的焦點。就在上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還前往澎湖視察臺「空軍」與「海軍」,期間還發出「臺軍已經準備好了」「保衛臺灣」等言論,無疑是在給如今本就緊張的兩岸局勢煽風點火,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壯膽」。然而,蔡英文的這番「激昂」言論,卻並沒有人買帳。
  • 罵完拜登甩鍋大陸?蔡英文捅了大簍子,島內已有人忍不了
    蔡英文當局不斷甩鍋目前隨著美國大選反轉,蔡英文當局一直想要和民主黨搞好關係,而且還在社交網站上面公開祝賀拜登。雖然蔡英文當局這些舉動都是為能夠討好拜登,但很明顯為時已晚,蔡英文當局已經沒有辦法挽救自己的形象。
  • 蔡英文為推動與美關係,執意「引火燒身」,島內民眾被激怒
    除此之外,美方還多次不顧公約向臺灣出售武器裝備,甚至還多次派遣美國高官前往臺灣進行交流,不過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覺得美方對臺有很大的誠意,並且強調「美國才是真正的朋友」。如今蔡英文為了推動與美關係,又做出了一項新的決策。
  • 臺民眾「開戰感受度」創新高,島內民眾擔憂民進黨當局「走偏鋒」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島內民眾對兩岸開戰的感受度創10年新高」,「若兩岸爆發戰爭,有54.2%島內民眾希望與大陸和談,而認為應該應戰的僅16.5%」。連日來,面對解放軍在臺海及周邊海域進行的各種實戰演習以及解放軍戰機頻頻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島內對兩岸軍事衝突可能一觸即發也越來越擔憂,島內各媒體和民調機構的民調也驗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