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皓月當空,人與月同圓。中秋節到底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是人們團圓的節日。
祭月。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對著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婦按照家裡的人口切好月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拜月。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拜月的一般都是少女,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賞月。中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古時很多的詩人、文豪也會在這時邀友賞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猜謎。中秋猜燈謎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人們常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玩花燈。主要是讓孩子們玩耍的活動,比如把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將燈籠高豎起來、兒童手提各式花燈在月下遊嬉玩賞、製作燈籠等。